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
我校于2005年开始探索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历经11年,构建了课程、大赛、孵化“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第一,创业教育课程。举办创业计划训练、创业讲座与创业者现身说法、创业训练营,播撒创业的“种子”。
从2005年开始开设《小企业创办》课程,建立了创业指导教研室,2012年引进KAB创业教育课程,大二开设公共必修课《创业计划训练》。2005—2015年,选修创业教育课程的学生超过万人。我校的创业课程各有重点,电子商务专业侧重“网店”创办,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侧重“加盟店”创办,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侧重“影楼创办和美甲店”创办。2012年,学校被授予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培训服务基地,是北京高职院校中唯一一所基地校。举办了10期“创业训练营”,培养创业骨干近千人。聘请全聚德、凹凸网、星巴克等30多家企业经理人授课,立项学生创业课题320项。
第二,三级创新创业大赛,即“财贸杯”创业计划大赛、“发明杯”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新创效创业大赛。通过创新创业大赛,遴选创业的“苗子”。
2005年创办首届“财贸杯”创业计划大赛,至今已六届。从2012年开始,北京市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承办校落户我校。2014—2015年我校连续承办北京市“挑战杯——彩虹人生”首都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创效大赛,共获奖56项。2014年组织并参加“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获得两个全国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同时把大赛、创业实训与勤工岗位相结合,校园超市、珠宝店、文印室、理发店等均由学生经营。工商管理系2012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焦菲菲开办了“两岸水吧”创业项目,不仅获得学校优秀创业项目资金支持,还获得2014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创效大赛获全国一等奖。目前,她的创业团队根据消费者反馈正在推进网店宣传,顾客可以网上下单预订、线下取货,免去了排队时间。
第三,创业孵化。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创业社团,聘请校外创业导师,学校给予创业资金与场地支持。通过创业孵化,结出创业的“果子”。
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启动资金,帮助他们以低成本获得社会资源,同时提供行业信息、开展法律和经营策略上的咨询服务,利用学校外媒资源宣传推广。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现有11个孵化项目,品牌项目有两岸水吧、丝绸友递、格子店铺、青春速印等。
创业孵化依托商贸职教集团和学生创业社团。成立校企商学院,由企业对创业项目进行指导资助。创业社团参观考察210次,每年投入40万元学生创业课题立项。
近几年,我校涌现出不少创业典型:
刁宇尊,2013届信息物流系毕业生,注册北京利见达人文化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旗下已经成功孕育了两个品牌,均已成功申请注册商标,公司团队全职人员5人,兼职人员145人。公司的“音乐体验店”已正式开业运营。
张洋,2014届广告艺术学院毕业生,组建团队开拓创业项目——VOCO时尚推广。2013年5月,项目成功在中国人民大学展出,被新华网、《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等媒体报道。2014年,VOCO拿到了百万元投资。
柏国川,2014届立信会计学院毕业生。大二在招商银行实习期间拿到“实习生销售冠军”,获得招商银行的录用通知,但他选择了于2014年6月注册成立北京金信宏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财务咨询方面的服务。
宁帅豪,2015届金融系毕业,大三时创办北京创锐时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两个个人天使投资,并通过中关村创业园海淀园项目评审,入驻中关村创业大厦。
目前,学校有40多位毕业生独立创办企业。2014年,学校孙万军教授入选“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教学名师,成为北京市高职院校中唯一一位“高创名师”。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事迹。
十余年的坚守,主要收获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校内创新创业蔚然成风。2015年在校生“创业调查”显示:91%的学生选修创业课,60%的学生参加创业社,37%的学生参加训练营,21%的学生在学校的支持下配备创业导师,对学校创业教育的满意度评价达到96%。
第二,学校创新创业成效显著。近三年,学生注册成立公司28家;近两年,有16支创业团队荣获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优秀团队并获160万元专项资助。
第三,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获得学生学业、创业双丰收。投身创业的学生,100%获得素养证书,100%提交入党申请书,100%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连续7年学生就业率在99%以上。
第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得到社会认可。2015年获得“全国高校就业50强”称号。
我校的经验与体会是,创新创业教育既要重视创新创业思维训练、方法辅导,更要重视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育;政策支持和机制必须到位。因此,下一步我们要完善机制,扩大场地,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进一步加强创业导师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