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熵减法则:成长型思维
我们从上一章知道了克服熵增定律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开放系统;另一个是有外力做功。本章我们将讨论成长型思维是什么,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在个人的头脑中将系统开放,并让外力持续做功。
第一节 最容易成功的方法论
不断挑战才能成长
成长型思维的提出者德韦克是发展心理学领域、社会学领域,以及人格心理学领域公认的杰出贡献者之一,现任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同时也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40年来德韦克的研究和学术成果从儿童学业挫折入手,解决了成人在学习、管理、商业等领域所遇到的问题,无论是在学术圈还是普通大众中,都体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和独特的价值。
德韦克教授和她的团队曾花10年时间,针对成千上万的孩子做了一个震动学术界的实验,这个实验被分为四个步骤。
步骤一:实验团队把孩子们分为两组,并准备了10个简单的拼图游戏,游戏结束后,实验人员将结果反馈给这些孩子,但反馈的话术会不一样。第一组得到的反馈是这样的:哇哦,拼对8个模块,你真聪明!而对第二组,则采用另一种话术:哇哦,你拼对了8个模块,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努力做过尝试,难怪表现这么好!在一轮反馈结束后,德韦克博士把第一组称为“智商组”,把第二组称为“努力组”。
步骤二:实验团队这次又准备了10个低难度拼图游戏和10个略微困难的拼图游戏,然后让两组孩子进行自由选择,结果发现“智商组”大多选择低难度拼图,而“努力组”则有超过90%的孩子选择略微有难度的拼图。步骤二的实验结果显示:“智商组”为了保持自己“聪明的形象”,变得不愿意冒险;而“努力组”为了保持“努力的形象”,接受了强度更大的挑战。
步骤三:实验团队大幅调高拼图难度,故意让两组都挑战失败,接着进行个别访谈。“智商组”孩子认为自己不够聪明;而“努力组”孩子则认为自己的努力还不够。但从表现来看,“智商组”开始变得手足无措,无法交付结果的状态让这些孩子陷入焦虑;而“努力组”却异常投入,他们集中精力设法解决问题,比步骤二的表现更努力。
步骤四:实验团队把挑战难度调整到了和步骤一相同的程度,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智商组”成绩大跌,退步了20%左右;而“努力组”成绩则提高了大约30%。
德韦克和她的团队通过实验发现:无论男女,只要被夸聪明,他们绝大多数都会陷入固定型思维,为了保持聪明的形象,他们变得保守,不愿意接受挑战,甚至不愿学习新知识;而被夸赞努力的孩子,他们有很大概率成为成长型思维的拥有者,他们积极努力,愿意接受挑战,乐于用努力去解决问题,争取好的结果。
同时,成长型思维的拥有者总是具有更强的复原能力,更高难度的挑战能让成长型思维者暗暗兴奋,因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又来了;而且正是因为挑战难度大,所以即使挑战失败了,也并不意味着自己是笨蛋,反而意味着自己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自己的潜能也更有可能被激发出来。因为这让他们看到了自己与挑战目标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张力便成了成长型思维者训练和努力的内动力,激励他们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对目标做刻意的训练,在一个开放系统里持续做功。因此,成长型思维者同时具备对抗熵增的两个条件,如果一个人能学会并内化为成长型思维者,他未来的发展空间必然不容小觑。
与成长型思维相反的是固定型思维。固定型思维的人会觉得,人的特质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在中国也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说法。固定型思维者总是害怕被否定、担心被嘲笑,所以面对挑战他们会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挑战。正因如此,固定型思维者由于长期处于一个封闭系统,很少有外力做功,其发展空间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在面对选择时,他们往往偏向于挑选自己擅长的事情,在遇到卡点时也总是会过早地放弃。尽管固定型思维的人也知道努力可能会有好的结果,但因为害怕失败,所以倾向于忽略这种可能性,当然这也就限制了他们的成长。
