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重塑关系:建立真正的自我界限
自我成长就像剥洋葱
欢迎来到“界限”训练营。
对每个人而言,这都是一段特别的旅程。我经常在课上讲,我们每一次的相遇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次的训练营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来说,都是不可复制的一次相聚。当课程结束的时候,我们回到自己的生活,这段短暂的缘分就此结束。
在课程开始前,我们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希望能够更好地解决大家关心的问题。在问卷调查中,我们把收集的问题归类后,发现了大家关心的问题排序。
大家最关心的是亲密关系问题,也就是情侣关系和夫妻关系。其次是亲子关系和父母关系。
亲子关系指的是我们作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父母关系指的是我们作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互动。
此外,是同事、朋友这样周边的社交关系。最后,大家比较关心的是自我的关系。也就是我们和自己的关系,涉及很多关于自我成长方面的困惑和烦恼。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我们影响最深的往往是我们身边的人,跟我们最贴近的是亲密关系;然后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父母和亲子关系;其次是朋友、同事关系。我注意到,在问卷反馈中,绝大多数同学反映自己与外围互动的关系对自己影响最深。只有少部分人会把边界问题归为自我关系(即自我成长、自己内在深层次情绪)。这让我比较意外。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我成长就像剥洋葱一样,从外界一层一层剥下去,剥到核心我们会看到,所有跟他人互动关系出现的问题,根源都来自我们自己。接下来,我会带领大家一起慢慢体会这句话。当生活中出现了越界的问题——无论你越了别人的界限,还是别人越了你的界限;无论你干涉别人还是别人干涉你,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没有跟自己处理好关系。
我在公开课上做过一个比喻,我们在生活中的界限,就好像家门口的草坪边界。它是家的前院,我们有没有在草坪上竖起围栏,保护界限不容侵犯?有没有宣示主权,去表明“这块地是我的,只有得到我的允许,别人才可以踏进来。每个人都必须尊重我的所属权”?
我特别能理解,为什么大家认为绝大多数问题出在亲密关系、父母关系或亲子关系上,而不是出在自我关系上。我们和自己的内在冲突往往察觉不明显。特别明显、容易让我们感知到的,往往是外在的互动关系,一些天天和我们见面、发生交集的人,比如我们的老公、孩子、爸爸妈妈和朋友。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会慢慢把每一种关系都理清楚,把外界的干扰释放掉,回到和自己的关系建设中来。
学习是为了让自己成长
我们无论学习任何理论进行成长,花时间、花精力、花心思去听课、去消化,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我们希望学到的东西,能够真正改变我们的生活;对面临的烦恼、问题有所帮助;能够真正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
课程当中,很多例子来自同学们自己的问题。
在事例分析中,可能不会很快出现你最想了解的部分,也不要心急。有时候,我们从别人的问题当中,也可以学到非常多的东西。别人提出的问题,也许我们没有意识到,或者生活中没有,但是从对别人问题的分析中,可以得到学习。
大家的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自己的生活被别人过度干涉和践踏边界;第二类是我们干涉、控制别人的生活,我们自己成为边界的践踏者、破坏者。
这些状况在生活中很常见,收到的反馈也比较集中。有同学坦诚描述了自己侵犯伴侣边界的事情:“在婚姻中,我经常没有安全感,总想查看对方的手机。对方也很介意,但是我控制不住自己,一点小事就容易发脾气。对方说了,我也不愿意改变,这会让对方更生气。我感觉自己一直不放松,处于很紧张的状态。我已经34岁,还没有生孩子。”
对于第一类问题,很多同学在公开课上提问:究竟怎么判断别人侵犯了界限?很多人对这些标准非常模糊。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判别方法,那就是看别人是否侵犯了我们,问问自己的感受就知道:
你感觉舒不舒服?
你的身体有没有变化?
你的情绪有没有变化?
