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动漫看日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棋魂

小学六年级生进藤光,因为考试不及格而被扣掉了所有的零花钱,囊中羞涩的他打算上爷爷家去偷偷倒腾一些中古品啥的去卖以此赚点小钱,翻箱倒柜的时候意外看到了一副围棋,在触碰到棋盘的那一瞬间,可怜的小朋友就被鬼上身了,一个附在棋盘上数百年的亡魂与进藤光顺利合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举头三尺有神明,没事儿别当败家崽。

好在附身进藤光的那位不是什么坏人,说起来还是个苦人儿。此人名叫藤原佐为,本是日本平安时代的著名围棋手,深得天皇宠信,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御前棋侍,这里的侍不是侍卫也不是武士,只是伺候天皇下棋的人,跟薛一骠他们没关系。

却不想由于佐为技艺高超,惹来了同行的嫉妒,在一次御前围棋比赛中,他被诬陷作弊开挂,从此受到了天子的疏远,越想越郁闷的佐为一时冲动就跳了湖。

不过因为哥们儿怨念太深,所以即便死了之后也没能成佛,而是成为亡魂四处飘荡,但对围棋的热诚依然存在,所以在外晃荡了几年后又把自己的灵魂封印在棋盘上,除了进藤光之外,他还附身于江户时代的围棋名家本因坊秀策过,只不过秀策死得早,看佐为那意思是可能还没玩够,所以便又找上了进藤光。

从此以后,进藤光依靠佐为的帮助,在围棋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先是打遍全校无敌手,接着又是全小区,全街道直至最后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然而,在此过程中,佐为发现,自己在人间的时日已经无多,不过他没有告诉光,而是继续默默的守护着他的成长。一天,光突然发现整日与自己形影不离的佐为失去了踪影。他四处寻找,却没有结果。光茫然若失,决意不再下棋。这时候,好友兼对手伊角从中国棋院回到日本,前来探望,他再三要求与光对局,终于将其打动。手执棋子的刹那光不禁泪如泉涌,他突然明白了,原来佐为早已融入了自己的棋中。

这是一部相当成功的漫画,在当年普遍认为“围棋是老头子的娱乐”的日本,以围棋为题材的漫画却卖出了1800万本单行本,动画收视率一度飙到37.5%,最重要的是,漫画连载之后,日本下围棋的人一下子从原来的三百万上升到四百万,而这一百余万人里,绝大多数都是青少年。

不得不说漫画在日本的影响力着实非同小可,当年日本足球不过是中国队盘子里的咸菜,可在动画片《足球小将》播出后,双方的位置似乎掉了个个儿。

好吧,令人悲伤和尴尬的话题先放一放,我们这次的主题是日本围棋的历史。

日本围棋,毋庸置疑是从中国传来的,这个放哪儿都没有争议。只不过,关于围棋传入的具体时间,倒是有不少说法。

一般认为,围棋是被著名的遣唐使,片假名的发明者吉备真备和尚从唐朝给带过去的,不过最近也有史料研究表明,早在隋朝,就有关于日本围棋方面的记载了。唯一可以肯定是,当围棋进入日本之后,就迅速流行了起来,尤其是在上层贵族中,一下子便成为了人气第一的娱乐活动,并且出现了无数棋痴。天平十年(738),正四位左大弁大伴古麻吕和同僚连东人下棋,结果也发生了一方说另一方作弊开挂的事情,大伴古麻吕比起藤原佐为则要粗暴的多,他一点也不郁闷,直接操起了一把刀就朝对方脑门上劈去,连东人当场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是日本历史上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因娱乐口角而杀人的案件。

到了平安时代,围棋开始受到了贵族女子的喜爱,在反应当时上流社会形态的文学作品《源氏物语》以及《枕草子》中,都有对此的相关描述。

围棋真正从宫廷流入民间是在战国时代了,不过和平民相比,由于棋盘如战场,所以黑白对弈更受武士们的欢迎,根据不完全统计,战国时期会围棋的武士超过九成,三成以上的人,把围棋当做自己的最爱,其中包括了人称战国三巨头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这三人之中,技术最好的应该是织田信长,根据史料推算,他的围棋实力应该相当于现在的四段左右。

纵观整个战国时代,最能下围棋的应该是一个叫日海的和尚。他曾经分别担任过上述那三位的围棋指导老师,并且得到了他们非常高的评价。织田信长曾授予日海“名人”称号,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后拨专款作为日海每年的特殊津贴,而德川家康在开江户幕府后,亲自召日海去江户,任初代名人棋所。所谓“棋所”,是江户时代赐予围棋最强手的荣誉称号。其职责是总理围棋事务,指导将军弈棋,垄断围棋等级证书的颁发权等。德川家康每年还支付给日海禄米五百石。在得到各种殊荣之后,日海将自己的棋坊取名为本因坊,还把自己的名字改成算砂,这也就是流传至今日本围棋名家本因坊的由来。当时因棋艺高超而享有禄米的还有另外三个嫡派,即安井家、井上家、林家,加上本因坊,合称“棋所四家”。尚武的幕府因酷爱围棋,所以一直在大力推广,宽永二十年(1644),幕府建立了“御城棋”制度,出战者有“棋所四家”和其它的六段棋手。名门望族也可破格参加。参加“御城棋”被看作与武士们在将军面前比武同等高尚。不久,各家围绕“棋所”头衔展开了反复激烈的争夺战。这一时期是日本围棋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话说这争夺棋所的最初争霸战是本因坊第二代算悦和安井家第二代算知,从宽永二十一年(1645)开始的九年间,双方陆陆续续对战共计六次,结果是三比三打平,因为无法分出胜负,所以这最初的对决并没能决定由谁来担任棋所。

