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公开课(套装七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礼仪中的食器

“食”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就好像食物盛放在容器中,与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相比较,食器的发明就是饮食的进化,食器也就成为了饮食的符号。祭祀礼仪从饮食行为中发端,所以盛放饮食的食器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礼器。

从古人的生活可以推出“礼器”的起源,从“礼”字的成型也可溯源到食器,据王国维在《观堂集林释礼》中考证:“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谓之丰,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在食器中盛放玉,是“礼”字的原初形态,所以普通的日用品食器,在古代社会也就成为至尊至荣的礼器了。

用作礼器的食器包括烹煮食器和设食器,主要有鼎、鬲、颇、甑、簋、盟、敦、豆、铺、盂、俎、匕等器物。这里具体介绍以下几种。

烹煮食器鼎

鼎是进入奴隶社会后最重要的礼器。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有三部分,即鼎耳、鼎足、鼎身,从脚的数量看,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从用途上又分镬鼎、设食鼎、羞鼎三类。镬鼎,用来煮牛、羊、豕、鱼等牲肉。设食鼎,又称“正鼎”“升鼎”。镬鼎内煮熟的肉食用匕(一种头部尖锐的取食器)取出来,放入设食鼎,并对它们进行再次加工。羞鼎,又叫“陪鼎”。羞鼎内放有配以作料的滋味鲜美的肉羹,食用牲肉前须将其放入羞鼎内入味裹汁。作为礼器使用时,鼎与俎配套使用,数量相等。三种鼎作用不同,不同地位的贵族在鼎的使用上,又有不同的组合。如天子九鼎,配镬鼎七。

作为贵族专用的盛食器和礼器的鼎,原本应该非常典雅庄重,但奇怪的是,鼎上却往往铸有“有首无身”的饕餮。如1959年出土于湖南宁乡的商代大禾方鼎,腹部四壁纹饰着四个大的人面像,高鼻阔嘴,面目凶恶,两额旁有小曲折角,腮边还有两个爪子。其像有脸无身,学者们认为,这就是饕餮。据说,饕餮原是黄帝时代夏官缙云氏的儿子,他非常贪吃,崇尚奢侈,搜刮聚敛,没有止境。学者猜测,鼎上雕铸饕餮形象或花纹,可能想告诫进食者,饮食不要放纵,要有所节制,勿蹈饕餮之覆辙。

烹煮食器甗

甗的造型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个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中间可烧火加热。商代甗多为圆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商早期花纹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除实用外,甗在西周末春秋初期作为礼器使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的随葬品。

设食器簋

簋,是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簋在商周时作为重要礼器使用,战国后就极少见到了。商代簋形体厚重,多为圆形,侈口,深腹,圈足,两耳或无耳。器身多装饰兽面纹,有的器耳做成兽面状。宴享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上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只有一鼎时则不配簋。  

设食器豆

豆与簋同是盛放煮熟饭食以奉神的器物,为表虔敬必须整洁。所以,古人用“簠簋不饬”来斥责为官不廉洁的人。豆,是盛放腌菜、肉酱等和味品的器皿。使用时,按尊卑长幼,也有数量规定。《仪礼公食大夫礼》中明确规定“上大夫八豆、八簋、六铡、九俎,鱼腊皆二俎”。《礼记乡饮酒义》中说:“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可见,年龄越高,面前摆放的豆就越多,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与关爱。

延伸阅读

青铜食器为什么有腿?

商周时代的贵族大都使用青铜制成的食器。他们的食器或者有三条长长的腿,如爵、鬲、鼎;或者有高高的圈足,如觚、豆;或者干脆接一个器座,如簋、簠。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因为商周时代吃饭时既没有桌子,又没有案,人们总是席地而坐,食器也就直接放在地上,所以必须用高高的腿把食器支撑起来。此外,鼎、鬲既是食器,又是煮肉、烧水、温酒的炊器,它们的三条高腿下的空当可以用来烧火。如司母戊鼎那样的大鼎就是放在庭院广场上烧煮牺牲祭祀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