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中吕宫
淳熙丙申至日[1],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2]。
淮左名都[3],竹西佳处[4],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5],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6],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7],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8],青楼梦好[9],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10],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11],年年知为谁生。
【解读】
《扬州慢》一词,解释者历来视为姜夔之代表作,殊不知,姜夔作此词时乃一青年!因为词前小序中已然有“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的话语,无形中已为后人阅读作了提示。依夏承焘先生说,姜夔词序多有后增文句,而揣摩其所以后来增加相关内容,当出于对这一内容的重视。比如这首词,将萧德藻评说附加于序文中间,就证明他自己颇以此评为重。这种于序文中点明作品主旨的现象,使类似作品具备了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彼此照应的特点,这也是姜夔词作的一大景观。
结合着小序提示来读,自然以“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最为沉痛,真是“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已是以物拟人而寄托伤痛,到白石这里,看似直白,实则深婉,试想:既然说“言兵”,就有一个向谁诉说的问题,而此时此地,能够充当倾诉对象的,不正是词人自己吗?词人想有一位当年的当事人向自己诉说真实情形,而竟不能得,居然只能问讯于草木池水,足见扬州毁于兵火者非常人所能想象,而即便草木池水有灵,也不堪重提往事,因为回忆和诉说也如同身受啊!不仅如此,一个“厌”字,又或有厌倦之意,如果是这样,则又有一番意味生出:年去岁来,凡到此地者总不免伤怀感喟,然而一遍遍地诉说,岂不是一次次地经受精神的折磨吗?总之,姜夔以青年的身心,于感触真切处,并不作痛切呼号之语,而用看似直白的语言,曲折传达意旨,确实有“看似寻常最奇崛”的艺术效果。尤其值得品味的是,此词构思之际,似将乐府古诗每借问答以叙事抒情的模式融化其中,那“犹厌言兵”,不也有“弃置无复陈,言之令心伤”的意味吗?诗有诗眼,词有词眼,此词若求其眼目,自当在这里。有了这一眼目,其他无论实写荒凉,还是借杜牧故事反衬,就都是渲染功夫了。当然,最后还需要指出,本词构思及表现的入与出之处,是需要细心体会的,“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处是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是出,也就是由托意于物的寄托法回归到现实的人生感喟,从而增加了情景的层次,使作品显得丰满而厚重。
[1] 淳熙丙申至日: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这时姜夔告别客居的汉阳,沿江东下,过扬州。
[2] 千岩老人:萧德藻,字东夫,南宋诗人,闽清(今属福建)人,晚年居住湖州(今属浙江),因喜爱当地弁山千岩风景秀丽,自号千岩老人。著书名《千岩择稿》。爱白石才华,将侄女许配之。本词小序末句,是后来增加上的。姜夔词之词序类似情况很多,诸如《翠楼吟》、《满江红》、《凄凉犯》皆如此。《黍离》之悲:《诗经》有《黍离》篇,写周朝志士看到故都宫里遭犬戎焚烧掠夺后的凄凉景象,遗址残破,长满禾黍,以悼念国家的倾覆,有感而发。首句为“彼黍离离”,成为名篇,广泛传诵。南宋词人以词写扬州兵后残破景象的很多,如赵希迈《八声甘州·竹西怀古》有“向隋堤跃马,前时柳色,今度蒿莱。锦缆残香在否,枉被白鸥猜。千古扬州梦,一觉庭槐”之句。
[3] 淮左:淮扬一带,宋时扬州属淮南东路,也称淮左。
[4] 竹西:竹西亭,扬州名胜,景色清幽,位于扬州城东。[唐]杜牧《题禅智寺》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5] 春风十里:借指昔日扬州最繁华的地方。[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6] 胡马窥江:1129年和1161年,金兵两次南下,扬州都遭惨重破坏。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人初犯扬州,[宋]无名氏有《建炎维扬遗录》一卷,详细记录了扬州遭受劫掠的情状,四十多年后,姜夔创作了这首《扬州慢》。
[7] 杜郎:唐朝诗人杜牧,以在扬州诗酒清狂著称,曾于扬州游赏,并创作不少诗歌名篇。俊赏:风流地游赏。
[8] 豆蔻词:指杜牧《赠别》诗,见注5。
[9] 青楼梦:青楼的风流游冶生活,如同梦境一般。[唐]杜牧《遗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10] 二十四桥:在扬州西郊,传说有二十四美人在此地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宋]沈括《补笔谈》载:“唐时扬州有二十四桥,宋时只有一部分尚保留。”
[11] 桥边红药:[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二十四桥又名红药桥,桥边盛产红芍药。[清]陈思《白石道人歌曲疏证》引《一统志》称:“扬州府开明桥,在甘泉县东北,旧传桥左右春月芍药花市甚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