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手法操作意外情况的紧急处理
推拿手法操作简便、易行、安全、有效,而且不良反应少。但由于施术者经验不足、诊断轻率、滥用各种非规范操作手法等原因,经常导致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异常情况的发生,轻者会影响推拿治疗应有的疗效,加重受术者的痛苦,重者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会危及生命。
推拿手法操作异常情况发生的原因,不外乎施术者对疾病的机制不详、诊断不明、推拿手法操作不当、禁忌证和注意事项不清等。因此,操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的理论基础和技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提高手法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特别是旋转、扳、牵拉等运动关节类手法,这样方能预防意外的发生。常见的推拿手法操作异常情况一旦发生,必须予以及时正确地处理。
常见的推拿手法操作异常情况有:晕厥、软组织损伤、骨与关节损伤、休克、脑血管意外、神经和内脏损伤等。
1.晕厥 晕厥是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的意识丧失,肌张力消失而倒地的现象。推拿手法操作过程中,患者发生晕倒、昏厥现象,有人称之为“晕推”。
(1)诱发因素:晕厥常因悲哀、恐惧、焦虑、晕针、见血、创伤、剧痛闷热、疲劳等刺激因素诱发。因推拿手法操作诱发晕厥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被操作者原因有首次接受治疗、体质虚弱、过度紧张、过度饥饱、过于疲劳等。手法操作者原因,如手法过于粗暴、操作时间过长或做颈部整复手法时刺激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丛引发脑供血不足。
(2)临床表现:推拿治疗过程中或治疗结束后,患者突然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甚至惊厥和昏倒等症状。
(3)临床处理:立即终止推拿治疗,将患者平卧于空气流通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采用掐人中、拿合谷、拿内关、掐十宣等方法促其苏醒,可给予吸氧和温水口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一般轻症患者,很快解除症状。重症患者应及时请专科医师会诊,给予正确处理。
(4)预防措施:对于初次接受推拿治疗的患者,应做好解释工作,避免患者心存紧张情绪。同时避免患者在过饥、过饱状态下接受推拿治疗。推拿手法刺激不宜过重,尤其对体质虚弱或精神紧张的患者。正确选择整复手法,整复手法的操作应轻巧协调,随发随收,避免强力推扳。
2.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是指各种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以及自身疾病等原因造成人体的皮肤、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囊、椎间盘、周围神经及血管等组织的病理损害,称为软组织损伤。临床表现有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推拿最易导致的软组织损伤有皮肤、肌肉、韧带和椎间盘组织等。
(1)诱发因素:初学者,手法生疏,操作不当,或手法操作在固定部位时间过久,从而损伤皮肤,甚至导致皮下出血;或操作者没有注意修剪指甲导致患者出现皮肤破损;热敷时,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或在热敷时、热敷后再加用手法治疗,则容易引起皮肤损伤;在对颈、腰段脊椎推拿过程中使用过度旋转、侧屈、挤压类手法,从而引起椎间盘等软组织损伤。
(2)临床表现:皮肤损伤的患者,患部往往先有一阵较明显的灼热感或剧痛,然后可发现皮肤的表层不同程度破损。烫伤可表现为热敷局部出现红肿、水泡,甚至表皮脱落并伴有灼热感或剧痛感。皮下出血表现为皮下可见大小不等的瘀斑,局部疼痛、微肿、压痛,甚至关节运动可因疼痛而受限制。肌肉、韧带和椎间盘组织损伤后,原有病痛加剧,运动障碍明显,出现保护性姿势和体位,局部深压痛、叩击痛,以及受损椎间盘相对应的神经根支配区有疼痛、麻木、皮肤知觉减退等症状和体征。
(3)临床处理:出现皮肤破损后应当保持伤口清洁,可在局部涂上红药水,避免在破损处继续操作,并防止感染。出现烫伤时,首先判断患者烫伤程度,若只是轻度烫伤,一般在局部涂抹油类就能自愈;如出现水泡,可首先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患处,并以消毒注射器抽出水泡内的液体,不必剪去表皮,以免感染;如表皮已脱落,可修剪其边缘,再涂以甲紫或磺胺软膏,并加压包扎。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出现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烈,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活动功能时,可先冷敷止血,再进行热敷以及局部按揉处理,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发生椎间盘损伤时,应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重者,还需针对性选用镇痛剂、神经营养剂,并加适量镇静剂。如疼痛症状仍不能缓解,选用局部封闭治疗或脱水剂、激素静脉滴注治疗。有典型脊髓受压症状,而经以上疗法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4)预防措施:要求医者加强手法基本功的训练,正确掌握各种手法的动作要领,提高手法的娴熟程度,适当使用润滑介质。熟练掌握人体解剖知识,根据人体部位的不同,选取正确的手法。热敷的毛巾要求厚实柔软,热敷时不能把刚取出的热敷毛巾直接放在患者局部,而应该给患者做好热敷局部的铺垫,注意询问患者对温度的适应性,不能过热,且注意观察,及时调整。