当你有身体和情绪上的变化时,就代表可能对方越界了,至少对方的态度让你很难受了。
有同学提到,他在单位忘了带钥匙,同事跟他说了好几个“应该”:应该去办公室拿一下钥匙;应该把东西拿到办公室,走的时候就不用再回来;应该怎样、怎样,发表了很多类似教导性的“应该”言论。
这位同学留言问,“老师,这算不算是侵犯界限呢?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其实,这位同学报名来听课,他在提交问题的时候,特意把这件事情提交上来,显然这件事情已经让他不舒服了。所以,大家要明白:当你意识到你很介意这件事情,这件事情让你不舒服了,虽然从时间维度来看,这事已经变成过去式,可你仍然感到难受,就可以非常肯定,至少这是你感觉到被侵犯边界的事情。
这是我们判断自己是否被侵犯的方法。
有人会随意评判别人的外貌,见一面,不是说你胖了,就是说你黑了,要么就说你的衣服搭配不好看。
当我们有任何情绪上的不舒服、不自在,都代表我们的内在感受到被别人侵犯界限。我们无形的气场被别人破坏了,他走到了我们安全感的范围之内,这是非常容易判断的标准。
对于第二类问题,如何判断我们的言论是不是侵犯到别人了呢?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人,做一些侵犯别人界限的事情,却以为自己在做好事。
很多父母给孩子做饭,做的根本就不是孩子爱吃的。孩子可能说了很多遍不爱吃,父母还是端到孩子面前,因为父母认为这样的饭有营养。这就是侵犯界限,但是父母自己不觉得。
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够清楚何时侵犯了别人的界限,也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标准。你要去觉察和观察对方的反应,看一下对方是欣然欢喜、舒服的状态,还是有点迟疑,或者不高兴已经写在脸上了。
像我们判断自己一样,当你感觉不舒服的时候,你被侵犯了界限;当别人感觉不舒服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侵犯了别人的界限。
刚刚提到的总是侵犯伴侣边界的那位同学,她说在婚姻中没有安全感,总看对方手机,对方都已经明确地表达自己很介意、很生气。他已经感觉到被侵犯,甚至用愤怒、用很强烈的情绪反应来表达不满了。
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别人在向你示威,在告诉你,“你侵犯到我了”。我们需要清晰地意识到,我们扮演了令人讨厌的角色,我们成为侵犯别人界限的人。这样的觉知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同学在各种场合问过同样的问题,“老师,我知道,我也懂,我完全明白你讲的是什么,可是我做不到”。
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是因为我们以为自己足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对问题的认识比较肤浅、不到位,才会在真正行动时对不上号、执行不起来。
有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多么糟糕;没有意识到自己现在的行为模式,对自己、对别人的伤害有多大。
认知是所有改变的第一步
我们一起学习,如何通过更好地沟通、更好地拒绝、更好地设立底线、更好地自我成长,一步一步建立起边界,让自己活在安全当中。
在这之前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大家需要去做觉知和观察的工作。
如何去判断自己是否被侵犯了界限,如何去判断自己是否侵犯了别人的界限,这是大家需要学习的第一点。观察的过程当中,请大家越细致越好。
有同学提到,“在婚姻当中,老公是一个很孝顺的人,他总以他的父母、姐姐为先。为了帮助他姐姐,不惜牺牲我和孩子的利益,这让我很不能接受”。一个空泛的问题很难让人看到问题核心。你说你的先生总是以父母、姐姐为先,其实我并不知道,什么叫“他总是以父母、姐姐为先”。这是你的看法和评论,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不知道。“他为了帮助姐姐,不惜牺牲你和孩子的利益”,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时候,我们的认知会欺骗我们。跟伴侣吵架的时候,我们都容易把话说得很绝对、说得很极端。也许吵架的源头是对方盛汤的时候,放了你不爱吃的葱,然后你从“你怎么给我放葱,我说了很多次你都不记得”,一直吵、吵、吵,到最后上升为“你永远都不爱我,你从来都不在乎我的感受”。
这中间有非常多的细节,如果只把最后的结论抛出来,让它持续地徘徊在脑海当中,我们会出现一种错觉,会非常容易陷入到受害者的情结中。我们的大脑只记住了最后一句话:“他永远都不爱我,永远都不在乎我。”
刚才的问题中提到,“他不惜牺牲我和孩子的利益,只是为了帮助他姐姐”。也许你的感受是非常真实的,但是你仍然需要觉察,把导致这种感受的细节找出来、写下来。整理的过程非常重要。它可以让我们觉察到,边界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
另外一位同学的例子比较具体,她提到“我看别人的手机”,这是非常明确的侵犯别人边界的事情。你需要把感受细化成清楚的、具体的事件。在这种状况下再来听课学习原则和练习,就会容易得多。
觉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我们泛泛地表达问题,会出现一种幻想,以为自己是纯粹的受害者,不断被别人侵犯界限,可能意识不到自己也在侵犯别人的界限。很多人认为,我们的边界问题是存在外面的:
我的亲密关系被践踏了,在夫妻关系中,我的另一半不尊重我;
在父母关系当中,父母不尊重我们、干涉我们;
在婆媳关系当中,对方的父母不尊重我们;下一辈儿子、儿媳妇不尊重我们。
我们经常会陷入迷思中,觉得自己好可怜,为什么受伤害的总是我?为什么他们会不懂边界来侵犯我?
