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建言设巡按御史
受限于这个时代的活字印刷术还没有出现,读书人的数量还不够多,再加上许多士族还不怎么接受科举,所以能录取的士子并不是太多。
再加上,大唐相比于后面的几个王朝,官僚机构还比较简单,目前还没设置道,没有后面的总督巡抚这些,也就不需要那么多官员。
所以,录取人数不多,能参加殿试的文武士子也就合计六十来名。
也因为人数不多,李世民便依照李崇的建议,对这些参加殿试的士子直接进行面试。
此时,马周在回答了自己的看法后,李世民就很受启发,便因此多问了一句,道:“以卿之见,当如何使我大唐政通人和?”
“朝堂上,以绅权制皇权,朝堂外,以皇权制绅权,如此国必昌,民必安。”
马周回道。
大唐还没出现程朱理学,儒学也还没堕落到绝对君主专制的地步,天下普遍还是信奉君择臣、臣亦择君的观点,很多隋朝旧臣、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势力的旧人,后来都毫无压力地入仕大唐,且成为名臣。
所以,马周此刻也就敢这样说。
李世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而是点首后问道:“当如何制之?”
“朝堂上自有谏官谏君,然地方上亦当有监察之官监察豪强!当设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地方,专司监察弹劾之权,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每按临一地,当审录罪囚,吊刷案卷,存恤孤老,巡视仓库,查算钱粮,勉励学校,表扬善类,翦除豪蠹,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如此地方官绅必不敢胡为。”
“但为避免巡按御史以监察之名行窃据之实,当使其无地方为政之权,如钱粮、兵马之征调,只查其有无贪腐,而无权决定其去留!且当使其为小官,而掌大权,如此可使初入仕者任此职,初入仕者不如老吏奸猾,不易被豪族拉拢,且初生牛犊不怕虎之气,而敢言他人不敢言之事,而初入仕者又无党羽,故不易在地方拉帮结派。”
“但巡按御史若犯罪,理当从重处置!”
马周因此侃侃而谈起来。
李世民听后频频点首。
设立地方监察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是李世民早就想做的事,如今马周提出来,算是正对他的心坎。
在面试了其他殿试士子后,李世民最终还是觉得马周的对答最为实际,其谈吐表达也更为得体清晰,且明显对地方对民间很了解。
而不像一些士子只引经据典地说天子当崇德怀仁,当效尧舜这类的话,而不具体。
不过,李世民在钦点马周为状元前,还是决定问一问大唐现任文官之首杜如晦的意思:“杜卿认为,这些殿试文科士子中,谁当为状元?”
杜如晦看着外表看上去老老实实、敦厚耿直,且站在大殿内如木头一样呆呆的马周,是越看越满意,说道:“自然是马周!此人有宰相之才。”
李世民也很喜欢马周这种看上去就很听话,又能说些少年老成之言的人,就点起头来。
杜如晦则道:“只是臣不知道他师从何人,此人之师,很会选才,如此可琢之良玉,一般人是真看不出来,不说别的,单轮其门第出身寒微这点来说,很多人只怕就只看到他马周一身的寒酸,而看不出他气定神闲、心有万民的胸怀。”
李世民笑了起来:“他的先生就是李崇。”
杜如晦听后愣了片刻:“这位李崇将来若不为宰相,将来必为我大唐之憾!”
李世民依旧淡淡一笑,心道:“皇子怎么能当宰相,不过我崇儿有此识人的本事,将来若只是做一闲散王爷,倒的确是大唐之憾。”
接下来,就是武试士子作答的时候。
“改土归流”。
对于如何彻底解决外番屡屡侵犯的事,受李崇影响的苏定方所给予的回答总结起来就是这四个字。
李世民看后道:“虽说改土归流是解决外番的根本,但外番之贵族必不同意,只会发动更大的叛乱,而远不如羁縻之策使其归服,再慢慢教化之,你说可是?”
苏定方回道:“陛下,不治根本,怎么能永除外患?羁縻只可羁縻一时,而不能羁縻万世,且但羁縻过久,使其内生与我大唐不同之文化,且知我大唐虚实后,而野心大炽后,当如何办?”
李世民听后点首,问道:“那你打算怎么避免因改土归流引起的大规模叛乱之事。”
“臣有三策:”
“一、以夷制夷,实行合纵连横之术,对其恩威不同,使其互相制衡。”
“二、实行推恩之策,令其分化且内斗,对于较大之外番,征服之后,自然不宜直接改土归流,而是当先分封之,使其其分解为小番,如此方可改土归流。”
“三、对外番贵族平民区别对待,贵族以威为主,恩为辅,平民以恩为主,威为辅,加强汉化教育,先输以商品,再输以文化,最后等其内乱,再输以刀兵。”
苏定方回道。
李世民听后频频点首,不由得低声说道:“难得他把崇儿的想法领悟得如此透彻,将来可继承公之衣钵乎?”
李靖回道:“还是李崇殿下会识人。”
李世民因此会心一笑。
在殿试结束后,李世民便召集群臣于政事堂,道:“朕决定点马周为文状元、苏定方为武状元,诸卿可有异议?”
但这时候,右仆射王珪回道:“陛下,马周出身寒族,若点为状元,恐会使天下人以为朝廷取士不公,而有为羞辱世家而刻意拔高寒族之嫌,毕竟天下人皆认为文脉当存于士族,寒族之辈,怎能为天下文魁?且如今朝廷,能为宰执者,谁不是高门世家出身?”
“但马周才学出类拔萃,且见识高远,是陛下与诸公都亲自考验出来的,此次文试中,是真没有能及他的,我们怎么能为避免天下人的流言蜚语,而诓骗天下人,而破坏朝廷取士之规则,违背广纳天下贤才不以门第为见的初衷?”
房玄龄回道。
杜如晦也跟着说道:“以臣之见,如果朝廷违心取士,而媚世家,那才是最大的不公正!也会使朝廷威严扫地,那才真的不会令天下人信服。”
褚遂良更是直接言道:“王公处处袒护世家,到底是世家的仆射,还是我大唐的仆射?状元是可以随随便便就能让给另外一个人的吗?如此,为政之诚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