成长型思维的三大误区
在持续实践的过程中,德韦克发现人们在理解成长型思维时存在三个误区。
误区一:许多人喜欢把自身的某一种优势称为成长型思维。比如有的人在做数学题的时候思路特别敏捷,一会儿就能把题解开,他就认为自己具有成长型思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但个人在某方面的优势和他是否具备成长型思维其实是两回事儿,成长型思维可以帮助一个人在自身优势以外的方面用努力持续做功。比如在写作上通过多阅读、多写去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上通过多尝试和多反思去提升自己在人际沟通上的能力。而不是沉浸在自己现有的优势上。
误区二:在接触了成长型思维后,人们仅仅盯着努力。但正如我们经常听到的那句话,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成长型思维不仅是针对努力本身的一种思维方式,还针对包括努力以及后续的策略、反思、迭代,以及再次行动这整个过程。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疯狂就是一再重复相同的事情,却期望得到不同的结果。
真正的成长型思维者一定懂得听取、学习不同的策略,然后用不同的策略在一个难题上反复推敲,找到次优甚至最优解,用有效和高效的方式去解决各类卡点。
比如,有些职场人不善言辞,觉得领导不喜欢自己,怎么办?那就可以尝试通过写一封邮件,总结自己每个月所做的事情、本月的反思以及下个月的计划并发给领导,尽量让自己的工作被领导看到。领导的时间都是稀缺的,而这种书面表达的方式可以让领导在略有空余的时间看见你的努力,这种变化策略的思维,不正是一个职场人成长型思维的体现吗?
误区三:有了成长型思维,自己就有机会成就目标。假以时日,很多人又会发现这会变成一句口号,因为目标不是结果,达成目标还需要路径和资源;而如果仅仅盯着目标,不去设法找到路径和资源,成长型思维就只会变成一句空洞的口号。
成长型思维是一个体系,它可以让一个人看到自己的可能性。有了目标,还要选择通往目标的道路,厘清达成目标的步骤。比如一个单身青年如果希望找到伴侣,那么,平时就要多参加有许多异性在场的社交活动。比如一个人喜欢知性、有一定学识的异性,他平时就可以选择多参加读书会等知识类活动;而有了心仪的对象后,则可以设法邀请对方单独见面,以增加彼此的熟悉程度,从而确定对方是否能和自己处得来。
所以,成长型思维不是自己现有的优势,也不仅仅是努力,或者只是一个口号、目标,而是一个多元的发展,是有策略、有路径、有选择地向目标前进。
构建成长型思维模式
在克服熵增、努力做功、培养自身成长型思维的路上,有四类“监狱”会成为我们的阻碍:成功的监狱、过去的监狱、表现的监狱和恐惧的监狱。这四类“监狱”是无形的,存在于每个人的头脑中,有时会在不经意间出现。
成功的监狱。外部的环境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如果心态上不能适应改变,总是把自己锚定在很高的位置上,他的行动就会发生变形,会为了保持自己“成功的虚名”而采取人们不愿意看到的行动。自己本身越成功,“成功的监狱”也就越坚实。
过去的监狱。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开始回忆过去、怀念过去。但如果你也开始这么做了,就很有可能陷入了“过去的监狱”。老年人为什么喜欢怀念过去呢?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潜意识里已经屈服于身体的衰老,开始对年轻时的记忆和情绪进行回忆。但记忆和情绪绝非很好的学习方式,它们会阻碍一个人学习和尝试新事物。所以只有在生活和工作中去体验新的事物、探索新的可能,一个成长型思维者才有可能发现一片全新的天空。
表现的监狱。在西方的七宗罪中,骄傲(Pride)是原罪之一。如果一个人陷入“表现的监狱”中,他就只会热衷于做表面文章,让自己“显得厉害”,实际上与“真正的厉害”相去甚远。表现出的外在展示仅仅是一个结果,而结果背后的准备、格局、学识、认知以及技能的成长,才是最终表现是否优秀的真正所在。
恐惧的监狱。“恐惧的监狱”中充满对于过去某个至暗时刻、某个失败画面的恐惧。恐惧的监狱有时来自赞美,因为个人想要保持住外界的赞美,所以面对挑战,就会像我们前面说到的实验小组中的“智商组”的表现一样,踟蹰不前,缺乏信心。恐惧的监狱有时还来自完美主义。完美主义者总是在不断地做准备,却始终不曾开始。而当机会的窗口已经关闭时,就会陷于“恐惧的监狱”中,也将从此失去这难得的机会。恐惧的监狱的第三种来源是避免冲突。大多数人天然地厌恶冲突,正因为想要避免冲突,个人就会陷于“恐惧的监狱”中而不敢有所行动。但事实上,担心冲突并不能消灭冲突,一个人如果想要习得成长型思维,就必须勇敢起来,即使恐惧,也依旧能够直面它。
