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游踪考察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定兴黄金台与易县荆轲塔

天宝后期,太白北上幽燕,有投笔从戎之意,但他在幽州的活动是失败的,未找到出路,颇有感慨,在诗中不时提起黄金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韦太守良宰》诗云:“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无人贵骏骨,绿耳空腾骧。乐毅傥再生,于今亦奔亡。”在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贤士的地方,却无人重视贤才,以致使他“蹉跎不得意”,他只能到黄金台呼天哭燕昭王,深沉的感慨,沸扬的激情,全化作辛酸的涕泪。赵武灵王的开放勇武,燕昭王的纳贤安邦,影响深远,构成了燕赵文化的基本素质,也成了古今士人包括武士和文士所追求的理想坐标。《战国策·燕策一》:“于是昭王为(郭)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即太白诗所说“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燕昭王“筑宫”之易“筑台”,始见于东汉末年,孔融《论盛孝章书》中言及“昭王筑台以延郭隗”,到南北朝,才演变成“黄金台”,南朝宋鲍照《放歌行》诗云:“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太白沿用鲍照的说法,称“黄金台”。黄金台在历史上是否曾经存在过,它的位置又在哪里,似乎无法考定,也不必考定,因为黄金台只是一种抽象的文化符号,成为重视人才的象征。作为象征性的黄金台尔后也逐渐多起来,李白北上,正是冲着这一“纳贤”的抽象坐标而来的,然而他失望了,安禄山在用兵之际,不要文人,所以他要到黄金台痛哭一番。李白在幽州,是否真的到黄金台哭昭王呢?这就很难说,诗毕竟是诗,不是实录,可能是一般用典,也可能真的身临其境。

关于黄金台,史学界颇有争议,一般认为在河北易县东南北易水之南和北京城之东南,也有持河北定兴县之说者,即现在的河北省定兴县高里乡北章村。其实,河北定兴说和易县东南说,是同一源点,定兴原属易县,在易县东南部,后金大定六年割入定兴。古来说法颇多。据乾隆诗注说:“都城、定兴、安肃、易州皆载有金台,而李善引《上谷图经》云:‘台在易水东南。’则易州似为可据。”(见《日下尊闻录》卷一)这里以为黄金台在易州(今河北易县)较为可信。黄金台始见于《水经·易水注》及《文选》李善注引王隐《晋书》,皆云在易州;任昉《述异记》云在幽州燕王故城中。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按曰:“易为燕下都之地,古属幽州境,幽州属范阳郡领固安县,县有金台。此与任昉年代相当,故昉谓幽州,亦与王隐书郦氏注不相悖。”其实这种纪念性的古迹,本来其可靠性就无从确定,要在其纪念意义有多大。

八十年代初的考察,未曾考察保定定兴高里乡北章村黄金台故址,太白写到幽燕的诗,经常提到易水,二度考察决定到北易水之滨看一看。2018年8月9日,李文彬先生安排陈文建先生驱车带我和宋红女史离开北京,南行经过高碑店,来到保定定兴拒马河东岸新建的非遗小镇,看了刚落成的“黄金台博物馆”。这座新建的黄金台,是宏伟壮观的多层楼台, 2016年10月开工,2017年8月完成。据说要安放三米高的燕昭王石雕像,以示尊贤,称“千年古城历史文化传厚重,现代定兴开放求贤迎宾朋”。在列强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确有举贤授能者,如燕昭王之纳贤;进入封建社会集权专制之后,任人唯贤便被任人唯亲所替代,“黄金台”只是有识之士构筑起来的理想平台,实际上两千多年来,没人上过台,定兴这宏大的黄金新台也是为开发旅游而筑。博物馆展厅没有开放,我们只能看看外观,并登台浏览这古燕都风貌。之后,小陈驱车自非遗小镇向西行走将近二十公里,来到高里乡北章村,在民房之间的小路上,艰难穿行多时,才到达古黄金台遗址(图1.15)。遗址是一个高大的土台,纪念遗迹都在台上。据当地介绍,古时台略成方形,占地约四十亩,高约二十米,台顶平面约十五亩。台顶建昭王殿,高约八米,两侧为招贤馆,东有钟鼓楼,钟高六尺,重约一吨。殿后为进院,内有观音殿;再后为三进院,内建药王庙、孙圣殿、露天石佛等。整个台上殿、堂、阁等建筑共二十五间有馀,树木花卉盈庭。同时并建一寺,名隆兴,内有僧侣数十人。殿前凿有一井,后人称金台古井。这座高台七十年代还占地四十多亩,被周边村民挖去填水坑,作房基,而今只剩下三亩多了。台上已经没有殿阁,只有老槐树和杂草,以及残砖碎瓦。台下东南角立着一尊比人高的文殊菩萨,香火颇旺,阶前书“黄金台遗址”;西北角有一座简陋的昭王殿,画燕昭王像,两侧画郭隗、乐毅像,并在对过民房墙上贴了宣传燕昭王和黄金台的资料。清康熙十二年《定兴县志》载:“黄金台,燕昭王筑,礼郭隗,以致士,乐毅、剧辛先后至。故址在县西三十里北章村。年华旷邈,风雨崩摧,于此愈彰深古,触人远怀。不知乃自何人构为梵宇,缀以浮屠,则悬金区作布金地矣,惜也。在陈村者,形稍亚,旧名燕王台,庙祀昭王,以郭、乐配食。”并载明崖州锺芳《登黄金台记》,记云:“今予与子登台啸歌,景仰前哲,徒见云物之飞流,山河之环带,而礼贤之盛,不可复寻,则感怆激烈之怀,又不待读报燕之书而后泣矣。”岂非古今同慨!离开北章村,到村头大路上,回头望陈村,有“金台陈村”牌坊,距北章村很近,或许与北章村一样,都在黄金台的范围之内。

1.15 定兴县高里乡北章村黄金台故址

我们的车往东北开,不多远即进入易县境内,经过北易水,停车拍照,易县路上、街上,可以看到许多带有“燕都”的店号和地名,可见这里古时确是燕下都的地盘。东北方向,远远就能看到荆轲塔屹立于山头。来到荆轲山下,拾级而上,见古塔保存得挺好。塔在易县城西南一公里处,高二十六米,须弥座八角十三层,砖木结构,白色。建于辽乾统三年。此地原有荆轲衣冠冢和荆轲馆,而今看不到了。太白《赠友人三首》其二有云:“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荆轲重义轻生,是太白所敬重的人物,不过他当年可看不到纪念荆轲的这座高塔。我在塔下瞻仰许久,突然下起小雨,似乎老天也在凭吊这位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