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系统:建造打通思考、表达与情绪的“高情商金字塔”
沟通与情商是有直接关系的,这个我们不用做太多解释。但现实中,很多职场人对“情商”有误解,不愿意投入精力去训练,也不知道怎么去练。这一连串行为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职场人工作了好多年,情商也不高,与之相关的沟通水平也很差——这里也包括已经走上中层的管理者。
也正是上述原因,我们在出版第一本书时,就在关注职场上真正的高情商究竟长什么样,并在2017年开发了“高情商金字塔[4]”这个模型,见图3-1。这个模型是我们这几年进行职场沟通、处事、思考能力研究与写作的主要理论框架;同时,我们也一直基于自己的管理实践以及在理论上的进一步学习,持续对这个模型进行更新。
图3-1 适用于中层管理者练习的高情商金字塔体系
接下来,我们以中层管理者的日常管理沟通为例,给你梳理一下为什么“高情商”是提升中层管理者沟通力的底层逻辑,以及它将如何帮你提升沟通能力。
管理沟通背后的三层能力
中层要学的管理沟通,讲究的其实就是“开口说”与“落笔写”的本事,但要在临场、高压、混乱的环境下顺畅地沟通,需要有三个前提:
第一:高超的沟通表达技巧,比如,在敏感话题的交流上,怎样说才能确保说出来的话既不激怒对方,又能把话说明白?
第二:强大的情绪管理能力,比如,在双方将要吵起来的情况下,如何既能保证自己情绪稳定不发作,还能让对方也变得冷静,专注于讨论问题?
第三:明智的分析、选择功夫,比如,怎样分析公司当前的困难局面并解释给团队听,还能让他们听得进去、激励他们有所行动?怎样向领导解释自己部门当前的问题,还能得到他在公司层面的支持?
如何提升这三方面的功夫呢?让我们用“高情商金字塔”这个模型,为你梳理一下。
所谓高情商,并不是花言巧语会来事,而是目标清晰地赢取关键人的信任,进而实现成长的综合能力。它由三层组成:
最底层的“情绪管理”,是指在所有说话与做事的过程中,对情绪的管理。比如,焦虑时,如何让自己冷静下来;压力大时,如何释放压力;害怕时,如何让自己勇敢等。这对中层管理者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中间层的“能说会干”,是指高超的表达(包括口头与书面)与做事技能,它的关键是所有的表达与做事,都有明确的目的,其终极目的是赢取职场中关键人士的信任,比如,能帮你高效推进的核心下属,或能给你更多资源与支持的领导等。最顶层的“明智选择”是判断与分析的能力,说得再深刻一些,是一种看清“局”与“势”,并能破局、造势的能力。它考验的是“系统思考”的能力。
你可以看到,这三个层级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每一层的训练,都与另两层的练习密切相关。职场人如果完整具备了上述三层技能,那他的观察思考、做事表达、情绪管理都会非常优秀,本书的主题——中层管理者的沟通也是其中的实践应用之一。
当然,不同的专家、学者会有自己看待沟通的视角与方法,但背后的本质是一样的。如果你在其他书籍或课程中看到学沟通所谓的捷径中,没有这三个层面的能力需求,那你就知道它们是不靠谱的。
三层能力中的实践难点
在了解了“高情商金字塔”的框架后,接下来,我们将为你介绍在这个框架下,学会中层管理沟通力的关键,见表3-1。
表3-1 基于“高情商金字塔”训练中层管理沟通力的关键
这些能力看起来很抽象,怎样练习才能抓住关键呢?根据我们自己十多年的职场实践与研究,我们发现在上面三层能力中,分别对应着一个实践难点。我们在此先简单分享一下,并将在第三部分中,结合沟通实战,为你介绍更多详细的应用。
明智选择:如何才能实现系统思考,解决问题
高情商金字塔的顶层,讲究的是八个字:看局识势,破局造势。“局”是局面,“势”是趋势。这一层在实践上的关键,是突破自己,看到更大、更远的图景。
比如,作为中层管理者,你的部门出现人手不够的问题,你该怎么解决?你是跟老板软磨硬泡要求加人?还是自己顶着,带团队拼命加班?