3.骨折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受到破坏所引起的以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畸形及骨擦音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1)诱发因素:在推拿治疗时,由于过度挤压胸廓的前部或后部,使胸腔的前后径缩短、左右径增长,导致肋骨骨折;推拿治疗时,术者做双下肢过度屈髋屈膝的被动运动,使腰椎生理弧度消失、脊柱前缘承受压力。如果骤然增加屈髋屈膝的冲击动作,可以造成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2)临床表现:肋骨骨折时,患者出现局部疼痛,深呼吸、咳嗽、喷嚏或转动躯体时疼痛明显加剧,骨折处明显压痛,胸廓挤压试验阳性。若伴有胸闷、气急、呼吸短浅、咯血、皮下气肿症状,应考虑产生胸部并发症。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时,患者出现脊柱胸腰椎交界处局限性疼痛,腰部活动受限,活动时疼痛加重。体格检查可见患椎棘突隆起、压痛,传导叩痛。因局部出血及防御性反射作用,患者双侧腰肌多呈痉挛状。
(3)临床处理:推拿治疗过程中或治疗结束后,患者出现上述现象,应立即进行拍摄X线片检查,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
若单纯性的肋骨骨折,因有肋间肌固定,很少发生移位,可用胶布外固定胸廓,限制胸壁呼吸运动,让骨折端减少移位,以达到止痛的目的。
若肋骨骨折产生胸部并发症,应及时转科会诊治疗,排除险情。
若稳定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原则上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宜卧硬板床休息,腰下垫软枕。疼痛缓解后,腰背肌锻炼可以增强背伸肌力量,使压缩的椎体复原。
若不稳定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或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伴有脊髓损伤者,应及早手术治疗。
(4)预防措施:俯卧位行上背部推拿时,要慎重选用手法,尤其是双手重叠刺激较重的掌根按压法。若属于必须使用者,必须注意手法的力量,不可以过重和过于持续。老年患者和恶性肿瘤致肋骨有病理变化的患者要慎用或禁用胸部按压手法。双下肢屈髋屈膝手法使用时,应注意控制在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内,不要附加超限度的腰部前屈的冲击力。
4.脱位 由于暴力作用,使构成关节的骨端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引起关节功能障碍者,称为脱位。关节脱位多发生在活动范围较大、活动较频繁的关节。
(1)诱发因素:临床多因手法过于粗暴,或对关节的正常活动度认识不足,被动运动超过正常关节活动度。例如:术者做较大幅度的颈部旋转运动或急剧的前屈运动,可导致寰椎横韧带撕裂、寰枢关节脱位;或者有齿突发育不良等先天异常,也可因盲目的颈部手法操作姿势不当,手法过度,引起寰枢关节脱位;在进行肩部疾病推拿治疗时,运动关节类手法使用不当,易造成医源性肩关节脱位。
(2)临床表现:患部会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伴有畸形、关节盂空虚和弹性固定的脱位特殊体征。
(3)临床处理:应立即进行拍摄X线片检查,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一旦确诊,要立即复位、固定和尽早进行功能锻炼。若疑有寰枢关节脱位时,应将患者平卧,在头部两侧置垫,以达到固定头部的目的,避免脊柱过伸、过屈或扭转对脊髓的损伤。明确诊断后给予相应的处置。
(4)预防措施:施术者应对骨与关节的解剖结构和正常的活动幅度有深刻的了解。治疗前,应仔细诊察,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排除某些推拿的禁忌证;在推拿治疗时,不乱使用强刺激手法及大幅度超越骨关节活动范围的手法。
5.休克 休克是一种急性综合征。由于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致重要生命器官功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推拿治疗的过程中,如果使用特殊的手法,持续刺激或在患者空腹、过度疲劳、剧烈运动后行手法治疗,可出现休克反应。
(1)诱发因素:临床多因患者体质虚弱、过劳、过饥、过度运动、出汗过多、泄泻、大出血,或精神紧张、体位不当,或因术者推拿手法过重、时间过长而致。
