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歌剧辞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戈尔康达的王后
Drottningen av Golconda

三幕歌剧。J.威瓦尔和E.法维埃莱斯根据亨利蒙坦·贝尔顿的戏剧撰写台本。
1968年4月首演于斯德哥尔摩。

剧情梗概

埃琳娜(女高音)是戈尔康达国王的遗孀,年轻时被当作奴隶拐卖给年老的戈尔康达国王,后来国王娶她为妻,当上了王后。她认出新的法国大使圣·法尔(男中音)就是自己年轻时居住在普罗旺斯时的恋人。埃琳娜用面纱遮住面庞,因此没有被圣·法尔认出。他向王后呈献了与法国之间的友好条约。稍后,埃琳娜穿着普罗旺斯的服饰,在法国式的花园中接见了圣·法尔。显然,他还记得埃琳娜,并依然深爱着她。在埃琳娜的女仆采里埃(次女高音)与纳迪尔(男高音)的婚礼期间,宫廷长官萨多马尔(男低音)发动了一场叛乱,埃琳娜和她的官员全被关入监狱。埃琳娜拒绝了萨多马尔的要求,不愿做他的妻子。在采里埃的建议下,圣·法尔得到他人帮助,逃了出来,并从法国军舰上带来军队援助她。在短暂的交战之后,他们打败了叛军。圣·法尔对王后描述了他对埃琳娜的爱意。埃琳娜揭开面纱,显露出本来面目。埃琳娜和圣·法尔将一起统治戈尔康达。

评介

1863年贝尔瓦尔德就开始创作一部歌剧《洛赫勒文城堡》,改编自司各特的小说《修道院》。1864年10月,他以前的女学生著名的瑞典女高音歌唱家克里斯蒂娜·尼尔森在巴黎抒情剧院首次登台演出,大获成功。贝尔瓦尔德一直梦想他的歌剧能在巴黎上演,看到了机会,于是彻底修改了五幕剧《洛赫勒文城堡》。悲剧性的女主人公玛丽·斯图亚特不适合年轻的尼尔森扮演,因而被改成戈尔康达的王后,用她那华丽的开始咏叹调,唱出了失落的爱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这段音乐原本是用于表达玛丽对故乡法国的思念之情。《洛赫勒文城堡》总谱中删除的许多段落可能都移植到了《戈尔康达的王后》中去。序曲可能改编自1841年的音诗。埃琳娜最后的咏叹调又是一次非常激烈的情感爆发,来源于为杰尼·林德创作的轻歌剧《我进入了女修道院》。

尼尔森当然从来没有扮演过埃琳娜,因为歌剧直到1968年,即贝尔瓦尔德逝世一百周年才首次上演,1982年第1次在英国的诺丁汉大学上演。虽然贝尔瓦尔德对主题内容的表现手法在20世纪60年代就显得落伍,《戈尔康达的王后》是贝尔瓦尔德最好的一部歌剧。埃琳娜的音乐由花腔女高音演释,尼尔森游刃有余,但是在法国式花园这场戏中,当圣·法尔看到他以为是埃琳娜幻影的王后时,音乐引人入胜。对忠实的采里埃刻画非常细致,而萨多马尔和他的同谋者在传统的喜剧中得到最夸张地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