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数字经济是融合的经济
北京大学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 杨学山
在新信息技术持续快速进步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发展由主要加工、传送原子的过程转变为原子和数字处理、传输叠加的过程。
进入21世纪,随着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中快速扩散和应用,数字经济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催生了基于数据获取、存储、处理、使用的一系列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改变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
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可归纳为六个方面。第一,存在数字红利及其产生的技术和经济基础。低成本的连接、处理构成数字红利,这是摩尔定律、梅特卡夫定律和全球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基于网络和数字的通用领域趋向垄断。从实践来看,大者恒大。在零售、搜索、游戏、社交等互联网通用市场,后发的初创公司失败者众,赢利艰难,为什么呢?从经济理论来看,全球统一或规模很大的数字化同质市场已经形成,加上数字产品边际成本趋于零,所以垄断是必然的。第三,在不断拓展和细分的专门市场,有一些成功的例子,但发展规律尚需探索。在垄断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要素,特别是一些特定领域的事务特征不明确,成为这些领域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网约车、共享单车等,这些领域还不能说已经找到了各自的发展规律,依然在探索中前进。第四,按照今天流行的分类方式,数字经济的构成及主体主要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包括互联网产业、电信业、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数字化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除上述产业之外的全部数字化转型。从国内外的测算和分析来看,产业数字化不仅是数字经济的主要部分,更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第五,大部分研究者都认同,数字经济是一个宏观经济形态的概念,可以看作未来经济形态的一种表述。所以数字经济不是数字的经济,而是与工业、农业、服务业融合的经济。即使是完全基于数字的产品或服务,所有的数字存储、处理、传输也都要有载体存在,这些载体就是工业产品。所以,融合是普遍形式。第六,走向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是主要路径。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从手工作业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数字化转型,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功能和流程的优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心是数字化转型,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主引擎。而传统企业要想做好数字化转型,需要克服四个难点:钱、人、第三方技术力量和成功经验。由于利润低、融资成本高、投入大等原因,绝大部分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都存在缺钱的问题,同时缺乏能够将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工业技术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数字化转型的历史还不长,普遍性的规律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成功经验也有局部性,还不具备通用性,所以难以复制成功典型。要总结适用性强的典型经验,难度之大超乎想象。我们能够看到的一些成功经验,不见得能解决实际问题。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这些经验介绍者或总结者不会把走过的弯路或经历的失败说出来,而这些才是最宝贵的。
近年来,数字化转型不成功的案例远比成功的多,之所以非常难,说到底是认识论、方法论出了问题。互联网人、IT人近20年来一路顺风,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认为“你们不听我的,所以数字化转型没有成功;你们只要听我的,就能够成功”。而传统企业往往认为互联网人讲的东西和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挂不上钩,导致“鸡同鸭讲”的局面,企业要解决的问题和互联网人的思路往往不在一个维度上。
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的问题与风险?有断层,咱们就补,补人才、补技术,断哪儿补哪儿;有坑、有悬崖,就去架桥、通路,建立协调融合的团队。最佳实践都是具体而非抽象的,是关于操作而非书本的。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有千千万万种路径,每一个产品、工艺、装备,都是独特的过程,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成功模式。
“技术、概念、模式在变,商业的本质没有变”这句话,我比较认可。 不变的商业本质至少包括三点。一是所有的企业都是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并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倡导的价值来赢利。二是所有的企业在发展中首先要解决生存的难点,没有生存就没有发展。商业的本质,首先是生存,而不是漂亮的概念。三是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能够可持续发展就能生存,而核心竞争力就是团队如何在具体行业深耕。
发展数字经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要觉得几十年很长,大家想想,确立适应新流程、新业态的制度需要什么样的过程,需要多长时间?所以,我们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加强真正的基础理论研究,形成与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和路径相一致的理论。当然,数字化转型的今天同样需要这样的理论指导。
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本《数据新纪元:“数据+”时代的融合创新》在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希望书中所涉及的新方法、新路径、新应用能够帮助大家在数字经济时代更好地融合、创新、发展。
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