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传主简介
梁思礼,著名导弹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导弹火箭控制系统研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中国航天质量可靠性工程理论的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中国航天 CAD/CAM、软件工程化技术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924 年 8 月 24 日,梁思礼出生于北京。他的父亲是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梁思礼从小受到家庭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他 1929—1941 年,就读于天津培植小学、天津南开中学、天津耀华中学。1941 年11 月—1949 年 9 月,他先后在美国嘉尔顿学院、普渡大学、辛辛那提大学学习,获得无线电专业学士学位和自动控制硕士、博士学位。1949 年 9月,在美国求学 8 年后,他回到祖国,投入新中国的建设。1956 年,他参加国务院主持的十二年科学规划的制定,同年 9 月,作为技术骨干被调入正在筹建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为我国第一代航天人。1959 年,作为导弹控制系统仿制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参加苏联援助我国的 P-2 地地导弹的仿制工作。1960 年在 P-2 导弹试射成功后,又参加了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的研制并取得成功。1965 年被任命为该导弹改进型号控制系统的主任设计师,领导研制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惯性制导系统,参与了 13 发导弹的飞行鉴定试验并取得了成功。1966 年 10 月,他参加了导弹核武器即“两弹结合”型号的研制及飞行试验,结束了中国“有弹无枪”的历史。1966 年,他主持东风 5 号洲际导弹控制系统的研究和方案制定工作。1976—1978 年,他兼任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技术负责人,在确定“长征三号”控制系统方案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领导作用。1978年,他主持研制远程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工作,并参加了上述型号的多次飞行试验。1980 年,他参加洲际导弹的研制工作及向太平洋海域发射洲际导弹的飞行试验并取得成功,为我国洲际导弹的研制做出了卓越贡献。
1980 年他被任命为七机部总工程师、七机部一院副院长,1981 年任通用测试设备(CAMAC 系统)总设计师,负责部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的计算机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制工作。1983 年任航天部总工程师、科技委常委,他大力倡导、规划、推广、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技术的应用,是 CAD/CAM 技术带头人和奠基者。他还是航天可靠性工程学的学科带头人,曾任航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质量可靠性专业组组长、中国宇航学会可靠性专业委员会主任、航天部质量协会副理事长和《质量与可靠性》杂志编委会主任。
1988 年他作为国防科工委组织的“核裁军研究组”的成员,开始进行核战略导弹和外空武器裁军的研究工作。曾作为中国代表参加联合国 1989年在苏联召开的防止意外核发射研讨会以及 1991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的第41 届“普格瓦什”科学与世界事务年会,并围绕“争取和平安全与发展”做主题发言。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梁思礼关注青少年教育和科普活动,弘扬航天精神、提倡素质教育,宣传爱国主义思想,为国内外大、中学校学生做报告百余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奋斗事迹现身说法,培养、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
梁思礼于 1987 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4 年当选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1985 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87 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航天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6 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同年获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奖,2013 年荣获“中国侨界杰出人物”称号。
