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妇第二
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是以礼贵男女之际,《诗》著《关雎》之义①。由斯言之,不可不重也②。
夫不贤,则无以御③妇;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夫不御妇,则威仪废缺;妇不事夫,则义理堕阙。方斯二者,其用一也。
察今之君子,徒知妻妇之不可不御,威仪之不可不整,故训其男,检以书传。殊不知夫主之不可不事,礼义之不可不存也。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蔽于彼此之数乎!礼,八岁始教之书,十五而至于学矣④。独不可依此以为则哉!
┃ 今译 ┃
夫妇之道,(刚柔并济)足以参配阴阳,(和敬相连)足以感通神明,是天地之间的大义,人伦关系的大节。因此,圣人制礼重视男女之别,孔子删诗首推《关雎》之义。这样说来,我们不可以不重视夫妇之道。
丈夫不贤明,就无法节制妻子;妻子不贤淑,就无法替丈夫分忧。丈夫无法引导妻子,那么家庭的威仪便缺失了;妻子不能替丈夫分忧,那么家庭的不同角色便缺位了。这两件事情,相须为用,缺一不可。
我看现在的人,只知道妇人不能没有丈夫的引导、丈夫的威仪不能不整肃,因而用古书经传来教育男孩子。他们却不知道妻子必须为丈夫分忧,妇女必须遵守应有的礼仪。如此,只知道教育男孩,不知道教育女孩,不是很不明智吗?根据古礼,当男孩子到了八岁,就会开始教他读书写字,到了十五岁,就会教他致力于学习成年人的学问。可以这样教育男孩子,难道就不可以按照同样的方法去教育女孩子吗?
┃ 简注 ┃
①《关雎》之义:根据《毛诗正义》,《关雎》的主旨在于歌颂“后妃之德”,用于“风天下而正夫妇”。
②《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③御:即“驭”,《周礼·天官·大宰》郑玄注谓:“凡言驭者,所以驱之内(纳)之于善。”在此意译为“引导”。
④《大戴礼记·保傅》记有:“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白虎通义·辟雍》:“古者所以年十五入太学何?以为八岁毁齿,始有识知,入学学书计。七八十五,阴阳备,故十五成童志明,入太学,学经术。”
┃ 实践要点 ┃
本篇对现代读者的启发有以下两点:
一是夫妻之间要以道相辅。“夫不贤,则无以御妇”,“御”作引导解。作为丈夫,有责任带头行道,追求正义,言动合礼,以此来引导妻子步入正途。“妇不贤,则无以事夫”,“事”作辅助解。作为妻子,要为丈夫在生活、工作上出谋划策,劝谏丈夫的过错,辅助丈夫成就德性。因此,丈夫和妻子若有一不贤,则对方会失去了一个循循善诱、互助互勉的良师益友,终于落得威仪废缺、义理堕阙的境地。因此,只有当丈夫成为君子,妻子成为淑女,双方互为好逑,才能相互成德。
二是必须重视对女子的教育。“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蔽于彼此之数乎!礼,八岁始教之书,十五而至于学矣。独不可依此以为则哉!”上文提到,夫妻之间有互勉成德之义,因而无论男女在成婚之前都必须通过学习来使得自己成为一个贤良的人,以便在婚后能和配偶互助互勉。班昭于此特别强调,不能只知教男而不知教女,提倡女子也应当接受和男子一样的教育。疑者或谓班昭此处只提倡对女子进行礼义教育,不外乎家事如何料理、酒食如何供养、祭祀如何举行等有局限性的家务常识,未尝重视培养女子才智。殊不知圣人之道,一以贯之,事无大小,只此是学。学到精一之处,义理蕴乎胸中,既可治小家,亦可齐大家,乃至平天下而后可也。吕坤的《闺范》一书中便记载了众多有勇有谋、行义守节的女子,不仅能拯救家人于水火之中,也能定国安邦、化民成俗,孰谓女子之教非君子之教耶?因此,此处所说的女教,不单是教女子如何处理家务,更是教以修身成德之学。当然,对于现代读者而言,要重视对女子的教育,除了德性教育之外,还要重视提高女子的知识水平、拓宽文化视野,而关于家务常识的教育也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