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真相的花朵
千年不识好儿童
贺知章《回乡偶书(之一)》
贺知章是在哪里跟儿童相见?他的心情怎么样?
我们很可能错了。
有的唐诗,明白如话,似乎用不着解释,谁都能读懂。而实际情况不一定如此。
比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七言绝句之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有人告诉我们,这个“衰”不能读“shuāi”(衰弱,衰老),而是要读“cuī”,意思是“疏落,减少”。其他部分看起来不用多解释了。多数人都把诗的内容想象成一个画面感很强的故事:一位老者(作者贺知章)回到阔别几十年的故乡,他还说着地道的家乡话,可是鬓角的毛发已经很稀少了。在村口,他遇到几个儿童,向他们问路。孩子们当然都不认识他,他们嘻嘻笑着问他道:客人您是从哪里来的呀?听到孩子们把自己当成客人,贺知章心里有些悲凉。
我以前就是这么理解的。
最近我对这种理解产生了怀疑。我仔细地揣摩字句,想象诗中所写的情景,又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这首诗应该有另外一种解读。
第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涉及一些背景材料,先介绍一下。贺知章公元659年生于越州永兴(现在的杭州市萧山区),早年移居山阴(现在的绍兴市)。永兴、山阴同属越州,两地方言差别不大,不过贺知章的“乡音”应该是山阴话。他最晚是在695年36岁时到了首都长安,因为这一年他相继考中了进士、状元,然后当了官。根据诗中所写,他似乎在此之前更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但是我们没有查到相应的资料。从那年之后,贺知章一直在长安为官。直到744年,有一阵他忽然精神恍惚,体力不济,觉得干不动了,于是向皇上请求回家去当道士。唐玄宗知道他这么大年纪了是要叶落归根,爽快地答应了他。然后,玄宗还举行了一个隆重的仪式,率文武百官为他饯行,还专门为他写了诗,用“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等语表示惜别和褒扬(《送贺知章归四明》)。这么说来,他这次回老家属于衣锦还乡,自是风光无限。他回到山阴,住在五云门外道士庄的千秋观,其实就是他们家的宅子改的。安顿下来之后,他写了《回乡偶书》二首。当年他就去世了,享年86岁(虚岁)——这没有什么遗憾的,在唐朝能够活到这个岁数,简直是个奇迹了。
第二句中的“乡音无改”是说自己的家乡话还很纯正。我们应该知道,口音是否纯正,自己根本没有发言权。口音要是变得不纯正了,自己是听不出来的。要是能听出来,不就分分钟自己纠正过来了吗?所以,在我看来,“乡音无改”这四个字,是贺知章跟老家亲戚朋友见了面之后,大家当面夸奖他时说出来的。贺知章携家带口、荣归故里,家乡的官吏、宗亲、故旧想必会远道相迎,根本不可能出现他一个人孤零零到村头向几个小孩子问路的场景——就算问路也不应该问小孩子,贺知章活了八十多岁还不懂这个道理吗——只能是热热闹闹地抵达,亲亲热热地会面,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贺知章在外学习工作几十年,跟五湖四海、南腔北调的各路人等打交道,他可能会有意识地操共同语(汉语从先秦开始就有共同语了),或者受到各地同学、同事、朋友的影响,无意识地在他的方言之中混杂了外地口音。不过回到家乡之后,按照人之常情,他一定会尽量跟大家说家乡话。大家多半也会夸他乡音无改,以证明他没有忘本。可实际情况却是,一个人少小离家,长期在外地谋生,乍回老家,他的家乡话肯定不那么地道了,老家人是听得出来的。所以,“乡音无改”并不是一个客观、公允、准确的评价,而是家乡亲友当他的面恭维他时说的客套话。这话听着暖心,贺知章可以因此而自得,但是我们后世读者不可完全相信。
正因为是在这种场合,大家也会仔细端详他,然后谈论一下他的外貌。这时候依然要拣好听的说,比如“气色好,看上去哪像耄耋老人”(耄耋:màodié,八九十岁的人)。实际上,贺知章的外貌跟青少年时期离开家乡时相比,变化一定是相当巨大的,翩翩风度早已被龙钟的老态取代。但没人会说得那么直接,那样太不识趣了。这是在社交场合,大家不可能当着他的面实事求是地总结这几十年的岁月对他的外貌所造成的巨大影响,只能避重就轻地说说鬓角的毛发。其实鬓毛多点儿少点儿跟岁月没什么关系,有的人年纪轻轻就没多少鬓毛,而关羽的鬓毛是越年长越浓密。如果真的想表达“岁月不饶人”这个意思,人们大致会说:哎呀呀头发全白了,牙齿掉光了,口眼斜,皮肤皱褶,腰背佝偻,步履蹒跚,等等等等。考虑到这是写诗,那也应该写“面如灰”“目光呆”“顶毛颓”之类,而不是轻飘飘不得要领的一个“鬓毛衰”。所以,诗句中的“鬓毛衰”,应该是记录大家对他相貌变化的善意品评,而不是贺知章本人揽镜自视、顾影自怜。
第三、四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顺理成章的解释是:亲朋故旧纷纷赶来与贺知章见面,有的人是带着小儿孙来的;成人寒暄过后,有的人就会把带来的儿童从身后拽出来向贺知章请安,告诉孩子“这是你的太姥爷、表姑爷爷、舅曾祖父”之类;这孩子呢,按大人教的称呼恭恭敬敬地向贺知章行礼、问安,然后他还自由发挥了一下,面带笑容地问了一句:请问贵客,您老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呀?
