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凡的童子
第一节 一个天才的小诗人
诗人两个字,是多么清雅而又神圣的。一个小孩子,居然也号起诗人来了。他不但是个小诗人,并且还是一个有天才的小诗人,这真值得人们的赞羡不置啊。
阳明确是一个富有天才的孩子,记得有一次——那时不过六七岁——他忽然背诵起他祖父曾读过的书来,而又诵得很纯熟。祖父非常的惊异了,就问:“你这个小孩子,年纪这么小,又没有读过书,如何能知道背诵,而且背诵得这样的纯熟呢?”他笑着回答说:“我先前,口里虽然不能讲话,但听却是会听的。因曾听得祖父读书,我在旁边也默记得很熟了。”
他的祖父知道,这是天生的夙慧,心里也自然非常愉快。
祖父从此,就教阳明读书。他的祖父,是个极有学问的大儒,阳明又是个聪颖绝伦的小孩子,这读书进步之速,不问可知,是有一日千里之势了。
阳明十岁的时候,他父亲已应试中了状元,于是派人回家迎请阳明的祖父至京侍养,阳明便随着祖父,与可爱的故乡暂告离别,一路到京师来。
到京后,有一天,他的祖父,带着阳明,约了许多朋友,到金山寺里去饮酒游山。来的也尽是知名之士,他们饮着高兴了,大众都提议吟诗。这位富有天才的小诗人,表现他天才的机会也来到了。
许多诗人,正在捻须的捻须,搔首的搔首,时候已过了许久,诗都没有做出来;这位“初生犊儿,不知畏虎”的小诗人阳明,却早已将诗做好,再也忍不住不说了:“你们的诗,还没有吟出,我的诗却已做好了。”
这真是笑话,以一个十一岁的小儿,连乳气都没有褪尽,居然在一般大诗人面前,自己承认会做诗,这不是笑话么?无论是谁,恐都不敢相信罢。
阳明的天才,知道的只有他的祖父,于是就命阳明,将做好的诗吟出来。阳明念道: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等阳明念完这首诗,把大众都惊异住了。但他们还不敢十分相信,疑是他祖父的代笔,故意使他孙子来博一个天才之名的。
这真是的,以一个垂髫的童子,就会吟诗,并又做得这样好,谁个能相信这事呢?
于是想出一个面试无弊的法子,就是另出一个吟《蔽月山房》的题目,要阳明当面做出来,借以觇其真伪,就可知道,内中是不是他祖父作的弊。
题目一出,这个童子,便毫不思索地又吟了出来: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阔。
这一下,真把大众惊住了。果然诗人是没有年龄限制的,于是,大众再也没有什么异言,只有惊异!赞叹!羡慕!悦服!
他祖父从此又更加喜欢他了。
第二节 何为第一等事
在幼年时候,阳明便豪迈不羁,颇有侠士之风。一个礼教信徒的父亲,于是忧虑起来。他恐怕他的儿子:天生一副好灵性,一旦若误入歧途,则会拿来误用了,似又太可惜。因此便想聘请一位学识湛深的先生,来约束训导,使阳明能日往上进。——父亲是常常这样地怀忧着。
但祖父却知道孙子,是决不会走入歧途的;他确比阳明的父亲,还能了解阳明。这原因,就是阳明从祖父在家读书,他就知道的。阳明幼年的品格、气质、心性,都为祖父所深知,故此,祖父觉得阳明父亲的怀忧,是完全不曾了解他的儿子的缘故。
怀忧的父亲,终竟请了一位先生来,教阳明读书。
有一次,阳明和一个同窗学友,走在长安街上,偶然遇着一个看相的相士。相士一见阳明,便要看阳明的相;看完之后,便说道:“我与你相之后,须要记着我所说的话:你的须到拂领的时候,便是初入圣境了;等到须上丹田时,便是在结圣胎了;再后,若是须到了下丹田,那时圣果已圆,你就做了圣人了。”说完之后,相士便走了。
以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子,就会给相士相出将来会做圣人,并且果如相士之言,丝毫不爽。这是相士的相法灵验呢?还是后来好异的人所附会的呢?……
自从听了相士的言语之后,阳明果真受了感触,常常对书静坐凝思,想学做圣人起来了。一个小小的童子,就有志要学做圣人,这是何等的志向!何等的胸襟!即此一端,也就够作一般少年的模范呀!
因为要立志学做圣人,阳明就觉得世上再没有比这还重要的事,于是就去问他的塾师道:“什么是人生第一等的事?”那位脑筋充满了利禄思想的塾师,回答道:“读了书,登了第,做了官,这就是人生的第一等事。”真的,在腐儒的心目中,这“读书、登第、做官”六个字,确是人生第一等事。读书的目的,是在应试登第;应试登第的目的,是在做官;做了官之后,人生至高无上的目的,乃算达到,便死而无憾了。哪知阳明却志不在此,他说:“读书希望登第做官,恐怕不是第一等事罢!读书希望学圣贤,才是第一等事呢!”
这样大胆无畏不疑地说出这一句“读书学圣贤才是第一等事”的话,足使他腐朽的老师,为之咋舌惊异。使他不能不佩服他学生的立志之高超,他更不能不惭愧自己的立志之卑鄙。
过后,这话给阳明的祖父也知道了,便笑问着阳明说:“你读书是要学做圣贤吗?”祖父是这样笑问着,由此,也可知他心里喜慰是如何了。
在此时,阳明做圣人的种子,已经播下了,我们再向后看:它如何萌芽!如何灿烂!如何结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