以上四类“监狱”是会高频出现在人们的心中,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它们的存在,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到监狱的钥匙,在成长中砥砺前行。因此,为了成为一个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用开放系统对抗熵增,持续做功,我们可以从下面五个方面来完善自己。
第一,志存高远。一个人如果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那么任何风都是逆风;而一个有远大目标的人就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准备,要做什么计划,要有什么行动。邓亚萍,从运动员转型,因为她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所以就算26个字母都写不完整,但她仍有自己的目标;艾瑞克森,只剩下眼睛可以转动,但正因为他想要重新站起来,所以惊为天人地研发出了催眠技术。
第二,勇于行动。勇于行动的人和整天沉溺在完美主义幻想中的人不同。前者先行动再幻想,后者只做计划不行动。但反馈永远只会出现在行动之后,只有勇于行动的人才能获得反馈,只有获得反馈才能调整策略重新行动。
第三,坚韧不拔。表面上看起来是坚持,但坚持背后的底层动机则是对自己的信心。里夫对自己有信心,所以他花了五年时间坚持康复训练;卢瓦索厨师则对自己没有信心,最后选择了饮弹自尽。
第四,积极乐观。积极乐观的人努力行动,哪怕这个行动只是不断重复小时候摘苹果的画面,但正因如此,艾瑞克森的肌肉从微小的行动能力开始恢复,直到能一个人划着独木舟畅游密西西比河。
第五,承担责任。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责任是每一位领导者必须承担的,一个人只有让自己承受压力,才能成为一个攀登者,持续向自己人生的巅峰前行。
第二节 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从“你不行”到“世界冠军”
有一个女孩8岁时被省乒乓球队拒之门外,13岁又遭到国家队的拒绝。在5位教练中,甚至有4位都认为这个女孩先天不足,再努力也不可能超过国内的好手,更不用说去挑战欧洲选手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个遭受了无数次“你不行”的女孩,居然夺得4枚奥运金牌、18个世界冠军。
你一定听过这个女孩的名字——邓亚萍。
如果邓亚萍是一个固定型思维者,那她肯定早就放弃了。但幸运的是,这位成长型思维的选手遇到了另一位成长型思维的教练,这位教练就是张燮林。他曾先后在第26、27、31届世乒赛上夺得冠军,又于1972年—1995年任中国乒乓球女队主教练,率队夺得10届世乒赛团体冠军。
张燮林说,邓亚萍的个子矮恰恰是她的优势,因为对于邓亚萍来说,对方打过来的所有球,她都有扣杀的机会。
这句话成为邓亚萍一路向前、不断拼搏的原动力,而且还成就了她独一无二的打球风格,铭刻在邓亚萍的内心深处,成为她永远也无法忘记的人生格言。
如前所述,成长型思维的人具有很强的复原力。但世界冠军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1994年,邓亚萍在亚运会的决赛场上,以1比3的大比分输给了日本选手小山智丽。在这场比赛中,包含了两个意料之外的因素,正是这两个意外因素让邓亚萍错失桂冠。
第一个意外是乔红。乔红是当时最被各界看重的头号种子选手,邓亚萍的赛前训练都以乔红作为假想敌进行着十分严密的战略战术部署。万万没想到,乔红居然败给了小山智丽。
而第二个意料之外更让人暗暗心惊,因为在那场世纪末的比赛中,小山智丽仿佛打了鸡血一般,超水平发挥,把好几个邓亚萍的绝杀都成功地防御了下来。这让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的邓亚萍一时愣了神,现场表现逐渐落于下风,最后只得了亚军。
但成长型思维者邓亚萍擅于复盘,她不允许自己在相同的场景中失败第二次。类似的场景果然很快就来了!1996年奥运会,女乒单打决赛场上,虽然开始时邓亚萍接连拿下两局,但关键的第三局才一开局,居然就有观众开始大声喧哗,干扰比赛的正常进行。
尽管干扰者最后被保安同志“请”出了赛场,但邓亚萍一开始气势如虹的“势”似乎也被带离了赛场。这么一折腾后,对手陈静突然“小宇宙爆发”,连扳两局,居然追成了2比2的平手。
意外情况再现,但这次邓亚萍是怎么做的呢?
