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路5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九节 系统带来管理革命

SAP号称“汽车界的微软”。这家1972年于德国创立的公司,是全球企业管理软件与解决方案的技术领袖,同时也是市场领导者,其核心业务是通过其应用软件、服务与支持,向全球各行业提供全面的企业级管理软件解决方案。

60年代计算机毕业生遇上80年代信息化系统

信息化系统对汽车行业的发展有多大的作用?1988年,吴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学习时可以说是大开眼界。吴维是一汽-大众“18棵青松”之一,负责信息化系统。

“第一次看到计算机在汽车企业发挥难以想象的作用,我都入迷了。”到克莱斯勒公司学习信息化的这次经历,吴维这个计算机系毕业的专业人士被完全征服了。在这里,吴维看到了许多在国内没见过的先进信息化系统,一切都十分新鲜。“当时我看到有一种机械的挂链子,把座椅链子放到总装线上,黑色的、红色的,不同颜色的座椅很匹配地就安装好了。我当时很惊奇,没想到这么精准,同时也真切感到,信息化让汽车生产如此简便。”他每天认真学,认真记,恐怕一不小心漏掉哪一个细节。没想到,正是这样的痴迷引起了克莱斯勒公司人的“警觉”,后来以至于把他的资料都给没收了。“说我是特务,幸好吕福源解救了我。”想起那段如醉如痴的经历,吴维也觉得自己挺好笑的。

在克莱斯勒学习期间,吴维意识到了计算机系统非常重要,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他的脑子里开始有了一个系统的雏形——这在他任一汽-大众管理服务部部长后,就直接加速了一汽-大众信息化系统的步伐。

那么,最初的一汽-大众的信息系统是什么样的呢?

“当时的所谓流程是我们手工画出来的。”从1992年到一汽-大众就一直在管理服务部工作的赫国安回忆说。因为那时没有信息系统,赫国安他们最早接触的业务都是零星的。“刚开始时,就是到各个部门搞业务流程调查。比如到生产部门、计划科,看他们生产计划的流程是什么,把现有流程画出来,然后进行分析,当时整个小团队就四五个人。了解生产怎么做,采购怎么做,价格怎么做。我们先听,听完了再画,都是手工画出来的。先理解公司的流程,怎样财务核算、生产订货、采购订单,怎么做合同、做价格、梳理流程。那时,我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成本科、采购部、生产车间,对这些工作都了如指掌。整个系统,哪些关键点,有哪些解决方案都在脑子里。”

赫国安说,他们先从办公自动化做起。当时连扯网线、搬梯子这些事都是他们自己干,没有供应商,而且正常的工作时间还不能做,因为不能影响其他员工正常工作,“我们都是利用周六周日时间,趁办公楼里没人了才能干,都是从零起步。”

一汽-大众刚成立的时候,中国还没正式使用Windows系统,但德方已经使用了。“我们就把他们的文件拷过来,当时也都是英文版,我们就都引进过来,我主要的工作就是教大家怎么使用这些软件,包括Excel和Word。当时大家也都不会做PPT,因为也没接触过这种东西。我们还需要把英文翻译成中文,还要安装软件,再打出来,然后形成各种文件,一直到1993年才渐渐有了中文的软件。”一汽-大众管理服务部原部长王强回忆90年代初一汽-大众信息化起步阶段的情形时这样说。

汽车界的微软——SAP

“怎样保证一汽-大众有一个比较先进的管理模式,让员工尽早地把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手段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当中?这是管理服务部的主要任务。”吴维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

为了让一汽-大众在管理系统上有一个高的起点,吴维他们的目标就是选择一个最领先的系统,他们陆续接洽了一些公司。

“开始我们选的是一个美国的系统,和德方探讨时,德方表示,要么用德方的软件,要么用中方的软件,不能用其他国家的软件。可那时中方还没有成形的系统,根本没有选择的可能,只好看看德方有哪些软件。当时SAP软件在国际上是很有名气的。我们了解到上海三菱电梯用的就是SAP软件的R2系统,我们就把注意力转移到SAP软件上。”王强回忆起当初他们在吴维部长的带领下考察选择系统的过程。

“当时我还去了SAP公司的总部,因为当时我在那儿学习,专门有一个联络人,就介绍SAP公司,希望一汽-大众能用,但当时德国大众没用,因为系统很难。那时德国大众的系统形成了,转换很困难,可我们没有用过系统,一切都是从头来,所以我们很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当时我们来到SAP公司,周围全是农田,还能闻到一股牛粪味儿。当时上海大众的信息系统经理也去了。大家都在犹豫要不要用SAP公司的系统,当时他们都没做。我当时看到这个系统就决定一定要用。之后我们用了两三年之后,上海大众才开始用这套系统。”吴维说。

SAP公司当时推出的系统就是R2。一汽-大众要上系统的时候升级到R3。那时因为他们刚开发出R3系统,当时SAP公司在中国汽车行业压根没有用户,在全球也只有像宝马这些大品牌在用这个系统。

考察完毕后,他们说服经管会同意。一汽-大众决定购买SAP的软件。因为当时中国汽车行业还没有客户,价格非常便宜,只花了30多万马克,后来随着国内用户增多,SAP软件的价格也就翻番了。

