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宋志明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力量,对我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实现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重要指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战略部署。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010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后,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到“十三五”时期末,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技术创新加快,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一大批发展潜力巨大的优质企业和产业集群。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是产业规模快速扩大。2015—2019年,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0.4%,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5.1%,分别高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约4.3个百分点和3.5个百分点。2019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1.5%,较2015年增长了约3.5个百分点,对外贸出口贡献率达到29.2%。
二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2016—2019年,大中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速达9.72%,2019年研发投入达到3904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的17.63%。高强度的创新投入带来一系列技术突破,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光伏、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铁、基因测序等行业具备了世界领先的研发水平和应用能力,产业基础进一步得以巩固。2016—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申请数量以17.6%的年均增速高速增长,2019年达30.2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达到16.25万件。
三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融合应用催生出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以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型经济形态迅速发展。以大数据产业为例,2016—2019年,规模由2800多亿元增长到5300多亿元,增速连续4年保持在20%以上。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速,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不断涌现,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73%、52.1%,工业App突破35万个,服务工业企业数近100万家。
四是集群发展态势愈加明显。我国实施了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培育了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协同发展特征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有序推动东中西部产业转移和错位发展,促进创新、企业、技术、人才和品牌等要素向集群加快集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形成聚合高端产业、引领全国发展的优势,成为主导产业鲜明、区域特色突出的产业增长引擎。
五是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新能源发电装机量、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智能手机产量、海洋工程装备接单量等均位居全球第一,成长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2019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世界500强榜单中占有29个席位,有14家企业上榜《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百强企业榜单,中国移动、阿里巴巴跻身前十。我国还有一大批独角兽企业,比如安防领域的海康威视、消费无人机领域的大疆、智能语音领域的科大讯飞、人脸识别领域的旷世科技等。
二、“十四五”时期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的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传统技术深度融合,带动新一轮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国在许多领域与其他国家“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如果能够发挥好我国的制度优势和市场优势,以更快速度构筑新技术、新产业体系,就能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形成规模庞大、配套齐全的完备产业体系,工业增加值超过30万亿元。随着我国制造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劳动力、资本、土地等传统要素资源的投入边际效益逐渐递减,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数据、信息、知识等新型生产要素成为重要资源,促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成为经济新增长点、增长极。数字经济是创新驱动、广泛应用新型生产要素实现快速发展的典型,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为35.8万亿元,名义增长15.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行业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颠覆性新技术创造创新发展机遇。颠覆性技术可以打破固有的市场格局和技术壁垒,使参与者在同等条件下开展技术创新、培育应用场景、建设基础设施、参与标准制定,这使得我国在部分新领域实现反超成为可能。5G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0年间从3G到4G再到5G,通信领域共发生了3次技术变革,我国正是抓住了这个换道发展的机会,从3G启动标准自主研发实现跟跑,到4G时代依靠大规模应用和技术迭代实现并跑,再到5G时代取得1/3的国际标准专利实现领跑。“十四五”时期,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会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商业化应用阶段,引发硬件、软件、服务等产业格局加速重构,我国在战略性新兴领域也将获得更多的创新发展机会。
超大规模市场培育广阔发展空间。我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为新技术的产业化落地创造了庞大的消费需求、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充分的试错空间。比如新能源汽车的庞大市场需求为大规模量产和技术迭代创造了有利环境,蔚来、小鹏等国内造车新势力蓬勃兴起,特斯拉等国际巨头积极到中国投资建厂。超过13亿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为智能手机的开发、试错、量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华为、小米等已经成长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创新性和引领力的企业。“十四五”时期,我国需求结构还将加快转型升级,产业以市场规模优势为依托,带动技术突破和应用迭代发展,可以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新型举国体制注入强劲发展动力。新型举国体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创新体制,能够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制度表征和实践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基于科学判断的重大决策。新型举国体制通过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做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协同相结合,有利于将资源要素有效整合到战略性重点领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相比,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面临不少堵点、痛点和难点,任务还相当艰巨。突出表现在:一是产业基础不牢,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件、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调整和重塑,我国技术创新面临被封锁的风险。二是产业集中度不高,部分新兴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同质化严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数量不够多。三是部分地方和企业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企业盲目扩大投资,出现同质化无序竞争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剩、发展效益差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及发展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延续了“十三五”时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谋划未来产业”的做法,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九大领域作为产业体系新支柱,与“十三五”时期相比,航空航天、海洋装备从前瞻产业成长为支柱产业。