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长教育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附录:扭住“培养现代服务业基层领班人”生命线,多措并举做好高职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2)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是市属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被首都商界誉为“商界黄埔”“经理摇篮”。学校始终坚持“立足首都、面向服务业、突出财贸、发展高职”的办学定位,紧紧扭住人才培养生命线,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校企协同“双主体”育人模式,实施财贸素养教育,培养“有爱心、讲诚信、负责任、能财会商”的现代服务业基层领班人。通过开展多途径校企融合,巩固优质就业渠道,重点建设百家就业基地。通过强化“校、系、班”三级联动,开展培养“自强、自立、自信”精神的“三自”全程就业创业指导,建立就业反馈机制,工作成效显著。财贸毕业生以优秀的职业品格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连续6年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就业工作得到社会认可,被评为“北京地区高校示范就业中心”“北京地区高校示范创业中心建设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

一、注重职业精神教育,校企协同共育基层领班人

(一)突出财贸素养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育人理念,按照首都现代服务业从业者素质要求,不断探索财贸高职人才培养途径,校企协同,构建财贸素养教育体系,形成了鲜明的教育特色,提升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财贸人才高质量稳定就业。

1.实施财贸素养教育,促进职业品格养成

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我校加强高职德育实践探索,经过十多年的实践积累,形成了完整的“五四三一”财贸素养教育体系。实施教育主题“五板块”,即爱心、诚信、责任、严谨、创新;教育过程“三阶段”,即理性认识、自我行动、总结展示;教育载体“四平台”,即班级建设、宿舍建设、学生社团、节日活动;评价机制“一证书”,即财贸素养证书,细化了学生的职业品格养成过程。许多企业为获得财贸素养证书的毕业生提供就业优先权,菜百首饰、华西证券等企业与学校签订了“优先录用获得财贸素养证书毕业生”的用人协议,财贸素养证书成为毕业生的求职法宝。财贸素养教育成为得到各级领导和教育同行高度认可的高职德育教育品牌。

2.构建“双主体”育人模式,发挥校企协同培养作用

学校校企战略合作基于实习就业、咨询服务、专家进课堂、企业培训和合作研发,“五位一体”全面促进校企间多项业务纵深融合。在实习就业方面,构建“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建立了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作为北京高职德育研究会会长单位,我校创新开展了“结对共建、育人同行”德育活动,聘请企业的劳动模范和优秀人才作为学生的“德育师傅”,实现学校教师和德育师傅共同育人。开展校企共建协同德育基地活动,抓住顶岗实习重要环节,与菜百首饰、北京朝批等企业共建“校企协同德育基地”,促进了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的相互渗透,延伸了德育空间。

3.落实“三导师”制度,加强顶岗实习管理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学校出台的《关于加强顶岗实习期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既是对学校多年顶岗实习管理经验的总结,又是对顶岗实习管理机制建设的规范和提升。顶岗实习管理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精神、行业规范、企业文化培养相结合,助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由专业指导教师、辅导员、企业指导教师分工负责,对顶岗实习学生实行“三对一”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教育,将财贸素养教育延伸到顶岗实习环节。“三导师”制度的实施,提升了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高了毕业生的顶岗实习留用率。

(二)立足首都现代服务业,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1.建立招生、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建设和完善了涵盖北京市重点发展的金融、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旅游会展、信息服务等多个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高职专业。2014年,学校全面实施了“专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计划”,建立了涵盖招生、教学、就业等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专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其中就业率、平均起薪、就业对口率、就业稳定率等涉及就业的评价因子权重为20%。根据评价结果,对招生专业进行优化调整,停招、合并、新增专业(含方向)13个。

2.实施“上班式”课程教学改革,强化综合职业能力

学校在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框架下,依据服务业基层管理岗位对人服务的复杂性、多变性,工作业务的创新性、多样性等特质,以专业核心课程为突破口,实施“上班式”课程和“研学结合”课程教学改革。课改使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独立学习,自主工作,共同研究。从2009年课程开课以来,共110多名教师、40多家品牌企业参与课程研究与改革,共有六届万余名学生受益,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3.建立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提升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

学校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建立了学生“四级”技能大赛体系,将竞赛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考核方式。竞赛内容包括任务完成情况、操作熟练程度、工作态度与职业素养等。通过将学校竞赛与社会竞赛、正式赛事与校园社团活动、专业竞赛与文体竞赛相结合,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以提高。那些经历了系赛、院赛、市赛、国赛等层层选拔,拥有丰富参赛经验的学生,在就业中表现出了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几年来,代表学校参加了北京市赛和国赛的50多名学生均被企业在第一轮招聘中顺利录用。