有一位同学提交了一个问题。他的问题很典型。他说:“老师,如果我学习了边界的问题,可是我周围的人没有学,我的另一半没有学习,我的父母没有学习。我改变了,他们依然用过去的方式来对待我,依然会侵犯我的边界,我该怎么办?我岂不是白学了吗?我怎么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个问题在所有的自我成长中都会遇到。我改变了,对方却没有改变,最终的事情会有改变吗?听起来有点绕,但是真的很多人受此困扰。我们经常会认为,自己是纯粹的受害者,我们被侵犯了边界,我们被忽视了、被轻视了,我们没有被对方尊重,我们沉浸在被伤害的感觉当中。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无论是否沉浸在上述过程中,是否能够理解这种双边关系,请大家试着用一种更开放的心态,先放下自己受伤害的感觉,试着去思考。在陈述的问题中去思考:我是不是也是其中一分子?我是不是也做过跟对方类似的事情?
越亲近,越伤害
生活中,跟我们关系很近的人,对我们的边界打扰最多。
我们在跟陌生人交往的时候,更容易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比如,你是一个温文尔雅、很有礼貌的人,生活中从来不骂人,也很尊敬别人,常被人称赞“教养好、有道德、有内涵、有品位”。在跟陌生人的相处当中,我们有很大的概率,会碰到别人用完全不一样的价值观、方式来对待我们。一个温文尔雅的人,很可能被一个流氓破口大骂。
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离我们很近的生活圈子,代表的意义就不同了。一个修养非常好,待人处事温柔优雅、有理有据、尊重他人的人,如果在生活中,在他的亲密关系、父母关系或者朋友关系中,频繁被对方用极度粗鲁的状态、和他的生活方式完全不一致的状态对待,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有一句古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人和人在一起,其实深层次是频率的匹配。
讲两性关系的时候,不同的老师会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但是大家都会有一个共识——两夫妻在一起,如果能够长久,那么两个人内在能量频率一定非常匹配,至少差距不大。从根本上来说,他们是相配的,才能长久生活在一起,否则是不可能的。父母关系也如此。有人说,“父母没的选啊”。父母是没的选,但是是否和父母长期处在比较亲近的状态,是有的选的。
我们发现,边界问题在很亲密的关系中,往往反复出现且持续很久,而不是一两次偶然的行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它提醒你,在这件事情上,你绝不可能是纯粹的受害者,这是大家需要觉察的功课。我们要去看一看,在陈述的问题当中,我们到底是不是纯粹的受害者。
什么是纯粹的受害者?偶然发生的事件往往出现在陌生人中,你没有办法控制和选择,它就发生了,它跟你没有任何关系。这时,你是纯粹的受害者。
如果它在亲密关系里(伴侣、父母、亲子、朋友)反复出现,且持续了一段时间,往往是预言和提醒。它代表在这件事情上,你不太可能是一个纯粹的受害者。它代表你参与了这种恶性循环和互动。
简单来说,你会不断遭受别人对边界的践踏,可能你没有意识、觉知到,其实你也在用类似的方式对待别人。你可能在某种程度,或者其他方面践踏了别人的边界,干涉了别人的生活。这种恶性循环在生活中一直持续,不仅仅是偶然事件。亲密关系中的长期相互纠缠,往往都是这样的状况。
有同学提出一个很具体的问题。她的孩子上二年级,作业拖沓、做不完,识字量很少,阅读跟不上,成绩不好,形成恶性循环。她觉得很头疼,她认为,“孩子没有意识到,读书是自己的,以为书是给我读的”。这位妈妈后面又补充了一句话,她说,“孩子的睡眠质量差,一个晚上醒三到四次,严重影响他的专注力,可能和我孕期的情绪不好有关系”。
练习用觉知和观察的心态,把这位妈妈问题中的细节孵化出来分析。这是一个纯粹的受害者,还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参与者?“孩子作业做不完,阅读跟不上,他没有意识到读书是自己的事情,认为书是为妈妈读的”,这样的想法让妈妈非常焦躁。
我们冷静下来,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位妈妈的问题。她认为,读书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作为妈妈,是否考虑过,你反复强调“读书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却为何为孩子读书的事情着急上火呢?既然是他自己的事情,为什么你会这么痛苦?
