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本书之结构与内容
本书主要由九章内容组成,除了第一章的绪论、第二章的哲学进路与最后一章的结论以外,其他章节所包含的内容实乃本书所尝试建构的外宣翻译研究话语体系,包括外宣翻译研究之本体论、认识论、目的论、方法论、价值论与批评观。该体系内部各部分之间既相互独立、自成一体,又相互关联、彼此依赖,共同建构出外宣翻译研究的完整体系,为系统、全面地从事外宣翻译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了一个颇为合理、实用的理论认识平台与实践参阅框架。
第一章为绪论。本章首先介绍了本书的宏观背景与具体研究动机,进而对本书的对象与范围进行了大致界定。接着,探讨了外宣翻译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研究方法与目标,重点分析了描述性研究方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最后,勾勒出了本书的布局结构与各章节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之哲学进路。本章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外宣翻译研究的大致现状及其局限,从而为引入哲学视野的解决方案奠定基础。接着,从翻译的哲学探讨着手,重点分析了哲学理论话语体系——本体论、认识论、目的论、方法论、价值论与批评观作为本书理论依据的发展由来与意义。最后,尝试建构了哲学体系观照下的外宣翻译研究体系。
第三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本体论。本章首先追根溯源、层层推进,逐一回答了何谓外宣翻译与外宣翻译研究的根本性问题,进而从外宣翻译的本质入手,对外宣翻译研究的翻译学与传播学双重属性进行了剖析,从而形成了对外宣翻译研究本体论的完整认识。
第四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认识论。本章主要回答了认识什么与如何认识的问题。首先,对外宣翻译的术语概念、表现形态、研究对象、特点要求与原则标准进行了一一探讨,而后从语言维、文化维与政治维三个层面考察了语言符号、文化观念与政治意识形态对外宣翻译及其研究的影响,解答了如何认识外宣翻译的问题。
第五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目的论。本章首先论及我国对外宣传翻译及其研究工作的终极目标——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近中国,并进而分别从外宣翻译活动中所涉的三大价值主体,即信息传播者、外宣翻译者和外宣译文受众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角度来探讨外宣翻译之具体目的与外宣翻译研究之学科建设目的,从而形成了对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目的论的完整分析。
第六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方法论。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探讨了外宣翻译研究与实践之方法,既涵盖了传播学、功能主义、译者行为批评、关联理论、修辞学、建构主义与生态翻译学等理论切入视角,也包括了归化、异化、变通等具体外宣翻译应对策略的应用与分析,从而为外宣翻译研究的理论探索与外宣材料翻译的实际操作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
第七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价值论。价值论涉及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即外宣翻译的作用何在,其研究的意义又如何。外宣翻译之整体价值追求,外宣翻译在信息传播、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与外宣翻译研究对学科建设与外宣人才培养的作用与启示将是本章探索的重点。
第八章为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批评观。批评观是连通外宣翻译实践工作与外宣翻译理论探索的纽带,为此本章首先对翻译批评的基本概念、必要性与重要性进行了论述,而后重点探讨了外宣翻译批评的指导原则,即政治正确性原则、传播效果优先原则、文化传真原则与跨文化交际原则,并列举了大量例证进行分析,以求为今后对外翻译与宣传工作的开展提供实际指导与帮助。
第九章为结论。本章首先总结了本书的主要论点、学术价值与创新之处,同时也指出了本书存在的欠缺与不足,提出了今后有待深入探讨的内容与话题,进而展望了外宣翻译研究的未来趋势,以求为外宣翻译研究的学科建设与对外宣传工作的有效推进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