然而,本因坊算悦死后,安井算知却依靠走后门通路子这类手段,于宽文八年(1668)被任命为棋所。幕府的这个决定遭到了本因坊的强烈不满和抵制,第三代道悦挺身而出,公开表示要向算知挑战。

结果七年里双方酣战二十局,算知负十二局、胜四局、和四局,不得已拱手让出棋所的宝座,这次棋战其实也是江户时代最为激烈的一次。不过赛后,道悦就将本因坊传给了第四代道策,自己隐居了起来。

不过,尽管江户时代日本棋坛的竞争极为激烈,也算是高手辈出,但就国家的整体实力而言,日本的围棋依然在中国之下,当时的日本围棋著作《发扬论》、《棋经众妙》、《死活机妙》等书,大多取材于中国的《玄玄棋经》,其实这也难怪,因为16世纪到17世纪那会儿,同样也是中国围棋的巅峰时代。

徒弟真正超过师傅,那是20世纪之初的事情了,因为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国运日趋衰退,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去下棋,而日本虽说也经历过一段围棋的萧条期,但因明治维新之后,以本因坊十八代为首的方圆社致力于棋坛复兴,再加上一些吃饱了饭整日闲着的王公贵族的努力推动,使得日本围棋蒸蒸日上,并在昭和元年(1925)将全国的各种围棋社团整合一体,组成了日本棋院,迎来了日本围棋的黄金期。

可以说,从那以后的70多年里,日本的围棋水平一直是世界第一,不过话得说回来,其实整个地球下围棋的国家也没几个,除了日本就是中国,朝鲜虽然也下,不过当时的朝鲜半岛乃是日本的殖民地,人民穷的别说吃饭了就连大米白面一年到头都难看到几回,自然也就没人去管那些黑的白的了。就这样一直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现了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富裕了,精神文明也丰富了,然后又出了个聂卫平,于是,日本的围棋就这么被中国给比下去了。

不要怪我说的太简单,事情就是这个样子的,当年聂卫平跑去日本下棋,来了六个九段的,结果七人下六场,聂卫平五胜一负,震惊了日本棋坛。再加之最近几十年来韩国的围棋贸然崛起,使得原本世界第一的日本变成了世界第三——下围棋的国家倒是没变,还是中日韩三国,北朝鲜似乎不怎么参赛。

然而,尽管在专业的比赛中不见得有那么强,但日本依然是围棋大国,前面说过了,全日本的围棋人口超过400万,中国的话虽然没经过仔细统计,但怎么着也很难超过1000万,而日本的总人口仅为中国的十分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普及率比金牌银牌更为重要些。

最后想要说的不是历史而是漫画,是关于藤原佐为的一些事。

且说佐为之所以会附在棋盘上,除了因为他喜欢围棋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他想参透所谓的“神之一招”。

后来,佐为没有遗憾地走了,由此可以推断,他应该已经学会了那个大绝招。

不过一直到他离开,漫画都没有透露到底什么是神之一招。

根据字面解释,这玩意儿应该类似于写文章里的神来一笔,就是下围棋的时候突然落了一枚能够扭转乾坤的好子。

但仔细想想似乎又不是那么一回事,棋盘上总共有361个交叉点,变化莫测何止千万,没有一个人可以保证自己拥有在任何情况下仅凭一子都能反败为胜的“神之一招”,换言之,作为招数而言,这东西其实是不存在的。

个人觉得,其实“神之一招”应该是一种境界。当然,已经有很多中国的日本的佐为迷也这么说过了,其中不乏围棋的高手,并且他们认为,这应该是一种不断追求更高技艺的永无止境的境界,不光是佐为,也是每一个围棋手所向往的境界。

我是一个虽然会下围棋但水平很烂的人,QQ游戏上至今分数还低于0,所以我无法领悟什么叫做不断追求更高技艺的境界,只是隐约记得,当佐为第一次(似乎)看进藤光自己下棋的时候,被那个孩子脸上的笑容深深地吸引了,对于小光而言,围棋不是职业,也不用争房子争地或者是争皇恩,围棋仅仅是一种能够让人感到快乐的娱乐活动罢了。

而佐为,恰恰缺的就是这份快乐。

当年的他,太过于在乎胜负名利那些浮云般的东西了。仔细琢磨,即便被诬作弊,也不过仅仅是一盘棋而已,就算不快,又何苦为此走上绝路呢?

或许是我无法体会到一个棋手对于棋盘胜负以及清名洁誉的看重之心,但我真的觉得,像下棋这种事儿,快乐,才是根本。

个人认为,所谓的“神之一招”境界,其实,不过是保持一颗快乐的本心而已。后来的佐为正是从进藤光身上明白了这点,才会毫无挂念地结束了自己的亡魂生涯而立地成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