为了使用好这套先进的系统,一汽-大众派出四个人去德国接受专门的培训。顾晓东负责基础设施的学习,毛琦娜负责财务系统,赫国安负责物流系统,宋春旺负责物流和销售这两部分的培训。四大模块的学习持续了3个月,到1995年,一汽-大众正式开始使用SAP R3软件。

R3,变化看得见

SAP R3系统给一汽-大众管理上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

SAP系统,是一整套的管理流程,是一套完整的体系,看似是计算机系统,其实是一套管理系统,这个体系是非常强大的。通过计算机,人、财、物和产、供、销所有的工作都串起来,所有人围绕这套管理流程来工作,不仅提高效率了,还打通了所有的环节。比如以前的备件订单,人工做的时候需要用Excel表格,大概要做两周,而系统只需要两个小时,能够把所有的资源都共享了。

一汽-大众SAP R3系统财务板块的负责人张延民说,上R3系统之后,流程变了。首先要有订单,有一系列标准动作,比如说检货、发货、认证、自动记账、开发票。物流和采购密不可分了,用的是同一套流程。以前管计划接触不到厂家,只能提供信息给采购员,采购员去跟厂家要。有了系统之后,只要计划出来了,连供货商都在R3系统了。一切都是透明的,只要计划出来,直接就能在系统上看到。这是一个集成系统,把各个模块都集成到一起,财务记账自动生成,比如零件送来了,一扫描验收入库,这边系统就自动记账了。“采购原来谈完价的时候都是不透明的,现在采购员在系统里面动一个价,马上就知道,哪块价格不对了,我们财务人员马上就告诉他说你这个价格不对。”

“那个时候我们特别自豪,由于我们率先使用了SAP R3系统,提高了生产率,人员增幅特别少。用了R3系统,每个月的第一天财务快报就出来了。”同是一汽-大众第一批使用R3系统的财务人员张哲说。用上R3系统,一汽-大众的财务人员再与其他企业的同行交流时,优势非常明显。“他们的工厂都是老旧的那一套,打算盘、记账,戴个老花镜那种,用传统的绿本子,一条一条地往上写,要盖名章。谁来查,账厚厚的一摞。有了R3系统,我们不用记账本了。R3把问题全都解决了,不需要打算盘了。”张哲1992年进入一汽-大众,是第一批从学校里分配来的大学生,一共50多人。

在吴维的眼里,SAP R3是一套有管理思想的软件。“这套软件优点太多了,是其他软件没法比的。它可以知道库存应该存多少最合理,业务应该怎么做最合理,目的性更加明确。”

最显见的零部件效果是保险杠的管理。以前一旦维修保险杠,工厂里到处都是保险杠,因为也不知道究竟要用哪个,都得准备,有了R3系统就完全不一样了,都是准入化的,保险杠的产量以及型号,都可以很精准地测算出来,再也看不到堆得满地的保险杠了。

到1995年,大概用两年多的时间,一汽-大众R3系统完全建立起来了。生产秩序的改善立竿见影,以前怕供不上就要多做,多占用场地还费钱,有了准时化系统就完全不一样了。

对于一汽-大众集中管理的模式,SAP R3的优势就更突出了。“2008年一汽-大众在成都成立轿车三厂,所有的职能支持,全部由本部来管理,所有的财务和管理都是在系统里进行,无论人员怎么变,系统都不会变,只能随着我们的不断发展进行合理化的升级,而成都只有生产在本地,包括后来的佛山、青岛和天津工厂,能这么快地成功运行,其实就是模式的复制,都是系统强大的功劳。”一汽-大众信息化发展的见证人王强说。

成为SAP公司中国最成功案例

几分汗水,几分收成。日臻成熟、完善的一汽-大众R3系统不仅得到业界的关注和赞誉,也作为优秀的用户典型赢得了SAP公司的信赖和礼遇。

1997年,受德国SAP公司的邀请,在软件系统大会上,吴维去香港介绍经验。他作了40分钟的发言,介绍SAP R3在一汽-大众的应用,那时候也有几家国内公司一起去的。他认为,R3系统是管理大脑,起到的是指挥的作用,所有的管理方式已经确定,用新的管理方法去执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系统执行,减少人为的干扰,因为按照系统走,企业形成了高质量的管理。

赫国安也有相似的经历。随着SAP公司的用户在国内的爆发式增长,SAP公司对用户的定制服务就支持不过来了。他们知道一汽-大众的人很厉害,就来一汽-大众要求支持。比如天津康师傅需要开发SAP系统,经过一汽-大众领导同意后,当时赫国安和另一同事就以SAP顾问的身份对天津康师傅生产系统进行了开发,在现场工作了两周多时间。“我们对SAP系统比较熟,到那儿主要是熟悉他们的流程,针对问题给他们解决,这也进一步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一汽-大众是国内第一家用SAP R3系统的,像一汽-大众这样在R3里搞生产控制的就没有过,而且还用R3系统指导了生产核算,做得名气很大,自然也成了在SAP的黄金客户,为此,SAP公司每年还下调服务费两个百分点。SAP一般对他们的新用户会这样建议,“你们可以到一汽-大众看看”。

“功能强大的R3系统运用在生产上,可以跟踪一辆车从加工到出厂的全过程。一直以来,我都为上这套系统而感到很自豪。我2000年离开一汽-大众,在这10年的时间里,可以说自己做了一件让一汽-大众长久受益的工作。”吴维骄傲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