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潮逐浪 镜水周回:童秉纲口述人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采集过程

“童秉纲学术成长经历采集项目”于2013年10月正式立项,但实际上在2013年春就已经启动。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副教授宋元涛、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逄金辉等,在立项之前就开始了对童先生的部分音频采访、资料整理、文案准备等采集的前期工作。这些准备成为后期采集工作的基础,为之后的采集工作理清了脉络。

项目在启动之初,就引起国科大校党委高度重视,童秉纲院士本人更是积极配合。时任国科大党委书记邓勇教授、时任国科大党委副书记马石庄教授均签批文件,指示由宣传部副部长赵硕任项目组组长,负责开展相关工作;时任国科大副校长叶中华教授也帮助项目组协调沟通,推动项目开展;童秉纲院士对项目非常支持,多次与校领导和项目采集组成员沟通,提建议、查资料,亲自修改文字,俨然成了项目组的工作人员。

另外,项目也得到了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老科学家采集工程首席专家张藜教授、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樊洪业的支持和指导,他们对采集的方法、内容、撰写方式等,都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使得采集工作更为高效、规范和严谨。

秉天时,承地利,我们更具“人和”。本项目组建了一支高效、团结的工作团队,保证了采集工作有条不紊地实施。团队构成兼顾了采集所需的不同方面工作,形成了合理的人员架构,包括科技哲学、图书情报学、流体力学、视频制作、中文写作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最终形成了分工明确、目标一致的工作集体。项目组详细讨论了童院士的成长经历,拟定了详细的采集计划,定期例会、分工协作、统筹配合,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完成了大量采集、整理和撰写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