妈妈不希望孩子读书是为了家长,妈妈希望孩子知道读书是为自己读。也就是说,妈妈要求孩子为他自己的学习负责任。但是,妈妈潜意识里一直在把责任扛在自己的身上。妈妈后来提到孩子的睡眠质量差,一个晚上醒来好几次,严重影响他的专注力。她说,这可能与她整个孕期情绪不好有关。
这隐藏了一个非常深层次的问题,也是中国妈妈非常普遍的问题——无论社会舆论还是文化,一直在强调“妈妈天生是非常伟大的一种存在”。妈妈就是极度伟大的,不管是不是真的伟大,妈妈们似乎都被绑架了,要活在这种伟大的舆论当中。
所以,社会上有一些不好的舆论,认为孩子出了任何问题都是妈妈的错。孩子的身体问题是妈妈怀孕期间没有做好。如果妈妈在怀孕期间情绪不好,影响了孩子,很多妈妈甚至可能会自责一辈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孩子出现任何不如意的事情都归结到妈妈身上来,这是特别普遍的一种现象。这是对妈妈的一种极大的精神折磨,也是很多妈妈过度的责任感和拯救心态的表现。
越界背后是情绪
越界不越界,有时还关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比如刚刚提到的问题,显然妈妈越界了,越界在哪里呢?她可能过多地把孩子读书成绩的好坏,牵扯到自己的身上。所以表面上看,妈妈越界了,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跟孩子的学习成绩较劲。但深入一点就会看到,妈妈骨子里其实在跟自己较劲,她在自责孕期的情绪不好,可能一直都活在对过去的懊悔当中。
在一个越界问题的背后,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情绪反应。妈妈的问题,表面上是不太懂得如何用轻松的心态教育孩子;深层次思考会发现,妈妈的内在和自己关系上出了问题。她非常不自信,很容易否定自己,想要让自己为孩子负责。很多时候,我们听别人讲话(尤其在咨询师面对个案时),如果我们冷静观察,会发现对方会自己告诉我们答案。
为什么呢?因为她自己讲的话也是她的潜意识,她讲的话是反话。妈妈在控诉孩子,“孩子意识不到读书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总认为读书是为妈妈读”。其实,这恰恰是妈妈潜意识里的控制。妈妈的潜意识里可能认为,“孩子读书是为我读的;如果他的成绩不好,就是我这个妈妈没有做好”。
国内有一种这样的风气,我们称之为“家长绑架的风气”,真的非常糟糕。很多老师甚至会把孩子成绩不好的责任推卸给家长。
如果孩子阅读不好,是家长没有陪读到位;孩子的数学不好,是家长没有辅导到位。
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责任转嫁。不得不说,过分关注学校的学习成绩,是由现行的教育体制导致的。这不是一个妈妈、两个妈妈,能够改变过来的大环境。
生活中,妈妈们确实很辛苦。我非常理解妈妈们的难处。大环境中,做家长的更需要给自己多一些底气,更需要客观地去看待这种问题。
很多时候,不光是生活中的人会跨越边界、干涉我们的生活;甚至所谓的学校、社会都会给我们压迫。
一般人认为,孩子的成绩不好是家长的错。这样的一种舆论认知,也是对我们生活边界的侵犯。它要求所有的父母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如果你不关注孩子成绩,你就不是一个好父母,这是非常错误的舆论引导。
每个家庭的价值观不同;每个父母的价值观不同;甚至每个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期待也不同;每个孩子的优点、缺点都不同。可能有些孩子天生在做题上不开窍,但是也许长大后创业是一把好手,可以成为一个非常好的领导;又或许可以做出一些非常棒的成绩,使整个社会都有所改变。
通过觉察,我们可以在问题背后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不是参与者。当我们一旦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受害者,也是参与者的时候,改变起来就容易多了。
全天下有三种事情: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老天的事谁也搞不定;别人的事我们改变不了;只有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才可能使结果有所改变。
如果坐公交车碰到流氓司机,或者一个很粗鲁的人莫名其妙骂人,这种时候我们可能无能为力。因为我们没有办法保证永远不会再遇到这样的人。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固定的生活圈、我们的亲密关系当中,这个对你粗暴的人、干涉你的人,他是你的另一半、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你长期交往的朋友,这件事情就有可能得到改变。别人粗暴地对待你一次,你没的选;但是如果别人粗暴地对待你两次、三次……十次,往往是我们的配合和成全,别人才有机会那样做。
所以,对这个妈妈来说,她的问题是在于自我关系出了问题。她的自我认知、自我肯定出了问题。为人父母都需要意识到,即便你非常努力,你是一个完美家长,也不可能保证你的孩子事事称心。孩子有孩子的生命轨迹,孩子有孩子的天赋异禀。
我们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讲的就是这件事情。在孩子的成绩上,你可以协助他,但你不能替他做主,这就是你作为妈妈的边界。你还需要有包容和接纳力,去接纳孩子的成绩不好。孩子成绩不好有他的原因,你可以试着帮助他找原因,但是你不能替代他,不能把孩子成绩的好坏变成自己的责任。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就已经从越界的范围撤回来了。
当受害者同时也是侵犯者
另一类越界的问题也非常典型,受害者同时也是侵犯者。
有同学提问:“我和老公的金钱观不一致。我的家庭从小教育我,节约是美德,然而,老公买东西是想买就买。我们刚借了钱买房,我想尽快攒钱把贷款还了。前几天,我发现,他又自己偷偷报了俱乐部去踢球,可是他在别的地方交过场地费了。他又怕我会不同意,所以就先斩后奏了。前两天他的跟腱受伤了,医生说半年不可以踢球,然后我建议他,去跟俱乐部商量,是否可以退费,老公表面答应了,但实际上没做。他说觉得不好意思,不知道怎么跟人家讲。我非常不理解,我觉得刚交了钱,还没有使用就出了意外,为什么不可以去跟负责人谈呢?”