她不疾不徐地用手在球台上用力按了三下,就这么简单?是的,就这么简单。这是教练教她的一个在赛场上克服压力的小动作,和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正念练习”很相似。
1996年,“正念练习”的概念还没传入中国内地,但正是每次开球之前,一次次地重复这个按球台的动作,就能有效地帮助参赛选手从压力中回到当下,进入“过往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杂”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邓亚萍冷静了下来,最终以21比5的超级大比分,成功拿下了赛点,获得了1996年奥运会女乒单打冠军!
1997年,离邓亚萍退役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退役后何去何从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固定型思维者很可能想,运动员退役后就应该直接去做教练,之前的积累才不会浪费;但成长型思维者邓亚萍却走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她选择去读书,而且选择了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聚集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天之骄子,乒乓实力强悍之极但文化底子超薄的邓亚萍怎么可能拿自己的短板去和这些人较劲?这种无形的压力施加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都会引起强烈的不适。
果不其然,在清华大学第一堂课上,老师坦言:“你(邓亚萍)很难跟上大课,尤其是英语。”然后接着问:“你现在的英语是什么水平?”邓亚萍小声说:“是零。”老师接着试探说:“要不先从26个字母开始?”
但邓亚萍铆足了劲儿,把英语字母大小写混写,都没凑齐26个字母。
是的,这就是邓亚萍在1997年时的英语水平。
但困难从来不会难倒成长型思维者,对抗熵增做功是成长型思维者心智中的底层程序。就像邓亚萍经常说的,任何事情,你都是从不会到会,从会再逐渐地去感悟和提炼这个成功的规律。
邓亚萍被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任命为委员会成员后,她发现所有委员都能讲英语,只有她不得不带翻译;人家讨论问题都能即时交流,她却只能等翻译译成中文后再和别人交流;而且之后国际奥委会还要在葡萄牙开会,邓亚萍需要在会上做一次英语演讲。
怎么办?爱反思并且总能找到办法的邓亚萍找来一个私人英语教师,并请他把这次拟好的演讲稿通过音频的方式录下来,然后她就按照这份录下来的音频,逐字逐句地模仿和学习。
这篇对一个大学生来说可能只要花1个下午就能背诵的稿件,邓亚萍整整花了1个月的时间。
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的会议很快就到了。萨马兰奇在会议上听完了邓亚萍的英语演讲,发自内心地感叹道:“邓,才学了3个月的英文,就能够有今天这样的发言,我们所有人都应该给她祝贺鼓掌。”
是的,24岁才从0开始学习英语,这对任何一个固定型思维者来说都是不可能的事,但却真实发生在这位前女乒世界冠军邓亚萍的身上。
2001年,邓亚萍获得了清华大学英语学士学位;同年9月,前往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并被剑桥大学录取,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2008年,一向严进严出的剑桥大学授予邓亚萍博士学位。至此,在剑桥大学近800年的历史长河中,第一次出现了世界顶级运动员获得博士学位的案例。
邓亚萍的成长之路布满荆棘,如果她面对一次次挑战,向熵增屈服,不再努力做功,她仍旧可能衣食无忧,但她绝不可能在2009年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市委副书记;2010年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2015年受聘为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2016年与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联手打造国内第一家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平台;2020年7月,参加腾讯视频体育竞技节目,担任总教练。可以说,邓亚萍的传奇还在继续……