这考验的是一名管理者看懂系统结构的能力。在这里,我们想分享研究系统思维的大师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的观点:所谓结构,它不是组织架构图表中的“汇报程序结构”。
系统结构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行为表现的、重要的相互关系。但这种相互关系不是指人际关系,而是关键变量之间的关系。“系统结构”这个术语并不是指独立于个体之外的结构,因为我们自己就是结构的一部分,我们有能力改变自己身处其中的结构。[5]
但在现实职场中,极少有人会主动从系统的角度去观察、解决问题。相反,我们常常仅从自己(自己部门、自己小组)的视角看问题,然后发现问题与责任是别人的,自己没办法改变现状。
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当人手不够,领导又不愿意招人时,很多人只会抱怨领导,但不会站在公司的角度去想:为什么不能招人?如果不招人,又该怎样解决目前的问题?当你这样想时,你就很容易看清公司当前的局势,要控制整体的成本。你的应对方式是,如何在不增加公司整体成本的前提下,从别的部门调人,或者减少自己部门的工作内容、优化当前的工作流程。
这些思考与沟通是什么关系呢?很简单:它可以帮你更好地与领导进行双向、积极的讨论,从而把你的想法变成可能,并且获得领导的支持,帮你解决眼前的问题。比如,现实中的领导,大概率是既不愿意给你招人,又不愿意让你减少工作量。这时候,你用怎样的沟通心态与技巧去跟他讨论“哪些工作可以减少”“为什么要减少”,就看你沟通的本事了。
说白了,基于系统思考能力、以破局造势为前提的沟通,才能让你的管理落地。
能说会干:背后需要极强的积极聆听技能
如果你观察身边具有高情商的人,他们在高情商金字塔第二层的实践中,直观的表现是做得出色、说得漂亮,但如果你更细致、深入地去观察这些高手,他们身上更厉害的能力,其实是他们能“积极聆听”。
真正的聆听不是闭嘴傻听,而是对话与交互。沟通,是一个信息与情绪交互的过程。既然是交互,发出与接收都得顺畅,而“聆听”对于促成信息与情绪的交互有着重要的作用。很多人对于聆听技能有两极化的误解,要么觉得自己的聆听技能很好、不用注意,要么以为聆听就是克制自己不说话,耐心听对方讲。
比如,如果你与一位大领导或客户方的高层交流时,是不是也会习惯性地点头,不敢回应?或者,你也总觉得对方提的建议,你其实已经做了,所以你以解释的名义,不断打断对方?
无论哪一种,它们都会阻碍有用、健康的交流。这种情况下,你需要的是用“积极聆听”能力来帮你。
所谓“积极聆听”,是在听的过程中,通过有技巧地开口与对话,促成真正有意义的信息接收与交互,而不是你单方面地闭嘴、傻听。积极聆听能够帮助你在听对方说的同时,也能与对方产生互动,既鼓励对方说得更多、更清楚,也确保对方情绪平稳,不至于在说的过程中,夹杂太多的负面情绪。
比如,你可以对领导说:
“您在A方面说得特别对,但我想请教一下,在B方面,您是怎么看的呢?A与B情况完全不同,不知道您有怎样的观察?”
你如果以这种方式去听,不仅会给对方展现你用心在听、在想,还能让对方有更多空间去发挥、去讲。这不仅是推进对话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全面地了解领导对A和B两方面的看法,而不是自己去猜对方的心思。现在,你可以理解这项能力对作为管理者的你,有多重要了吧?
情绪管理:韧劲是刻意训练出来的
管理不好情绪,你在对话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突然与对方吵了起来、说出(或发出)完全被情绪带跑的信息,导致沟通偏离主题,冷静下来后又后悔莫及。因此,很多人都想学习如何在沟通中管理情绪。
但事实上,情绪管理可不只是管住自己“突然急了”这一种情况,对中层管理者这样的高阶沟通应用者来说,完整的情绪管理[6]可以由下面这张四象限图来呈现,见图3-2。
图3-2 情绪管理的四个维度
给你解释一下这张图:
所谓的“逃”模式,说白了就是了。比如,你想表达一个观点,但因为与老板刚刚说的不一样,就不敢自信地说出来;再比如,团队成员做错了一件事,但他平时性格不好,你因此不敢直接指出、批评。这种情绪一般是憋在心里的。所谓的“打”模式,说白了就是急了。在沟通中的表现是带有情绪的激烈争吵、对骂、指责等。
“自己的情绪”与“对方的情绪”,是指在沟通过程中,你要时刻关注自己的以及对方的情绪。
有了这张图,你就可以更全面地知道所谓的情绪管理,到底要管什么。除了在对象上,自己与对方的情绪都要管之外,在类别上,你既要能“扑火”,以防吵起来,也需要学会激励,避免你或对方不想或不敢表达。只有同时拥有这两项素质时,你才能时刻维持一份自信与从容,从而做好管理活动,比如,坚定地推进一项充满阻力的改革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最难的是如何训练。关于情绪管理有很多的书或方法(本书第五章里也会介绍),但之前有很多学员都跟我们反馈说:“老师,我知道这些方法可能有用,但我在实际沟通中就是用不起来,怎么办呢?”
对这个问题,我们最大的感受是:在实践中,刻意训练。
我们虽然研究沟通话题很多年,自己在职场上也工作十年多了,但依旧会出现在沟通的一刹那,即便知道方法,也会情绪失控的时候。比如,拿佳伟来说,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他的某位同事说了一句在他看来荒谬之极、诽谤他的话。当佳伟正要爆发时,他意识到要管住自己的情绪。
你猜有了这样一个意识之后,结果会怎样?是马上很厉害地管住了情绪,还是并没有效果?
现实情况是:佳伟极力克制自己,但他先是失了声,然后用颤抖的声音,极不像一位领导地把正确的话给说完了。虽然简简单单只有两三句话,但他坐着时,自己都能感受到心跳快得像是跑完两千米时的状态,同时因为大脑缺氧,觉得整个身子都要飘起来了。这件事之后,佳伟意识到这几年自己真是进步了,因为此前,在类似情形下,他就会与对方争执起来了。
这就是训练情绪管理的现实,它不仅是你与自己在心理上的对抗,也是在身体上的对抗。但是,如果你经历过几次,无论是克服“突然急了”,还是克服胆怯,让自己“不要”,你的身体与心理都能慢慢适应这种状态,你也就能具备一位成熟的中层管理者在沟通中所需要的韧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