我之所以提出这种解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根据,那就是对于“相见”的理解。按照老的解释,贺知章是走到村口见到了几个(或者一个)小孩子。实际上,这种“见到”,并不等于诗中所写的“相见”。“见到”是无计划的事件,是不期而遇。而“相见”是当事双方都主动参与的一种正式的社交活动。《礼记·王制》说:“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这里的“冠”即成人礼,“昏”即婚礼,“乡”包括乡饮酒和乡射。在古代,“相见”是与婚礼、丧葬礼、祭祀等同样重要的一种礼仪活动。相见的双方根据地位的不同,需要行各种不同的礼节,如趋、拜、拱手、作揖、唱喏(rě)、鞠躬、长跪等等,还需要相互寒暄,问候对方家人。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相见的礼俗形式有所变化,“相见”一词的意思也越来越宽泛。在唐朝,这个词有时候也可以表示“看见、遇到”这个意思,比如薛能的诗歌《丁巳上元日放三雉》:“无心期尔报,相见莫惊飞。”这两句是诗人对放生的三只野鸡说:“我并没有期待你们的报答,只是希望你们以后见到我了不要惊恐飞走。”但是这样的例子极少(而且这个“相见”也可以解释成正式见面),我们大致考察了一下隋唐五代的语料,发现多数情况下,“相见”并不表示“看见、遇到”,而是表示“互相见面”,尽管见面时礼节不一定有《礼记》时代的“相见”那么复杂。例如李白的《送贺宾客归越》(“贺宾客”就是贺知章,“归越”就是这次回山阴):
镜湖流水漾清波,
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
应写黄庭换白鹅。
王维的《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
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杜荀鹤的《观棋》:
对面不相见,用心同用兵。
……
上例最能说明问题——下围棋的两个人对面坐着,他们不可能没有遇到对方,而只是省略了那些见面的礼节,直接在棋盘上捉对厮杀。
再如王定保的《唐摭言》:
昔辟阳侯欲与朱建相知,建不与相见。……
《敦煌变文集》卷八《搜神记》:
女郎是谁家之女,姓何字谁,何时更来相见?……
根据上面的分析,《回乡偶书》诗中写的这个亲友家的小孩子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儿童(也不排除是好几个,为了方便,我们按一个来说)。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他虽然年幼,却既有教养又聪明。有教养指的是,他彬彬有礼,举止得体,大人教的那些与尊长相见的固定礼节他都顺利完成了。聪明指的是,除了固定的礼节,他还知道与贺知章拉家常,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另一方面,他毕竟是个孩子,又有一些孩子独有的天真烂漫。他从来没见过贺知章,记不住大人对他的介绍,搞不清那么复杂的亲戚关系,不知道贺知章并非来走亲戚的客人,而是本地人叶落归根。他也听不懂大人们说“乡音无改”表明这位“客人”就是本地人,“鬓毛衰”表明他离开家乡很多年了,所以他提出的“客从何处来”这个问题的预设不成立,在当下的语境中并不是一个值得鼓励的好问题。他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大人们一阵错愕,随即又忍俊不禁。贺知章在跟大家一起笑过之后,自然会对这个孩子连声夸赞。
可惜,这么多年来,我们只把注意力放在老年回乡的贺知章身上,而没有注意到贺知章在写自己回乡见闻的时候,以充满爱怜的笔墨,描写了这么一个资质非凡的小小少年。
读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提出疑问:照你这么一解释,诗中流露的那种久客伤老、反主为宾的微妙情绪哪去了?那种悲凉的美感哪里去了?我的回答是:那种东西本来就没有。《回乡偶书》跟汉乐府民歌《十五从军征》不一样,自号“四明狂客”、嗜酒如命的贺知章是一个乐观旷达、心里充满阳光的人瑞。他在人生最成功的顶峰荣归故里,看到的、听到的都是他喜欢看到、喜欢听到的,《回乡偶书》里面只有开心和满足,根本就没有任何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