但远在11000多公里之外的法国,世界最出色的厨师之一伯纳德·卢瓦索的自杀行为让人扼腕叹息。
在欧洲,如果一家餐厅在《米其林指南》上以三星列席,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耀。
想要成为一家米其林星级餐厅,除了使用最新鲜的食材烹饪和厨师十分高超的烹饪技艺之外,还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不进则退的米其林星级评测中脱颖而出。
卢瓦索厨师的餐厅就是为数不多的米其林三星之一,而且卢瓦索本人还是被称为“味觉爆炸”的一种全新烹饪方式的开创者。他主张使用食物最天然的味道来取代法国传统菜肴中的奶油、酱汁和黄油;同时,卢瓦索还是一个企业家,除了经营在勃艮第的米其林三星餐厅外,他还在巴黎收购了三家同样高水准的餐厅,甚至他的饮食集团还于1998年在巴黎交易所上市,一举成了世界上唯一拥有上市公司的大厨。
这样一个杰出的集厨艺与商业头脑于一体的精英人士,却在2003年《米其林指南》出版之前,因其餐厅在另一部《高勒米罗美食指南》中被扣了2分后,社会舆论认为他的米其林三星将会不保而被巨大的精神压力击垮了。2003年2月25日,时年52岁的卢瓦索在法国东部城市第戎的家中被发现饮弹自尽。
1996年,同样的悲剧还在巴黎名厨阿兰·齐克身上发生过,他因失去了一颗米其林星级而饮弹身亡;还有17世纪最著名的厨师维特尔更,他在为太阳王路易十四准备食材时,一种鱼没有及时送到,维特尔更便拔剑自刎。
三位名厨,三场悲剧。如果他们能摆脱固定型思维的束缚,用成长型思维看待压垮他们最后的那根稻草,理解“比失败多一次的做功,是成长”,或许他们就有机会把更多的美味和幸福带给更多的人;他们自己也有可能攀登上更高的人生巅峰。
从全身瘫痪到催眠大师
米尔顿·艾瑞克森被誉为“现代催眠之父”,在催眠领域的家庭治疗以及短期策略心理治疗领域是权威。
1919年,年仅17岁的艾瑞克森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让艾瑞克森除了眼睛之外,其余部分都无法动弹。
他的母亲连续向三位医生求治,换来的却是“放弃治疗”的建议。要知道,艾瑞克森是完全能听到医生对母亲说的话的。接下来,艾瑞克森用行动证明,他是一个成长型思维者。通过眼球的转动向母亲传递信息,并且还示意,希望将他的床移动到窗户旁边。
次日,三位医生都被艾瑞克森展现出来的惊人意志力和传递信息的新奇方式给镇住了。但他们表示,就算艾瑞克森能活下来,也永远无法重新站起来。
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病灶虽然限制了艾瑞克森的身体,却没有限制他的思想。他利用躺在床上的时间,通过思想和想象创造出了催眠术,艾瑞克森只花了3年时间,不仅重新站了起来,甚至还能划着独木舟,独自畅游密西西比河。
艾瑞克森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呢?答案正是催眠术中的暗示。
艾瑞克森如果是一个固定型思维者,医生的“暗示”无疑是给他判了死刑,但作为一个成长型思维的坚守者,他不仅否定了医生的“暗示”,反而用一个新的“暗示”——我要站起来,来对抗前一个“暗示”。
在不断地探索下,他在全身放松(符合现代催眠条件)的情况下,回忆起小时候摘苹果的画面。在一次次反复“观看”这个画面的过程中,画面的动作像今天高速摄影机一样,被分解为一帧帧极其细微的动作。而与此同时,他的大脑也在极度专注的情况下,开始用身体做细微的移动,去体验这些动作。
通过这些画面的引导,艾瑞克森的肌肉从微小的行动能力开始恢复,就像我们经常在电影里看到的一个植物人的手指开始轻轻地动了的镜头,这就是艾瑞克森身体走向痊愈的开始。
绝大多数全身瘫痪的人都无所建树,但艾瑞克森却用成长型思维为人类探索出了催眠的技术。
无独有偶,电影《超人》的扮演者克里斯托弗·里夫,在1995年因一次意外事故摔断了脖子,他的脊椎和大脑之间的联系被切断了。
里夫也是一位成长型思维者,他不服输,启动了一系列艰难的康复训练计划。奇迹的发生让主治医生惊呆了。里夫用5年时间从手到胳膊、从腿到整个躯干,都逐渐可以活动了!虽然离痊愈还有很远的距离,但大脑扫描显示,他的大脑与身体之间的联系又开始逐渐畅通了。