重要采集成果
自梁思礼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启动以来,采集小组积极开展工作,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历时一年多时间,采集到梁思礼的各类资料,包括口述访谈、音视频、图书、证书、证章、各种往来信件、手稿及各类笔记、著作及论文、新闻报道、照片、档案等方面共 12 类 1500 余份,获得了丰硕的采集成果。
自 2011 年 8 月,采集小组开始进行口述访谈工作。对梁思礼本人进行了 13 次采访,其中 12 次为视频采访、1 次为音频采访,共获得视频资料500 分钟、音频资料 50 分钟。访谈提前列出若干主题,请梁思礼围绕主题谈其家事、青少时期求学经历、海外留学生涯、回国后参加国家建设等经历。梁思礼虽已 90 岁高龄,但记忆力尚好、思维敏捷,每个主题均谈得深入、全面。通过访谈,笔者采集到丰富、珍贵的第一手资料,重点梳理了已有文献材料中未记录、记录不详及有出入的地方,有助于发掘其学术成长经历的具体细节。同时,笔者还从梁思礼家中获得了各电视台等媒体对其进行访谈的影像资料45份,时长1500分钟左右,如CCTV《东方之子》栏目、CCTV《大家》栏目、CCTV-9《Up Close》专访(英文)、BTV《今日话题》等。
笔者有幸采访到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的沈绪榜院士,他们对“东风 5 号”“两弹结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型号的研制中与梁思礼一起工作的经历进行了详尽介绍。采访到工信部的童志鹏院士,他回忆了 1956 年国家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制定时与梁思礼的共同经历。另外,还采访了曾经和梁思礼一起工作的同事,如宗绍录、林金、谌潜、车玫、李锋、孟汉城、张成铭、吕槐根等 20 余人,他们真情回忆了与梁思礼一起为航天事业奋斗的鲜为人知的往事;采访了梁思礼的中学同学徐永强,在美国 CSCA 时期的老朋友陈秀霞,故乡新会的老朋友黎力行、何羡松,老教授协会的张慕津、贺峰等,其中两位老同学、老朋友已经 90 高龄。此外,还采访了梁思礼的女儿梁红、梁旋,梁思礼外甥女吴荔明和侄女梁忆冰以及秘书杨利伟,他们从另一个侧面叙述了与梁思礼一起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采访为传记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翔实、宝贵的资料,清晰地勾画出梁思礼不同时期的学术成长轨迹和性格特征,使笔者对我国航天事业尤其是导弹控制技术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以及梁思礼在其中做出的重要贡献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
图书资料的采集方面
有关梁思礼的传记比较少,采集小组查找到的公开出版物只有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个火箭设计师的故事—梁思礼院士自述》,其他还有一些传略方面的资料,比如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1993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4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何梁何利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20 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信息科学与技术卷第一分册)》等 14 本,此外笔者还收集到了梁思礼亲笔所写的个人大事记、中英版的个人简介、个人获奖情况等手稿 12 份,这些书籍和手稿对于了解梁思礼的一生的奋斗历程提供了大量信息。
证书、证章的收集方面
2013 年 8 月开始,笔者多次前往梁思礼的家中及他工作过的办公室收集资料,收获颇丰,共采集到各类证书、证件、证章等 100 份,其中非常珍贵的是梁思礼 1944—1949 年在美国求学期间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证书和“金钥匙”证书,还有他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证书及中国科学院院士证书等资料。
各种往来信件的采集方面
笔者共采集到梁思礼的信件 84 封,其中值得一提的是 2014 年 2 月,笔者多次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联系,终于复制到与梁思礼有关的梁启超写给子女们的 10 余封亲笔信,这对我们了解传主的父亲梁启超对他的深厚感情及其成长背景起到了重要作用。
笔者还从梁思礼家获得他于 1947—1949 年在美国留学期间与同学陆孝颐等人的珍贵书信,20 世纪 80 年代与航天部郑天翔部长的通信,写给朱镕基总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信件等。
手稿及各类笔记的采集方面