这个典型的问题,就涉及亲密关系中金钱的边界应该如何建立。
在讲两性关系的时候,我们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如果两个人的金钱观不一致,如何建立好一个舒服的、健康的边界,让两个人都满意呢?我们在婚姻中遇到的问题,大多是因为对方对金钱的干涉,或者一些生活中的小事。
谁应该做家务?
家里共同的金钱应该怎么支配?
我们应该给对方家人花多少钱,给我家花多少?
在家庭生活中,钱的事相当重要。刚刚提到的问题,一开始提问的同学就把答案讲了出来。
个案的问题中藏着答案,如果学会用觉知的态度去重新看待问题,可能慢慢地,我们会开始懂得如何帮自己解决问题。
这位同学一开始说,“我跟老公的金钱观不一致,在我的家庭中,节约是美德;老公却想买就买,他认为金钱是为享受服务的。”看,所有的争论、冲突和不愉快都是因为价值观的不同。而“不同”的源头,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相信,你们在婚姻中,可能不仅仅是踢球的事,还有很多其他跟钱相关的事情,会让你们别扭和纠结。因为你们的金钱观不同,你爱节省、他爱花,所以才会出现很多差异——你觉得应该节省,他不觉得应该节省。
当你只是待在自己的角度和人生观里时,就会觉得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你会有很多理由,比如你觉得“我想赶紧把房款还上”“没有用掉这个费用我就应该退回来”。所有的这些选择行为,你要清楚的是,都来自背后的——“节约是美德”。你觉得“我们应该省着花钱,我们应该尽快还钱”,这一切的行为源自于自己的价值观。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它往往来自我们从小的生活环境,跟我们的原生家庭有关。
如果爸爸、妈妈从小就节俭,孩子生长在比较节俭的家庭,或者有“节约是美德”这种价值观的家庭里,孩子更容易认为“节约是美德”。如果孩子从小生活在父母大手大脚花钱,而非攒钱的家庭环境当中,孩子的价值观可能就和问题中的老公类似。他觉得,有钱就应该花掉,想买就买。
从你的角度而言,你的想法没有错。你的价值观来自你的生长环境,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你不喜欢借钱,认为借钱是负债;你认为“把钱还了就无债一身轻”;你认为钱没有花掉,“我就应该争取我的权利”。所有的行为都源自于你的价值观,源自于你的经历,它对你来说是完全正确的。
关系中,最考验人的是与别人的互动。他是你的老公,你要跟他互动,要跟他长期生活在一起,就不能仅考虑自己的观点。
结婚最大的挑战是,我们不再是纯粹的单身状态,也需要考虑别人的感受,需要跟对方有一些互动。在婚姻中,无论丈夫还是妻子,都需要学会转换角色来看待问题。
如果你从自己的身体里跳出来,跳到老公的身体里,我们换一个立场,完完全全站在他的立场上来看问题,也许你会发现,他也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可能他父母并不认为凡事都要节俭,或许你老公自己形成了这种价值观、金钱观。他认为,金钱是用来消费和享受的;他认为想买就应该买;他认可的节俭底线和你的不一样,你可能觉得银行卡存50万才有安全感,而你老公觉得银行卡里有5万块钱也很有安全感。
总之,就是你们的价值观不同。如果我们客观地从自己的立场跳出来,完全进入老公的立场,去看看他的世界,可能会发现,他也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可能在他的世界观里,买房子借钱比较正常,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还上就好了。你们又不拖欠,并不需要省吃俭用还债,可能对他来讲,这是一种很舒服的生活方式。也许对他来说,参加俱乐部踢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男人也有一些和女人不一样的爱好和享受。
就像很多男人不能理解,女孩子为什么要那么多支不同的口红,在他们看来,颜色是一模一样的。樱桃色还是桃红色,在很多女生看来有非常大的差别,可是男生们会觉得:“不都是红色吗?”