成长型思维者里夫从影片中的超人变成了现实中的“超人”,他改变了医学界对人体神经系统的认知,为全球所有脊椎受伤的人带来了希望。
成长型思维成就领导力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曾说:“我希望自己的墓志铭这样写:这里长眠的人能把比他更优秀的人才招至麾下。”是的,卓越的企业家比起普通的企业家来说,更擅于发挥别人的优势,也能把别人培养为成长型思维者。
杰克·韦尔奇这位通用电气董事长兼CEO成就了商界的传奇。他只用了短短20年的时间,就让这家当时市值仅值140亿美元的公司增长了20倍,达到了4900亿美元。他所推行的六西格玛标准,也成了全球现代制造业的通用标准之一。
杰克·韦尔奇的成长型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关注员工的思维模式,而不是他们的背景。一开始,他也和其他很多高层管理者一样,热衷于聘用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等名校毕业的人。后来他明白了,原来“对工作充满激情和欲望的员工”才是最宝贵的人才,而一份简历并不能告诉他这些人是否是这种类型。
第二,重视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他命令建立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去了解员工喜欢公司的哪些方面,不喜欢公司的哪些地方,还有哪些地方亟须改变。这个举措在当时让员工们十分惊讶,因为这是那些主管人员从来不曾想过的问题。
第三,以决绝的方式辞退手段残忍的高管。相比于那些欣赏甚至崇拜高压手段管理者的人,杰克·韦尔奇认为,高压政策只会让人的思维退缩,不利于提高生产力。
正是在成长型思维领袖韦尔奇20年的持续带领下,通用电气公司获得了非凡的成就。
另一位让人刮目的成长型思维领导者是IBM的郭士纳。
和韦尔奇相似,郭士纳也率先打通了高层与基层之间的沟通障碍。他接手IBM才6天,就给每一位员工发送了内部通知,告诉所有人:他将尽可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遍访每个办公室,和大部分人面谈如何将公司做大做强。
郭士纳同时还开除了一些热衷玩弄权术的人,奖励为团队着想的员工,而且在分配团队奖金的时候,更偏向于传达“公司不需要少数人加冕为王,而要团队协作”的信号。
在郭士纳之前,IBM已经成了一个官僚作风非常严重的机构,但郭士纳顶着压力,在175名美国顶尖公司高管聚集的大会上,宣布IBM将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并立刻宣布了大幅调低电脑主机价格的举措。
刚开始的三个月市场反响平平,但大船掉头是需要时间的。郭士纳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并通过十九年如一日的努力,2002年3月,在他卸任时,IBM不仅股价翻了8倍,而且还在“IT服务、企业用户软件等诸多领域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
让人印象极为深刻的还有丘吉尔,是的,就是那位带领欧洲各国抗击法西斯的英国前首相。
如果你看过以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至暗时刻》,你就会理解丘吉尔在当时的局势下是多么无助。前首相张伯伦不仅不帮忙,而且还依靠自己的个人影响力在议院中拖后腿,给丘吉尔施加压力,一味地姑息纳粹德国在欧洲大陆肆虐。
丘吉尔深知和纳粹德国的和平谈判意味着什么——和一个疯子谈判,意味着整个国家都会因这个疯子而陷入混乱。
就是因为这种远见卓识,丘吉尔在地铁中获得了英国底层民众精神上的支持,并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一举获得了下议院381票的绝对支持。
正如法国作家萨特所说:“丘吉尔的伟大,正是他一直坚持与所有人意见不同,他并没有看见希望,而是坚持之后才看见了希望。”
可以说,如果没有丘吉尔这位具备成长型思维的领袖型首相,整个人类的历史可能都将被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