三、正确理解“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理想和目标,也是最高标准。怎样理解“立德树人”?
“立德”,即树立德业。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树人”,即培养人才。语出《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古时“立德树人”实质上是指君子之理想追求。建立自己的德业,培养人才,使德业传承发展。
现在,我们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关键是要解决“立德”问题,“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标准,没有良好的德业,用什么去“树人”?用什么标准去“树人”?
我认为,“立德”,首先要求学校在探索真理、创造新知的过程中,更要传承创新文化,建设道德高地。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更要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地位,把正确思想引领、高尚品德培育、健全人格塑造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
同时,教师要“立德”,即树立“德业”,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道德标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切实通过自身的良好品德品行、作风习惯影响学生,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学生人格的成长。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大量实践证明,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由此可见,“立德”,不光是教化学生“立德”,即“传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自己要以良好德行,影响、引导学生“立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是“不教即教”的道理。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品行修炼,不断追求个性的完美。过去我们一直讲“师道尊严”,老师是高尚人格和博学者的象征,在互联网时代,因博学产生的尊严无疑在迅速衰减,教师的尊严越来越多地取决于道德与人格的影响力。
“树人”无非是树德与育才两方面,或者说,就是教好学生做人与做事。实际上,解决了“立德”问题,就解决了“做人”问题,“树人”就有了良好基础;接着就要解决“树人”中“做事”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真才实学,满足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授教学生“做事”,更应该摒弃单一的知识传授,而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沟通合作的能力。最终,确保我们培养的是德才兼备之人。
作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目标是什么?简单地说,我们首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进而培养成一个优秀职业人,即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良好素养、适应社会、一技之长”的优秀职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