如同男人无法理解女人对化妆品的需求一样,很多女人也无法理解男人对踢球、看球、比赛、游戏等的喜欢程度。我们可能觉得:“反正是踢球嘛,这个俱乐部和那个俱乐部有什么差别?环境好不好,真有那么大差别吗?”
站在我们的立场不能理解,不代表对方的需求没有道理或者不应该。站在老公的角度来说,花钱让自己有一个好环境,可能对他来讲是非常合理的。你们对于退款的态度不同,有人认为退款是正常需求,自己去交涉退款是完全合理的,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但是有人会觉得,把钱交出去再要回来,是件非常丢人、不好意思的事情。这样的态度背后,也来自完全不同的价值观。站在对方的价值观里面,对方是完全正确的。于是,就会出现一些矛盾的事情。
用4个角度跳进跳出
有人可能会说,“老师,既然我们站在各自的立场都是正确的,而我们各自认为正确的立场会危害到对方,会让彼此不舒服,那应该怎么办?”
这涉及界限问题的精髓。当我们遇到价值观方面的冲突时,要用交换立场的角度去看问题。
建议大家在分析自己问题的时候,可以经常这样练习。这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当你认真去做的时候,它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完全从自己的角色和立场中跳出来,进入到别人的立场和抉择中,尝试理解以下4个角度:
他为什么会做这样的行为?
他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
他背后的价值观是什么?
是否在他的价值体系里,他做出的选择是正确的、合理的?
当我们有能力既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又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时,我们会生出一种客观感。这种客观感是什么?它是指事实不以我们个人意志为转移,客观看待两个人的不同,接纳差异,这种客观感会带来解决冲突、解决界限侵犯的疗愈能力。
我们需要彼此尊重
我给大家的答案是尊重彼此。
如何做到尊重彼此呢?你要把事情严格地分清楚,是我的事还是他的事?
夫妻之间,很多时候也需要有清晰的分界。很多事情本质是婚姻中一个人的事,是丈夫个人的事或者妻子个人的事,但是另一半总认为是两人共同的事。
有些人对结婚后“共同的事情”概念非常模糊。
很多人认为,只要我们结了婚,遇到的所有事情都是共同的事。这是个很关键的错误认知,这导致了亲密关系中的侵犯界限。
在这种认知下,只要我们结了婚,钱就一起花,你赚的钱就是我的,我赚的钱也是你的;我们会认为只要在一起,我们的朋友就必须共同分享;只要我们在一起,我们所有的决定必须是两个人商量着来。这是一个比较偏激的观点。
两个人结婚后,我们拥有了结婚证。法律上承认两夫妻的关系,其实承认的只是物质上的经济关系,除了能够保障经济上的利益关系、孩子的抚养权关系,其他的并不能保证。而现在婚姻法改革后,甚至连这样的基本物质也保证不了。
在婚姻中界限缺乏,认为什么事情都是两个人的事情,背后缺乏的是对婚姻深层次的认知。
健康的婚姻关系,是因为我们彼此喜欢、欣赏才在一起;因为我和你在一起,我能够成为更好的人,你也能够成为更好的人;我们在一起相互协助,我们的生活更好了。这才是一段健康的关系,它不是捆绑的关系。
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婚姻不是捆绑的关系,即使两个人结合在一起,每个人还是保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保有对个人事件的选择权和行为权,我们就会发现事情其实更加容易处理。
在刚才的案例中,如果提问题的同学能够意识到,虽然她跟老公结婚了,两个人都赚钱,都对家庭的经济有贡献,她的老公也有支配自己金钱的权利。尤其当涉及他个人事件的时候,比如踢球。女方应该给他更多的自主权,可能会更好。
