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塔
这张照片应该是拍摄于20世纪初,那时,钱塘江边还有可以行走的滩涂;那时,六和塔是杭州三大古塔中唯一可以登临的。站在塔上临窗眺望,江风浩荡,呼呼满怀,果然别有一番豪放之气。
六和塔由砖石塔芯和木结构外檐组成,塔芯内有一条狭窄的螺旋式阶梯,从底层盘旋直达顶层,塔身从外面看是十三层,内里只有奇数层可以通达塔的木结构外廊檐,偶数层封闭,形成七明六暗的格局。
我们今天看到的六和塔,这个木结构外廊檐是一百多年前重修的,它的整容师是杭州人朱智。
清光绪七年(1881),朱智从京城告病还乡,回到鼓楼旁的朱家老宅。病退的朱智却在有生之年做成了一件惊天大事——独立完成了修缮钱塘江江堤和六和塔这样一个巨大的工程。
钱塘江是条不羁的江河,历史上曾数次改道,历朝历代,都将修筑江堤当作一件大事,人称“捍海塘”。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都到杭州,其中四次还去了海宁,后代文人演绎出无数故事,其实原因很简单,“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比如,第五次南巡时到海宁,乾隆帝亲临海塘视察后,钦定将原来的柴塘改筑成石塘,以求一劳永逸。后来在御制《南巡记》里,他为自己总结了四大功绩,其中之一就是在钱塘江边修建鱼鳞石塘四千一百余丈。
六和塔(摄于1926年)
朱智主持维修前,六和塔仅存砖石结构塔身(格罗夫斯摄于19世纪末)
如此看来,在乾隆时期,钱塘江海塘工程完全是政府行为,动用国家力量,花了无数银子。而同样是浩大工程,朱智这一次修缮钱塘江江堤、重修六和塔却是以一己之力完成的。
朱智在京城里做官做到兵部侍郎,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官不算小了,可是回到杭州也就是一介平民。这时离乾隆朝大约过去了近百年,海塘坍塌,江边的六和塔也是年久失修,只剩下砖石砌的塔芯。朱智决定筹集资金,修复江堤和古塔。先是江堤,然后是六和塔,“所在塘塔两项工程,共用工料银,十万三千四百五十两零”,这其中没有一分钱的官帑。
六和塔历经千年,历朝也曾多次兴修,朱智主持的这次维修要在残存的砖结构塔身之外,重新构筑十三层木结构外檐廊。工程以木工为主,施工难度较高,仅搭扎施工脚手架一项,就花了三年时间,工程艰难而缓慢。维修尚未结束时,朱智一病不起,临终时孜孜念念的还是修塔工程。
光绪三十年(1904),朱智去世已五年,六和塔修复工程竣工。
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史研究专家孔祥吉先生偶尔读到杭州日报上一篇关于朱智的文章,他依稀记得曾经见过朱智的资料,翻检二十年前抄录的清代档案,果然发现一份朱智的“遗折”。遗折,是清朝官员临终前最后一份折子。朱智在遗折里讲述了自己念念不忘的这项大工程。浙江巡抚聂缉椝在转呈遗折时,不无感慨地奏称:“此系独力捐办义举工程,断无不实,且始终未动公帑。”
一个人,举一己之力重修江堤、六和塔,这是杭城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伟业。
功德坊位于钱王祠前,清雍正五年(1727)浙江总督李卫于表忠观前建石坊,题额“功德坊”,石坊高耸湖岸,与祠宇花木相掩映(摄于192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