二、突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好学生、企业、市场需求

(一)多措并举,构建三维立体就业服务体系

1.建立校地、校企、校校多渠道合作就业市场

学校立足首都现代服务业,重点抓牢区域、政府、行业三个资源平台,建设优质就业渠道。依托市教委就业指导中心在我校建立的北京地区高校区域性、行业性毕业生就业分市场,吸引上千家企业入校招聘,扩大了校企合作的市场范围。依托北京商贸职教集团,推进学生跨企业实习,接触多元企业文化,熟悉多项业务流程,积累多家企业实习的实践经验。依托我校发起组建的京东高校就业联盟,联合通州区属地高校及区人社局共同开展区属企业招聘活动,重点加强了属地校际市场之间的资源共享。学校还通过校友会平台,强化了企业老校友与母校的就业合作。全院各系(院)、各专业共开发建设实习就业基地超过百家,紧密型合作单位60家。据统计,我校就业基地单位和紧密型合作企业每年接纳我校毕业生60%以上。

制定了严格的用人单位资格审查制度。按照企业资质明示、岗位说明明示、薪资待遇明示、合同手续明示、职业发展明示的“五明示”筛选机制,对入校企业进行严格审核,充分保障了学生的就业权益。

重点开展以专场招聘为主,大、中型综合场相配合的招聘活动。全年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20余次,定向招聘企业2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确保每名毕业生得到三次以上就业推荐的机会。

积极宣传国家就业项目,推动“大学生村官”“应征入伍”等项目的开展,多次获得北京市东城区征兵先进单位。

2.优化一体化网络平台,提供全方位就业信息服务

学校安排专人负责就业信息管理,负责定期向校领导、各院系及毕业生家长公布就业进展数据,落实上级教育部门统计管理制度的要求,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送真实有效的数据及进展情况。学校就业信息网按照企业库、毕业生库和综合信息平台“两库一平台”的建设目标,实现了企业审核、毕业生就业管理,以及信息发布、资源共享、手续办理、政策咨询和宣传报道等职能,成为学校就业工作办事办公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网站全年发布职位600余类、岗位7000余个,嵌入了全国大学生一站式服务系统,成为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

3.锁定就业困难群体,开展精准定向帮扶

学校高度重视对就业困难生、外地生、农户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建立工作台账,制定定期反馈制度,采取“优先指导、优先服务、优先就业”的工作措施,实施动态管理,专人负责一对一帮扶,确保工作到位。2014届就业困难学生544名,约占毕业生总数的30%,困难生就业率为98.7%。积极开展困难生就业补贴工作,2014届毕业生中有45人申领了就业补贴。

(二)多途径多节点,强化全程就业指导

1.抓好课程主渠道,提升就业指导专业化水平

学校于2003年把就业指导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各专业的教学计划,组建了就业指导教研室,编写了《职业指导与就业教育》教学大纲,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教学。经过十余年的课程建设,培养了一批专业化的教学师资队伍,出版了以训练体验为特色的《职业素质与就业指导训练教程》教材。

2.“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利用第二课堂培养职业情感

通过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请企业专家走近学生。开展“启航计划”企业文化进校园系列讲座活动,以及企业家座谈、校友座谈等教育沙龙活动,为学生树立职业榜样。通过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开展实习实践、参观学习、交流体验等活动,搭建起学生了解企业、体验行业的平台,深化就业观、职业观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3.个体辅导作补充,满足个性化求职需求

学校启动个性化咨询辅导工作,设有专门的就业咨询室,制定了相应的咨询辅导工作制度,从辅导员中选聘12名教师,定期开展咨询服务。先后有100多名学生接受了一对一的专门辅导。通过建立辅导档案,为开展毕业生跟踪工作增加了渠道。

(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创业实践能力

学校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创意市场、创业计划大赛、创业项目扶持等活动,帮助学生的创新创意想法落地,形成了比较鲜明的高职财经类创业教育特色。由于创业教育工作成效显著,我校于2014年被北京市教委评为“北京地区高校示范创业中心建设单位”。

1.以课程为主导,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学校于2005年开发了《企业创办实训》创业必修课,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和大纲修订,目前开设的《创业计划训练》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创业所需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为学生今后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打下了基础。