如果女方要去买口红,我也会建议她的老公不要干涉到底买哪一支,买一支还是两支,因为买到的口红是妻子个人使用。同样,踢球是她的老公自己去踢,在这些不涉及两个人共同参与的事情上,尽可能给对方更多的自由,是对对方个人边界的尊重。
另外有同学说,在婚姻中老公经常会踏入她的边界,干涉她,让她不舒服。比如一起旅行,他们各自收拾行李,她老公总是干涉她,不让她带这个,不让她带那个。如果不听他的话,他就不高兴;如果她听了,她又不舒服。
其实,这是一种抗衡。显然,先生做得很糟糕,他干涉了妻子的界限。大家去旅行,一人一个旅行箱,先生去选择自己的物品带,妻子去选择自己的物品带,谁也不需要干涉谁。
我们经常会出于所谓的好心干涉对方。也许老公在他自己的角度是对的,他可能会对妻子说:“不要带这件衣服,这件衣服太厚了。我们要去的是泰国,天气很热,这衣服根本穿不上。”也许他是有道理的,但是他不应该直接干涉。如果妻子觉得很不舒服,他应该尊重妻子。即使妻子带了这件衣服,发现旅行中真的没有用上,也是妻子自己来承担责任。大家都是成年人,多带一件衣服不是什么大事,不需要干涉对方。
彼此都能够尊重对方的领地,做各自的选择,在不侵犯别人的情况下自己做主。自己做主非常重要。我们强调边界,学习如何建立界限,是为了能够在生活当中自己做主。
比如,我今天带哪件衣服,我自己做主;我今天想去买哪件我喜欢的东西,我自己做主;我今天想去参加哪个俱乐部,我自己做主。在生活中,有越多的自己能够做主的场合,我们就越觉得自己自由;我们越觉得自由,我们就越觉得自己有力量、感觉好,我们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它就会变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提问的同学说,她打包行李时总被老公干涉,但她总是忽略自己的感受。如果我们用觉察的心态分析一下这位同学,就很容易发现她是纯粹的受害者,还是被侵犯边界的参与者。我相信大家都可以明白,她是一个被侵犯边界的参与者。为什么呢?侵犯她的人是她老公,老公长期跟她生活在一起。被侵犯的事经常出现,代表妻子在某种程度上委曲求全、配合老公,这种现象才能一直恶性循环,而不是偶然发生的陌生事件。
参与的表现是什么?她永远选择把“老公的高兴与否”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二位,永远都优先考虑老公的感受,这等于滋养了老公的越界行为。
丈夫做错事时,妻子非但没有建立起边界,要求他尊重,反而一次次委屈、妥协,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他:“你踏入我的边界侵犯我,是可以被接受的。”事实是女方接受了,因为害怕他不高兴,所以选择让自己不高兴。
主动终止恶性循环
我们一旦意识到自己是参与者的时候,首先应该感到高兴。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参与者,代表我们有机会改变它。
我们很难改变偶然的陌生事件。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是长期被侵犯的参与者,就可能改变。从哪里改变呢?从我们参与的部分开始,把自己参与的部分撤掉。“一个巴掌拍不响”,你撤掉一只手,对方顶多拍两下,他不可能永远拍下去。需要改变的是我们参与的部分。
当我们清晰地看到,自己如何参与恶性循环,把当时参与的动作改掉,循环就结束了。它可能没有办法立即结束,因为这已经持续一段时间,成为惯性。但是,只要我们能一直保持不去参与和滋养对方的越界行为,状况就会发生清晰、明确的改变。
如果你很清楚老公跨越的边界,他是做错事的那个人,你就知道,面对做错事的人,我们不能当滥好人。我们需要树立底线,要求对方尊重我们。不听他的话,他不高兴;听他的,你不高兴。
因此,你需要问问自己,对方侵略你的边界,你会选择“他不高兴”还是“你自己不高兴”?
