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在坚硬的世界柔韧前行并拥抱无限可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抗拒阶段

 

我曾经听过丹·西格尔(Dan Siegel)的一场演讲,他是一名临床精神科医生兼作家。在演讲中,他提及许多关于育儿、神经生物学、冥想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知识。他让我们闭上眼睛,边听他说话,边留意自己的感受。当我们闭上了眼睛,他用力地说“不”。然后他又大声且坚定地重复:“不。”他说了七遍。

过了一会儿,他放缓语气说:“好。”然后轻声地说“好”,再接着坚定地说“好”。他又同样地重复了七遍。

“现在,大家睁开眼睛吧。”他说,“你们经历了什么?当我开始说‘不’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听众开始说他们的感受:“‘突然透不过气’‘紧张’‘像是在退缩,畏惧着什么’‘感觉自己被困在责备声中’‘心跳加速’,等等。”

“那当听到‘好’时呢?”他又问。我周围的听众开始说:“‘自由了’‘心里的石头落地了’‘心胸开阔’‘内心慢慢平静’‘轻松的感觉’‘内心得到了慰藉’,等等。”

西格尔接着描述了基于反应和抗拒的“不”的心态,实际上是如何激发人体的恐惧反应,导致人体陷入战斗或逃跑,或僵硬无法动弹的状态。而当我们基于承受性(也就是接纳),以“好”的心态进行大脑活动时,我们会激活大脑中的关怀和社交系统,从而平静下来。

抗拒(大脑发射“不”的信号)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注意力。因为“不”既是一种抗拒性思维,又是强大的神经系统激活因子,它会刺激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负责激起战斗或逃跑反应),大脑会分泌大量的多种应激化学物质,如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而抗拒就是大脑在逆流而上,与现实抗争。

抗拒,就像是疯狂地拉紧那根与生命拔河的绳索,妄图终止其运动,但这最终只会让我们自己被磨伤。而这时大脑中的神经系统处于无比吃力的状态,是疲惫和痛苦的。

抗拒就是佛教的教义中所说的“第二支箭”。 在一个著名的寓言中,佛陀将第一支箭描述为生活带来的所有痛苦(例如确诊癌症、痛失至亲、失去工作)。这些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但是如果我们还往自己的伤口上撒盐,不断地说“不”“这不可能”“为什么偏偏是我”“我希望这不是事实”“我不能接受”等,就会导致我们要承受第二支箭——抗拒之箭(对第一支箭的消极反应)所带来的痛苦,而第二支箭才是我们真正痛苦的来源。当你咬牙切齿、紧握双拳去与生活对抗时,紧张以及抗拒的压抑之苦便随之而来。消极的反应会加重痛苦,这就是佛陀所说的“第二支箭”。

 

 

我们都知道,与现实抗争会令人筋疲力尽。然而,我们却习惯性地深陷这种痛苦而无法自拔。当现实(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与我们的预期不符时,长期的痛苦或“不舒服”(缺乏“放松”或和谐)就会随之而来。抗拒是黑暗和消极的;它淹没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无法看见可能性。

精神专家和心理分析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曾说:“你所抗拒的,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日益强大。”换句话说,人类负隅顽抗的情绪只会日益加重。当你抗拒时,你实际上在放大并强化其力量。没有人想徒增本想要摆脱的极度消极情绪,也没有人想变得充满怨恨、责备、痛苦、焦虑或愤怒。但是当你选择抗拒时,你就事与愿违地成为消极情绪的受害者,但接纳可以让你放松下来。当你放下抗拒,敢于正视和面对问题去接纳现实时,你就不会再被消极情绪牵着走,内心就能自然地恢复平静。

通常,抗拒所带来的痛苦,会刺激我们进入接纳的阶段。因为抗拒会让我们受伤,在我们与它僵持的时候,或许黑暗中传来一声低语,或许是我们心头突然涌上一个想法,让我们意识到或许除了顽抗,我们还有别的方法,能够让我们不那么痛苦的方法。当你在这种意识的边缘徘徊时,会有一束光显现,指引你走向“顺应”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