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特邀读者
李宏的新作《那时我们还年轻》在电子文学平台发表了。
作品描写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对年轻人稚嫩苦涩的恋情及其后续遭遇,提醒人们“花开当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书成谁阅?自有天南海北的知音闻风而来,得失自有评说。当然,这一盛况李宏自己是看不到的,因为他至今尚未与平台签约,故不能享受与读者交流的喜悦和乐趣。但这又如何?对李宏来说,把自己想说的说出来,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虽然如此,李宏还是希望有一个人能够看到它,理解它,从而更深层次地了解那一段经历不但给女主人公造成了伤害,也给男主人公留下了终身难以弥合的创伤,所谓创深痛巨是也!虽然这伤口已无法弥合,但能在有生之年相互理解,相互慰藉,也是平生之幸。
同上次“征求意见”一样,李宏这次作出这样的决定也是经过一番心灵的搏斗和努力的,因为这需要定力,更需要勇气。这在过去是无法想像的,因为年轻气盛,因为传统的“薰陶”,曾经的他是多么的傲岸,多么的不近情理,只有在不会喝酒又强喝了之后,才能够放荡不羁,想平时之不敢想,做平日不敢做之事。他就曾在这样的状态之下给已经“分手”的周静兰打过两回电话,还冒昧地去过一趟她的“新家”。对李宏这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探访,静兰表现的很热情,也忙坏了他的夫婿和妹婿。李宏颇有些过意不去,尤其是那双临时拼凑的不同款式的鞋垫更令他感到难为情,不知为他提鞋进屋的周静兰会作何感想?但从她之后主动为李宏办理书店购书优惠卡的举动来看,她并不介意,而且在短暂的接触中也交谈甚欢,当然所谈也仅限于书店的同事、往事而已,并未越“雷池”一步。
静兰问李宏:“你怎么总是在喝酒之后来找我?”
对于这个问题,李宏自己不懂,周静兰就更是如入五里雾中了。
在两人共事期间,李宏也曾在一次与邻县同仁联欢的酒宴后邀约过静兰,当即就遭其拒绝。可见,她不是天生厌酒就是对喝酒的人怀有高度的自卫警觉。在李宏看来,后者的可能性大,而前者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据李宏观察,静兰的酒量并不在自己之下,只是她在酒桌上的表现更艺术些——劝人喝的多,自己喝的少。那么,既然如此,李宏又为何偏要在自己喝酒的情况下去找她呢?
现在的他总算明白了,是自己的性格特点使然。
在戒酒多年后的今天,他还能透过微信探访静兰,说明了他渐趋成熟的心智和对于故旧知交的深厚情谊。
对于《那时我们还年轻》这本书,李宏除了在网上发表外,没有私下发给任何一个朋友,因为他觉得这完全是自己的心声,不适合也没必要与任何不相干的人分享,除了故事中的主人公原型外皆属多余。
今人较之于古人,最优越之处,就在于通讯手段多样、信息传输快捷且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只要你想说、敢说,就不会留下什么遗憾。这就是李宏之所以要将自己的新作介绍给静兰的基本动机。至于静兰会怎么想,怎么看,持何种因应态度,就不是李宏能够预知,也没必要预测的事了,因为双方至今除了曾经留下的淡淡岁月之痕外,已无任何瓜葛。所谓爱恨情仇,早已没入尘世的茫茫烟海之中,无人提及,非梦唤醒,便荡然无存了。
李宏知道这枚小“石子”不会激起什么涟漪,至多仅能冒个小“泡泡”,并且还极有可能是微弱到不关痛痒的那种,因为双方对彼此都太了解了,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是也。故,李宏对这次“荐书”之举压根也没抱什么希望。对他而言,此举只是了却一桩长久的心愿而已!
李宏给静兰发微信那天正好是重阳节,就以祝贺节日引入正题:
“静兰:节日快乐!
这是一本现代版的‘活书’,可以随时修改更新。如有兴趣,可以登录这一平台(‘阅文集团’旗下的‘潇湘书院’)一展胸臆或权作练笔。请多多指教!”
微信是当晚23点20分发出的,信后还附带了几朵玫瑰——这较之李宏当年可谓是极为“奢侈”了。
次日午时,李宏又补了一句:“书中有诸多虚构的成分,不必当真。”
直到下午十三时许,周静兰才回了一个微笑的图标,仅此而已,早在李宏的预料之中。
李宏明白,两人的关系至此算是画上了一个名符其实的休止符——对方的微笑图标便是一个放大了的句号,彬彬有礼地提醒你:伊人心已寒,从此不复也不必再言矣!
尽管如此,翌日,当李宏在看到微信群里有一个以粉红色花形飘带与桃心组成的精美祝福图标时,还是忍不住转给了静兰。这个与众不同的图标,在飘带叠成的花瓣和桃心上分别书写了这样的字句:“祝你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平安”、“幸福”。最后,在花瓣舒展的间隙处呈现“早上好”三个字。桃心左下方是一条小龙,右下方是数个精致的礼盒,周遭还环绕着无数的烟花和红心。李宏觉得这图标实在是太棒了,仿佛就是给自己定制的,完全符合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也算是对这段情缘最好的总结和馈赠!
往事既渺,使命已达,思辨留与读者,臧否自有评说。
书写了,该还的人情债也算勉强还了,至于对方领不领情、认不认帐已经无关紧要,因为双方早已没有任何瓜葛,分别行走于没有任何交集的人生道上,多几行文字少几行文字根本就不关痛痒。但人不管是思想还是行动,总是停不下来的。就李宏而言,刚结束这段心路历程,又同朋友们开启了另一人生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