如果处理得好,我们会发现,两个人都不需要不高兴。随着自己内在力量的增长,我们有耐心地、温柔坚定地沟通,从长远来看,是可以做到的。我们既树立了自己的边界,又不影响两个人的感情。你不需要难受,他也不会不高兴。
在开始练习的环节,一个人建立底线,对方不高兴是必然的。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过程。就如同,有人习惯控制你了,可以想象过去的奴隶主,享受惯了奴隶,天天使唤奴隶做事情,突然有一天奴隶法被废除了,奴隶开始跟主人平起平坐,那些主人的反应会是怎样?恐怕主人一定会反对。我们跟身边人树立底线,要求对方尊重我们时,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当我们跟父母说“不”的时候,当我们拒绝亲密关系中不合理的要求时,对方都会生气或者不高兴。他们用这样的情绪来恐吓我们。我们需要有心理承受能力,要清楚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过去你总选择让自己不高兴,才导致自己的边界长期不断地被侵犯,现在我们要学会说“不”。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选择让自己高兴,尤其在确认对方做错事情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让对方学到教训,需要让对方知道我们的底线。慢慢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不需要再忽略自己的感受,因为我们正在教别人如何重视我们的感受。
在本次训练营中,问题最多的是关于婆媳关系的抱怨,这些抱怨往往来自媳妇的立场。比如公婆不尊重我们的小家庭,过多干涉孩子的教育等。
还有一位同学站在婆婆的角度,讲到边界侵犯的事情,我觉得很有代表性。这位婆婆提到,在婆媳关系中,她也感受到被越界、不舒服的状况。
儿子、儿媳要求她去外地看孙子,后来她出钱替他们请了保姆;可是到孩子一岁半的时候,儿子、儿媳妇把保姆辞掉了。今年4月份,儿子、儿媳妇又要求她去带孩子。可她到了儿子家之后,媳妇不跟她说话,也不理她,猜想可能是责怪她不积极主动带孩子。婆婆提出的问题是:怎么才能和谐地处理好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她提问的视角很好。我们听过很多孩子抱怨父母干涉自己,侵犯自己的边界。但很多人意识不到,要是我们把话筒交给长辈,他们可能也有很多的委屈要说。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他们自己变成了受害者,也会觉得自己被侵犯。我曾经和很多阿姨辈的人聊过天,她们当了婆婆之后,经常抱怨孩子们对父母要求太高,尤其在儿子、儿媳要求老人带孩子时。好几个人提到,给孩子当保姆,天天伺候小孙子吃喝拉撒睡,结果儿子、儿媳还经常挑剔。
这也是中国特别常见的现象。两代人彼此纠缠,相互管着对方,相互控制对方,在控制背后有一份理所当然在里面。中国崇尚亲情文化,很多人认为,人和人越亲近越好,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应优先放在第一位。
很多时候少了距离,缺乏彼此的空间。
因为血缘关系,我们似乎就变成了一个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对我好是应该的,我对你好也是应该的。每个人都活在责任和义务中,是很尴尬的现象。
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养我们。父母觉得自己的付出很不容易,天然地对孩子有非常多越界的事情发生。父母什么都要管,从你上学到报考学校,找什么样的伴侣,什么时候生孩子,父母几乎把手伸到了我们生命当中的各个角落。等到孩子终于长大成人,又反过来报复父母,也把手伸到父母各个角落。
孩子觉得,既然小时候你管控我,你对我好是理所当然的,你有义务照顾我的孩子,你得给我带孩子,你得出钱又出力。
不止一个女孩子认为,“结婚时男方父母不帮忙出钱买房子”是非常不可理喻的行为,觉得完全不能理解,觉得男方父母这样很糟糕。
这背后是父母和子女之间双向的“理所当然”的心态。
请大家注意,当我们有“理所当然”心态的时候,就没有任何边界可言,因为理所当然就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在认知中两个人都已经重叠了,还何谈边界?
建立边界首先要拆除的就是“理所当然”
在亲密关系中的问题也同样。很多人觉得只要我们结婚了,你的就是我的,我们怎么花钱应该我说了算,我怎么带衣服也应该你说了算,相互之间纠缠不清、黏黏糊糊,这背后都是理所当然。
你是我老婆,你怎么不听我的?
我嫁给你,你怎么不听我的?
你是我们家的人,你怎么不听我的?
我生你、养你,你怎么不听我的?
我们有特别多的心理语言在背后运作。总之,就是用“理所当然的态度”做着控制别人人生的行为。惯常的思维习惯是:“你为什么不听我的?”“你为什么不按照我的想法来生活?”
建立边界感、树立边界的第一大敌人,是“理所当然”的感觉。
无论父母,还是孩子、夫妻,从本质上来讲,我们没有任何资格对另外一个生命说理所当然,我们也没有任何资格让另外一个生命完全听我们的。我们需要建立起健康的心态: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任何理所当然。
所有的关系都需要创造空间、创造距离、彼此尊重。
心念改变是边界课程最核心的内容。
希望大家能够体会,理所当然的心态带来的控制和干涉,还有去掉这种心态创造出的空间距离和对对方的尊重,对于我们建立边界多么重要。
课后思考:
请大家根据课上讲的内容,包括案例的分析,写一篇对于边界问题的心得体会。
你听了这堂课你有哪些心得?
你想到了哪些?
对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事情,你有哪些新的感悟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