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1年/细胞核
安东尼·范·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1632—1723)
弗朗兹·鲍尔(Franz Bauer,1758—1840)
罗伯特·布朗(Robert Brown,1773—1858)
马蒂亚斯·施莱登(Matthias Schleiden,1804—1881)
奥斯卡·赫特维希(Oscar Hertwig,1849—1922)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
图为动物细胞的内部三维图像,中间圆形的大细胞器就是细胞核。
新陈代谢(1614),血细胞(1658),列文虎克的微观世界(1674),精子(1677),细胞学说(1838),脱氧核糖核酸(DNA)(1869),染色体上的基因(1910),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DNA(1944),核糖体(1955),细胞周期检验点(1970)
17世纪70年代,荷兰显微镜学家安东尼·范·列文虎克率先观察到了人们过去未曾发现的一个世界,他的观察对象包括肌肉纤维、细菌、精子,以及鲑鱼的红血球细胞核。根据记录,于1802年第二个观察到细胞核的是弗朗兹·鲍尔,他是一位奥地利显微镜学家及植物画家。不过,人们通常将发现细胞核的功劳归于苏格兰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后者在研究兰花表皮(外皮层)时,看到了一个不透明的小点,它同样也出现在了花粉的形成初期。布朗便将这个小点称为细胞核。在1831年伦敦林奈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布朗首次向同僚们描述了它的外观,并在两年后发表了他的发现。布朗和鲍尔都认为细胞核是单子叶植物特有的细胞结构,兰花就属于这一类植物。1838年,细胞学说的共同发现者,德国植物学家马蒂亚斯·施莱登率先发现了细胞核与细胞分裂的关系;1877年,奥斯卡·赫特维希证明了它在卵子受精过程中的作用。
遗传物质的载体。细胞核是细胞中最大的细胞器,它包含了染色体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并调控细胞新陈代谢、细胞分裂、基因表达,以及蛋白质合成。核膜是包裹细胞核,并将其与细胞其他部分分隔开来的双层膜,它与粗糙的内质网连接在一起,后者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1831年布朗发现细胞核时,他已是一位资深植物学家。在更早的1801—1805年,他在澳大利亚收集了3 400种植物,并就其中1 200种发表了报告。1827年,他的显微镜报告称,花粉粒(之后还有别的粒子)在液体或气体媒介中连续且随意地移动,与其他花粉粒相撞。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解释了这种被称为布朗运动的现象,他认为是不可见的水分子撞击了可见的花粉粒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