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学习法:用世界标准学习法培养真正聪明的中小学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能否做到探究式学习

有的孩子不需别人提醒,自己会主动找到课题进行探究;而有的孩子却做不到这一点。他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呢?

例如,有的孩子听到老师说“想提高英语水平就要多读英文原著”时,就马上会问“有什么值得推荐的书吗?”或者“读英文书时要不要一边查词典呢?”之类的问题。这样的孩子,可以说还没有形成探究式学习的基础。

探究式学习型的孩子,听到“要多读英文原著”时,会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然后自己去找书。从自己去找书的这一刻起,探究就已经开始了。而且,与其问别人,不如自己找,这样才能找到激发自己兴趣和好奇心的书。

至于英文书的读法也一样。刚开始读碰到不认识的生词时,是查词典还是跳过继续往下读呢?是朗读还是默读呢?是翻来覆去地读还是循序渐进地读呢?——探究式学习型的孩子,能够在探索中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越是学习好的孩子,越了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理,探究式学习型的孩子,能够在反复摸索中用自己的方法去完成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据说,日本将棋棋手藤井聪太很少研究前人的棋谱,而是以自己的看家本领“残局破解”为基础,在人工智能程序的辅助下进行训练,按自己的思路去考虑如何应对某个棋局。可以说,这是人工智能时代才可能实行的独特训练法吧。

上文我们阐述了能否做到探究式学习的孩子之间的区别。但说实话,刚开始时,大部分孩子都是做不到自己主动探究的。既然这样,那是不是意味着对孩子来说太难了呢?其实并非如此。

实际上,每个孩子原本都有旺盛的好奇心,都有强烈的探究意识。之所以遭到破坏,学校难辞其咎。在学校里,上课采取填鸭式教学法,注重死记硬背,结果孩子们难免变得消极被动,懒于思考,以致逐渐丧失了主动性和好奇心。

而且,有的孩子下课后还要被迫参加补习班,为了应试而死记硬背,被折腾得疲惫不堪。

当肚子不饿而被迫大量进食的时候,“吃”无疑是一种痛苦。同理,被迫进行填鸭式学习的时候,又怎么可能产生“探究”意识呢?所以,首先需要把肚子清空,这点非常关键。

对于探究式学习来说,所谓的“空腹状态”就是指尽情休息。在《红头发安妮》这本书里也描绘了这么一种状态:开学时专心学习;放长假时,则完全抛开课本,彻底放松身心。换言之,对于探究式学习来说,该休息的时候就“无所事事”地尽情休息,这点非常重要。

至少要无所事事地休息三天。这样,被隔离的好奇心就会蠢蠢欲动,对各种事物产生探究的热情。

以我自己为例,因为没有连休三天的闲暇时间,所以我会采取每天慢跑一个钟头的替代方法来重新激活大脑。在这一个钟头的慢跑过程中,所有信息都被屏蔽,待跑完的时候,我就会变回“满血复活”的精神状态。

总而言之,不管是无所事事地休息三天,还是心无杂念地进行散步或慢跑等运动,对于重新激活大脑都是非常重要的。大脑一旦被重新激活,探究意识也会随之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