同时,把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作为前瞻谋划未来产业的主要方向。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是综合考虑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国际社会共识、全球产业竞争等因素的结果。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点是加快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通信、集成电路、超高清现实等技术创新和应用,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核心竞争力;生物技术产业的重点是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基因技术应用服务等产业化发展,做大做强生物经济;新能源产业的重点是加大核能、太阳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能源产业中的新能源生产比重,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新材料产业的重点是发展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功能稀土材料、信息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实施材料基因工程,加快建设材料强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是推进重大装备与系统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加快形成分布式、个性化、柔性化、智能化的高端装备发展模式。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点是加快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进程,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绿色环保产业的重点是加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节能和环境治理新技术,扩大资源循环利用。航空航天产业的重点是加快航空发动机及机载设备等技术研发,完善卫星及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的重点是提升大型船舶、海工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发展智能船舶、特种船舶等高技术船舶和各类海洋工程平台,以及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储运等高端设备,构建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为重要发展方向。融合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运营、管理和营销等诸多环节的融合应用,能够实现企业及产业层面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持续释放对经济发展的数字化叠加倍增效应,是其他产业实现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的重要抓手。集群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除了地理临近性特征,还具有显著的创新驱动、知识溢出、产业放大和技术不确定性等特征,涵盖了战略性技术研发、新兴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网络化整个过程,能够发挥专业化分工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协作效应,降低创新和交易成本,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生态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产业生态是由各类产业要素资源构成的、遵循经济学规律的、相互依赖的动态产业空间。生态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场景丰富、产品品质卓越、创新体系完备、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共同发展,可以实现从供给端到需求端的良性动态循环。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必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产业生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十四五”时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思考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根据“十四五”时期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部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实现创新发展;提升行业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营造行业发展新生态,畅通国内大循环,实现协调发展;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发展;推动更高水平开放与合作,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协作,促进国际大循环,在开放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让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实现共享发展。具体来说,要做到“四个结合”。
(一)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是我们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须坚持的宝贵经验。要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在坚持审慎包容监管的同时,加快完善数据监管制度,加强数据隐私保护和安全管理,完善网络市场监管制度,依法查处互联网领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交易、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大力促进知识产权运用,使市场真正发挥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要瞄准市场失灵的领域和环节,强化政策支持,尽快建立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协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增加普惠性、功能性政策供给,完善产业、税收、金融、土地、投资等政策协同配合。
(二)坚持需求引领和供给创造相结合
市场需求是拉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要坚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强化需求侧管理,加快推进新产品、新服务的应用示范,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供给,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要提升传统消费,扩大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等升级需求;培育新型消费,加快“云经济”“云消费”发展,促进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增加公共消费,加快医疗、养老、交通等领域基础设施补短板;开拓城乡消费市场,丰富适合农村消费者的商品供给。要大幅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大力培育智能化产品、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共享化生产、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努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塑造中国制造优质形象。
(三)坚持自立自强和扩大开放相结合
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着重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健全产业基础支撑体系,在重点领域布局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并不是意味着单打独斗、闭门造车,而是要按照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要求,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利用国内大循环吸聚全球资源要素,深化产业链、供应链互补性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在经济全球化逆流的形势下更加紧密地融入世界经济和产业体系。
(四)坚持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结合
大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依赖传统产业的技术积累、制造能力、产业组织发展壮大起来的,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因此,一方面,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快谋划布局一批重大项目,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动重点产业领域加快形成规模效应,形成更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推进数字化转型行动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各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升工业设计能力和柔性生产能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促进传统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作者简介:
宋志明先生,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具有长期从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投资规划工作的经历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