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李世民此时刚巧来了这里,且听到李崇的这个问题。
而李世民也对此很感兴趣。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崇儿挺会问问题的。
圣人的教义都能被他问出这么有难度的问题来。
李世民很想听听褚遂良怎么答的,为了不让褚遂良因自己的出现而违心作答,他故意躲在了外面,没急着进来。
“这个……”
褚遂良这边想了想后,还是毅然答道:“没错,采用中原礼俗之诸侯便算是中国之诸侯,一旦为天下主,也是因得天命,我们需从天命也!”
“胡说!”
李世民这时候还是忍不住走了出来,且问道:“突厥若入主中原,从中国之俗,岂不也是得天命,而天下人当认其为主?如此言论,岂不是说,将来长安若真陷入突厥之手,抵抗者皆是违逆天命?无论皇族士民皆当俯首称臣?”
褚遂良一时哑然:“这个……”
李世民则继续褚遂良:“褚先生,你倒是说说,若不是崇儿突然问到这个,我也没意识到圣人的经书里会有这样大的疑惑之处。”
褚遂良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李崇见此知道自己这个问题算是为难住了褚遂良。
但褚遂良在想了想后,也不得不违心回道:“那个,这也许是圣人之言也有不足之处,需要修正。”
褚遂良只能这么回答。
不然,他总不能说,我士大夫凭什么要效忠你一姓之王朝,只要新的王朝新的君主礼贤下士、尊重儒士,我们儒士依旧为你打工。
李世民则因此说道:“的确有不足之处,需要修正。”
“既然说到这里,学生还有一问,请先生解惑。”
李崇又说了起来。
褚遂良看了李崇一眼。
又有问题?
又要让我难堪?
你问题可真多。
褚遂良倒也不敢拒绝,只能厚着脸皮道:“问吧。”
“西汉之亡与西晋之亡有何区别?这是学生一直以来想搞明白的,请先生解惑。”
李崇说道。
西汉之亡和西晋之亡有何区别?
褚遂良自问了起来。
李世民也深思了起来。
褚遂良一时也发现了这里面的不同,一时觉得自己的思想要开了窍,忙道:“请公子见谅,为师还不能回答你这个问题,以及刚才那个问题,但为师也觉得公子您问的很有启发,请给为师一些时间,待为师通透后,再向公子解惑。”
士大夫毕生抱负有三立。
立功、立言、立德。
褚遂良此时已开始感觉到自己有希望立言,重新注解圣人思想,而成为新的大家。
褚遂良说着就离开了这里。
“恭送先生。”
李崇因此很是欣慰,他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的儒士还比较开明,遇到自己这样故意刁难的学生也能容得下。
当然李崇不知道他自己的真实身份是皇子。
旁边站着的父亲还是大唐天子。
所以褚遂良才这么大度开明。
待褚遂良走后,李世民才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道:“崇儿,你今日这问题问的好,举一反三,让为父因此知道,对于朝廷而言,儒士的话不是完全对的!果如汉宣帝所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爹爹说的没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朝廷自然是什么学问利于长治久安,就用什么学问。”
李崇回了一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李世民对李崇的话陷入了沉思。
他没想到自己这儿子这么有胸襟,心道:“难怪自己儿子能容得下墨家之学。”
一想到墨家之学,李世民就问道:“崇儿,为父听说你发明了一种新犁头?”
“是的,叫曲辕犁!”
李崇点了点头,就带着李世民来了庄子的田垄处。
当李世民看见曲辕犁在一庄妇的把持下也能轻松的耕作时,不禁笑了起来:“这犁头的确看上去比现用的犁头要小了许多,居然能让妇女也能推动,耕的深度如何?”
李世民虽然善战,但也很注重农业,也知道农业是一切之本,知道农作物的产量和耕地的精细度与深度有关。
接着,李世民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而跑到了已耕好的地头,仔细看了看。
李世民不禁大喜:“也耕很精细,耕的很深!”
说着,李世民就很是激动地道:“这犁头要是推广全国,只怕会多产不是粮食。”
“也能解放不少劳力,妇孺可以代替壮丁耕作,而如此大唐就能有更多的人作为兵勇,护卫家园,乃至开疆拓土。”
李崇跟着说道。
“我儿说的没错,为父现在真想知道这犁头到了秋收时能提高多少产量。”
李世民说道。
“那就希望今年能风调雨顺,这样方不干扰我们看看这曲辕犁能提高多少产量。”
李崇说道。
“是啊,希望上天能眷顾我大唐,能一直风调雨顺下去,这样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只有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国库才能充裕,大唐才能向突厥复仇!”
李世民也跟着说了一句。
渭水之盟是他铭刻于心的耻辱。
然后,李世民又道:“这曲辕犁得马上推广。”
李崇则突然说道:“不能盲目推广。”
“此话怎讲?”
李世民问。
“因为得防止被外夷学了去。”
李崇知道
这个时代民族意识不是很强,对技术封锁的概念不强,也就提醒了一下。
“为何,让外夷学了去,使其增产,从而足食,不再寇掠中土,难道不是好事吗?”
李世民问道。
“爹爹真是天真!”
李崇回了一句。
“是吗?你说说你爹天真在哪里?”
李世民有些愠怒,历史上,他的确在对待外夷上过于宽和、开明和开放,以至于说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样的言论。
但根据唐朝后期发生的安史之乱,以及后世的历史。
李崇不得不承认在对待外夷开明和开放的同时,也得留一手,不然就是在培养自己的对手。
“爹爹,你想,外夷普通夷人若能足食或许不愿意再劫掠他国,但外夷之首领呢?”
“外夷一旦有了更先进的农耕技术,无疑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而有更多的兵源,而这些外夷首领的兵马数量就会增加,实力就会大增,一旦如此,你觉得他们就会没有觊觎我中华之心吗?难道不想当中土的皇帝?!”
“比如这次突厥入侵,难道父亲觉得他们是因为活不下去吗?!”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可以说,把这么好的耕田利器给外夷,就是帮外夷养更多的兵,防人之心不可无,真要不使其因饥饿而入侵,直接给粮食都比给技术强。”
李崇说道。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李崇的话让他醍醐灌顶。
他受今儒影响颇深,认为只要爱民怀仁,便可使天下太平。
何况,他身上还流着鲜卑人的血,属于民族融合产物,故而民族意识不强。
但李崇的话的确让他觉得很对,对于那些有野心的外夷头领不能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