2.以竞赛为推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从2005年起,每年举办的“财贸杯”创业计划大赛成为我校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的品牌活动。活动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培养选拔机制,打造了一支专业教师辅导团队,培育了一批优秀创意作品。校内比赛与市级“挑战者杯”大赛对接,在连续八届北京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我校在首都高职院校中成绩名列前茅。2014年,学校成功承办了北京团市委等主办的“挑战杯——彩虹人生”首都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创效大赛,学生团队、个人共获55项奖励。同年7月,在团中央、教育部举办的“挑战杯——彩虹人生”国赛上,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作品荣获两个国家级一等奖,学校获得校级优秀组织奖。

3.建立创业扶持机制,打造创业教育新亮点

学校依托财贸产业园,将生产性实训与学生创业活动相融合,为创业团队提供经营场地,支持创业团队孵化。学校每年从“挑战杯”获奖作品中选拔具备实践价值和可操作性的创业项目进行孵化,为进入孵化的团队配备创业导师,提供管理、经营、公关等专业指导。

(四)完善就业创业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1.落实“一把手”工程,健全工作制度

学校始终把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总负责。建立院系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校长担任院级领导小组组长,小组成员包括主管副校长和就业相关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每年制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安排,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就业创业工作。各院系成立由一把手领导的就业工作小组,专业教师全员参与,辅导员负责就业日常工作。建立了就业创业管理、队伍建设、市场建设、基地建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制定了保障规章制度落实的检查监督机制,确保就业创业工作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和服务到位。

2.落实“四到位”,夯实保障基础

学校高度重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基础建设,全力保障就业需要。设立了专门的就业机构,配备5名校级专职工作人员,师生比大于1:500。各系配备专职就业工作人员1名、兼职人员2名以上,建立了完善的就业工作体系。2014年学校就业经费投入106万元,其中,就业专项经费50万元,就业指导提升项目经费16万元,日常办公经费40万元,用于就业创业指导、市场开发和招聘活动等。专用场地900余平方米,设立就业指导、个体咨询、专场招聘、企业洽谈、招聘面试等就业创业场地。

3.加强“四化”建设,提升专业化指导水平

学校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建设效果显著。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56人次获得职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师等专业培训证书。2014年,我校在“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教学名师评选中有一名教师入选,成为北京市高职院校中唯一一位“高创名师”。就业信息网成为就业工作的办公办事平台;各项制度文件保证了就业工作的任务清晰、责任到位;全程指导、全员参与成为就业工作常态。加强就业工作研究,近年来,我校发表就业相关研究论文53篇,相关课题立项10项。

三、毕业生培养质量得到广泛认可,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1.财贸素养教育获得多项荣誉

深受企业认同的财贸素养教育得到各级领导、教育同行的认可。财贸素养教育获评教育部“第七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财贸素养教育读本》获评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14年《人民日报》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探索德育新途径——让德育与学生心灵共鸣”为题报道我校德育创新。

2.创新创业效果得到上级肯定和媒体报道

随着创业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创意项目层出不穷,创业效果得到了更多赞誉。2014年,我校有4支创业团队荣获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优秀团队并获专项资助,我校是众多北京高校共计103支创业优秀团队中唯一入选的高职院校。由自主创业毕业生张洋撰写的题为《90后创业靠谱吗?》的创业体验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受到团中央书记的认可。《光明日报》《北京晚报》《法制晚报》先后对我校扶持大学生创业孵化工作进行报道。

3.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稳步成长

财贸毕业生立足基层、勤奋乐观、爱岗敬业,为个人成才赢得了机遇,为我校赢得了社会赞誉。北京菜市口百货有限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中,我校毕业生占到了1/3,已经成为菜百公司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2008届毕业生王茜6年间从普通营业员逐步成长为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门店店长,《人民日报》对此以《高职毕业生王茜:老字号分店掌门人》为题目进行了专题报道。

4.就业工作赢得良好社会评价

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6年保持在99%以上,通过社会调查机构获得的毕业生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在92%以上。中央电视台先后两次报道我校高职毕业生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赞誉,《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我校的就业工作。


(1)根据2015年5月26日在2015年度教育部就业总结宣传工作专家组入校调研汇报会致辞和反馈意见会上的答谢词整理。标题为新加。

(2)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向教育部就业总结宣传工作专家组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