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老照片(旧时明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场千年的对话·“西湖十景”的由来

“西湖十景”最初是南宋画院的题名山水画。

八百多年前的南宋是个多灾多难的时代,隔江的刀光剑影令这个千里之外偏安的王朝摇摇晃晃。然而,其艺术却极为兴盛。跟着朝廷南来的大批文人聚集到了行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淡妆浓抹的西子湖令文人们流连忘返,且不管政局如何,“江山”是依旧的,文人也是依旧的。面对西湖的绰约丰姿,画家们便要作画,诗人们便要写诗,这是按捺不住的雅兴。于是,南宋宫廷画院有了题名为“西湖十景”的西湖山水画,将西湖的点睛之处重笔勾勒。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里这样写道:“近者画家称湖山四时景色最奇者有十,曰苏堤春晓、曲院荷风、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两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西湖这篇大文章,到南宋时终于定下了标题,选好了调式。一个王朝覆灭于西湖的温柔之乡,却为它留下了千年不衰的绝笔。

然而,这个话题现代人读来不会伤感,因为它的旋律是那么适合这座城市。西湖的历史几乎就是用诗画写就的。西湖沾着历朝历代诗词歌赋的露珠,蕴养出了一种独特的风姿,这是中国文人的优雅闲适。

西湖的文人气质始于唐,盛于宋。在唐朝之前,这面湖水似乎与别的天然湖泊并无多大区别,在此之后,它与文人结下不解之缘,文人与西湖的千年对话开始了。

对话的方式不仅用诗文,还有大规模改造。一个天然湖泊经千年而未淤塞湮没,得力于历代的疏浚,而西湖的疏浚一直有着文人色彩,不仅仅是挖泥扩湖,还筑堤、堆岛、建桥。西湖的这种文人化改造始于白居易,基本定型于苏东坡,有了西湖历史上最出名的两位文人的引导,以后的疏浚工程都带有了装点湖山的目的。西湖就这样一笔笔地描绘着,才有了一副绝佳眉目。

如果说西湖是杭州的眉目,那么“西湖十景”就是西湖的眉目。如今,“西湖十景”已不再是文人的笔墨游戏,而成了一座城市的文脉。将十景景名拍节咏来,或是在十景的任何一处缓缓闲步,你无法不感受到其中的文化气息,“春晓”与“夕照”、“秋月”与“残雪”、“闻莺”与“观鱼”、“风荷”与“晚钟”,春夏秋冬,晨风暮露,怀一颗平常心,你可得山水之乐,更可以沐浴数百年积淀的文化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