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颜色的研究(艺文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中国画颜色的品种及性质

叙说

中国绘画有悠久辉煌的历史,几千年来,经过很多画家的钻研创作,已形成独特的形式与风格,遗留下来的经验非常丰富、广泛。我们如果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加以分析、批判、接受,对于发扬我国民族绘画的传统,创作具有民族形式的现实主义的作品,是有莫大益处的。在接受民族绘画遗产时,关于物质材料和技法上的特点的了解,也不容忽视,所以如何认识和使用中国画一向使用的颜色,当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是中国画的物质基础之一,对于创造民族形式的艺术,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当前有不少美术工作者,并不完全熟悉我国优秀的传统的绘画颜色,这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会影响我们“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工作的。

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不少着有色彩的古代绘画作品,重要的如:辽阳、望都等地的汉墓壁画,西北各地的石窟壁画,以及隋展子虔的《游春图》(故宫博物院藏)、唐周昉的《簪花仕女图》(1)(东北博物馆(2)藏)、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故宫博物院藏)、宋赵佶的《芙蓉锦鸡》(故宫博物院藏)等,这些作品距今最远的已有二千年前后,近的也有八九百年,而画上的颜色都还保持着一定的艳丽,还具有各种色调气氛,显示了古代画家使用颜色的才能。

从文献上看,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在画家谢赫传述的“六法”[注一]中,提出了“随类赋彩”的理论。距今一千一百多年以前,美术批评家张彦远在他作的《历代名画记》[注二]中,叙述了当时绘画颜色产地、使用情况以及历久不变的原因。后来各代有不少画家通过实践或多或少写出了使用颜色的经验,这些材料对于研究中国绘画的颜色问题都有很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