(2)临床表现:休克病理过程可分为休克代偿期、休克失代偿期(代偿衰竭期)和休克晚期(严重期)3个阶段。推拿治疗诱发的休克一般为休克代偿期,患者常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并伴有皮肤苍白、口唇和甲床轻度发绀、四肢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而数、血压下降、呼吸深而快、尿量明显减少等表现。
(3)临床处理:推拿治疗中,出现休克病症时应立即终止推拿手法治疗。如仅表现为心慌气短、皮肤苍白、冷汗等症状,应立即取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予口服糖水或静脉注射50%葡萄糖。如症情较重,应立即予以抗休克治疗,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给予血管扩张剂,以维护心、脑、肾脏的正常功能,必要时立即请内科会诊治疗。
(4)预防措施:为防止休克的发生,患者首次接受推拿治疗时,术者应对其做好思想工作,消除其对推拿的恐惧感。临床进行推拿治疗时,术者对体质虚弱、过劳、过饥、过度运动、汗出过多的患者,操作手法不宜过重、时间不宜过长;使用重手法刺激时,必须在患者能够忍受的范围内,且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6.内脏损伤 内脏包括消化器官、呼吸器官、泌尿器官和生殖器官,这4个系统的器官大部分位于胸、腹腔内。推拿治疗中选择不恰当的手法,或在不恰当的时间进行操作,可造成内脏损伤。临床上常见的内脏损伤疾病有胃溃疡出血及穿孔、闭合性肾挫伤。
(1)诱发因素:对内脏的解剖位置认识不清,在脏器位置使用了暴力手法或重手法。如胃溃疡患者在饱餐后,或在溃疡出血期接受了生硬的推拿手法治疗,可引起胃壁的挫伤和黏膜裂伤。
(2)临床表现:胃穿孔后,可有全身症状和腹膜刺激症状,腹肌强直,有剧烈腹痛,伴有压痛、呕吐,呕吐物内可含有血液,易发生休克。单纯性闭合性肾挫伤临床表现较轻,仅有腰部疼痛和暂时性血尿,较严重的损伤主要表现为休克、血尿、腰部疼痛剧烈、患侧腰肌强直,并有包块触及。
(3)临床处理:出现胃溃疡出血,应根据病情需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禁食,保持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以预防脑缺血。积极准备输液、输血,立即请消化内科会诊。出现肾挫伤,应嘱患者卧床休息,并进行抗感染和止血治疗,同时观察血尿变化,直至血尿消失。
(4)预防措施:了解内脏的解剖位置。在脏器位置禁用重手法和叩击类手法。饱餐后不宜立即接受手法治疗。胃溃疡出血期患者,也不宜接受手法治疗。
7.神经损伤 由于推拿手法使用不当或外力作用造成神经系统的损伤,包括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损伤两大类。其危害程度之严重,可居推拿意外之首。轻则造成周围神经、内脏神经的损伤,重则造成脑干、脊髓的损伤,甚至死亡。
(1)诱发因素:手法使用不当或强行使患者做被动运动。
(2)临床表现:膈神经损伤时出现膈肌痉挛、呃逆。腋神经、肩胛上神经损伤时,出现单侧肩和臂部阵发性疼痛、麻木,肩关节外展功能受限,肩前、外、后侧的皮肤感觉消失。蛛网膜下隙出血,则会出现突发性原有症状加重,双下肢乏力、麻木疼痛。重则出现下肢瘫痪。
(3)临床处理:对于膈神经损伤,应避免劳累和运动锻炼,教导患者通过腹式呼吸来对抗膈肌瘫痪。对于腋神经、肩胛上神经损伤,应使用轻手法推拿患者局部受损肌群,减少肌肉的萎缩,预防关节挛缩。同时患者应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出现蛛网膜下隙出血时,应减少搬动,避免加剧出血。尽可能就地抢救,治疗以降低椎管内压力为主。必要时,可抗凝治疗,同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4)预防措施:严格遵循在人体各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内进行操作。提高手法的技巧性及准确性,切忌使用猛烈而急剧的粗暴手法。对于有出血倾向、凝血酶原缺乏或有动脉血管硬化的患者,要避免对其颈椎部位重手法的治疗。
8.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中风,是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意外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对生命危害大,致残率高。
(1)诱发因素:临床多因颈部推拿治疗时,运用旋转手法和屈伸手法导致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缓,造成脑部供血量急剧下降,诱发脑血管意外。
(2)临床表现:突发眩晕、恶心、复视、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猝倒、意识障碍等。
(3)临床处理:脑血管意外一旦发生,需立即停止手法操作,平卧休息,及时请神经内科会诊给予妥善处置。
(4)预防措施:尽管国内外曾有关于颈部推拿诱发脑血管意外的报道,但颈部推拿仍是较安全的治疗方法。为避免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对有严重动脉硬化倾向的患者,在使用颈椎整复手法操作时,应轻巧协调,避免暴力推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