笔者从梁思礼的家中及办公室共采集到梁思礼的手稿及各类笔记 152份,其中包括论文手稿、工作记录、研究笔记、学习笔记、考察记录、绘制的草图等。这些手稿反映了梁思礼的研究领域及研究过程,对于研究传主的学术发展历程很有帮助,为研究报告的编写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著作及论文的采集方面
由于受到严格的国防军工系统保密规定限制,梁思礼公开发表的著作及论文不是很多,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的文献资料几乎是空白。收集到2003 年以后的著作两部,分别为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的《梁思礼文集》及《向太空的长征》,另外收集到论文 16 篇,其中包括梁思礼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硕士毕业生论文。我们认真研究了这些著作与论文,通过这些文字了解到梁思礼的学术传承、研究历程、研究方法等。
有关新闻报道资料的采集方面
笔者共收集到有关梁思礼的新闻报道 163 份,包括《光明日报》《人民日报》《CHINA DAILY》《人民政协报》《科技日报》等报纸、《当代中国》《数字军工》《航天制造技术》等刊物以及《嘉尔顿人》《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星洲日报》等海外报道。
照片的采集方面
照片是此次采集工作收获最丰富的一类资料,共采集到 771 张照片,涵盖了梁思礼人生的每一个时期。其中拍摄时间最早的照片是梁思礼 1924年出生时的脚印,拍摄时间最晚的照片是 2015 年 9 月梁思礼的夫人赵菁获抗日战争 70 周年纪念奖章后梁思礼与家人的合影。2014 年 1 月,笔者联系到梁思礼的海外亲朋好友,从美国嘉尔顿学院获得 1941—1949 年梁思礼在海外留学期间参加学校各种俱乐部、获得“金钥匙”奖、参加 CASC先进组织的照片,还从航天档案馆、航天 12 所资料室收集到很多梁思礼早前工作、考察的照片,还有梁思礼与老领导、国家领导人的合影等。
档案资料的采集方面
2013 年 7 月起,笔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航天档案馆、12 所资料室获得梁思礼大量珍贵的人事档案、任职通知、出国申请、思礼评选等档案资料;2013 年 8 月,从南开中学、耀华学校校史馆采集到梁思礼初中时期的同学录、成绩单、校刊等;2014 年 6 月,从美国嘉尔顿学院、普渡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获得梁思礼在海外留学时期的成绩单等若干宝贵资料。
研究报告的结构与思路
在已经公开发行的传记中,只有梁思礼的自述传记《一个火箭设计师的故事—梁思礼院士自述》,还有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等一些传略类作品以及报刊、杂志上的一些文章。其中《一个火箭设计师的故事—梁思礼院士自述》内容比较丰富和详实,但由于该传记的写作时间是 2005 年,距离本书的写作时间已有 10 年之久,有一些新的信息未能涉及;另一方面由于该书是自述性质,故对梁思礼在导弹火箭研制方面的贡献描述得比较简略;其三梁思礼除了是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同时还是一位具有前瞻思想和战略眼光的学者,他的学术兴趣和造诣并不仅仅局限在航天控制理论和工程学的研究方面,他还在太空安全、核裁军、网络安全等国家战略问题以及微电子技术发展等基础技术研究问题上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和建树,原书对此挖掘得尚不充分,缺失较多。
本传记充分利用此次采集工程获得的大量资料,以时间为纵线,以传主学术成长的重要时间节点和阶段作为章节划分的依据,将他的学术成长经历融入中国乃至世界科学、经济、社会、教育发展变迁的大背景,置于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进行考察研究,不仅对于他的求学和航天控制工程方面的科研经历进行探讨,而且对他其他方面诸多关注点进行全面、充分的分析探究。与《一个火箭设计师的故事——梁思礼院士自述》相比,本书有四大突破。第一,在信息量上,大大丰富了原书的信息,文字量从 8 万字增加到了 18 万字;第二,在时间链上,补充了原书中没有的、从 2005—2015 年 10 年间梁思礼新的思想、工作、建树和生活信息,涵盖了传主 90 余年的人生经历;第三,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准确、全面地介绍了梁思礼的学术成长历史,充实了原书一些略写的内容,弥补了原书未涉及的领域;第四,在体例上,研究报告按传记的体例谋篇布局,以史为纲,尽可能全面反映传主的求学历程、师承关系、科研活动、学术成就等学术成长中关键节点和重要事件,力求做到结构完整、主线清晰、叙事准确、表述流畅。
传记分为新会梁氏、幼承庭训、海外求学、拥抱新中国、成为第一代中国航天人、逼上梁山、八千里路云和月、水头如箭破夔门、国防高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考、大师风范、七彩人生共 11 章,比较客观、真实地还原了传主作为一位中国航天事业的创业者、奠基人以及具有前瞻性思想的学者,拼搏奋斗的学术人生。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梁思礼的一部最为完整、客观、更具有史料价值的成长史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