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数字推理
1.D.数列作差分别为7、12、22、37,再次作差分别为5、10、15,构成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二级数列中最后一项应为37+20=57,由此得出一级数列为79+57=136。
2.B.数列作差分别为23、29、35、23、29,由此可推出所填项与前项的差为35。
3.B.分子是首项为2,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分母是首项为5,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偶数项的符号为负,奇数项的符号为正,故答案为B。
4.C.前后项差为58、28、12,58=28×2+2,28=12×2+4,12=x×2+8,x=2,所以括号内应为20-2=18。
5.C.该数列前后两项的差为6的倍数,且倍数为公差是12的等差数列,故答案为C。
6.C.各数之差构成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7.D.13=4×3+1,40=13×3+1,121=40×3+1,364=121×3+1,则空缺项为:364×3+1=1093。
8.A.13=2×6+1,40=13×3+1,61=40×1.5+1,因此括号内应为61×0.75+1=46.75。
9.C.1可化为,可以看出分子为奇数列,分母为前一项的分子、分母之和。
10.A.分析数列可得出此规律:6=12-12÷2,25=30-30÷6,应填项为100-100÷25=96。
11.D.后一项减前一项得到7,21,尝试列以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得63,189,则括号内应填100。
12.B.分析数列可得出此规律:323=107×3+2,107=35×3+2,35=11×3+2,3=()×3+2,则应填项为。
13.C.2=1×2,4=2×2,12=3×4,48=4×12,由此可见,每个数都是由相邻的前面的数乘以自己所排列的位数,所以第5位数就应该是5×48=240。
14.C.后一项减前一项得到一个等比数列1,3,9,27,则等比数列下一项为81,52+81=133,应选C。
15.D.数列中后一个数字与前一个数字之间的商形成一个等差数列:1÷1=1,2÷1=2,6÷2=3,以此类推,第5个数与6之间的商应该是4,所以6×4=24。
16.C.前面的数字为1,2,3……循环,后面的数字为一个奇数列,根据前面的数字每三项循环一次的规律,奇数列的第40项应为79。
17.B.后一项减前一项得到8(32-1),15(42-1),24(52-1),35(62-1),括号内应填57。
18.A.这道题目比较特殊。观察原数列不难发现,第一个1前面有1个-1,第二个1前面有2个-1。根据这个规律第三个1前面应该有3个-1,而原数列第三部分已经出现3个-1,那么剩下一项应该是1。A为正确答案。
19.B.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得到2,4,8,16,所以括号内应填64。
20.B.这道题目是二级等差数列。观察原数列并进行作差运算得到:3,5,X-10,26-X,11。不妨进行猜想,设定该数列构成奇数列,那么得到X=17,带入原数列发现符合规律,所以B为正确答案。
21.D.本题为两两分项数列,规律为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所以空缺项为23×3=69。
22.C.观察数列可得知,奇数项构成一个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偶数项构成一个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23.B.从整数部分可以看出它是按1,2,3…依次递增的数列即二次等差数列,而小数部分的百分位上均为质数。因此,选B。
24.D.分析数列可得出此规律:(4-1)÷3=2-1,(15-1)÷7=3-1,(?-1)÷13=4-1,应填40。
25.D.规律是3=1×3,18=3×6,216=18×12,被乘数是二级等比数列(公比为2),乘数为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所以下一项为216×24=5184。
26.B.后一个数字与前一个数字之间的差是一个以1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由此推断所填的数字是14+27=41。
27.C.数列可化为:。分析数列可得出此规律,分子分母各构成公差为2的二级等差数列,所以应填项为。
28.A.观察数列可得知,上一层的数是下一层两数之差。
29.D.将各项拆分成乘积,1=1×1,8=2×4,28=4×7,80=8×10。则括号内数字应为16×13=208。
30.C.1+2=3,2+5=7,5+3=8,3+7=10,7+8=15,8+10=(18)。
(二)数学运算
1.D。此题需要利用乘法原理。坐定一个人之后,选出其配偶跟他(她)相邻的概率为1/9,坐定之后还有8个人;此时再坐一个人,选出其配偶跟他(她)相邻的概率为1/7……由此类推5对夫妇恰好都相邻的概率为≈0.2%,该数在1‰到5‰之间。
2.C.三个工作人员分配,每个部门至多接收2个人,所以三个工作人员的分配会有两种分法:第一,三个部门每个部门各接收一个人员,会出现=6种人员分配的情况;第二,有两个人被分到同一部门,另一个人分到其他的两个部门之一,会出现=18种人员分配的情况,两种分法加起来共有6+18=24种不同的方案。
3.B。假设去年的进口量为100公斤,那么去年的进口金额为15×100=1500元;今年的进口量增加一半则为150公斤,而进口金额增加了20%,为1500×1.2,因此今年的进口单价为1500×1.2÷150=12元/公斤。
4.B.假设小王步行速度为1,则根据题目所述关系可知跑步速度为2,骑车速度为4。骑车从A城到B城再步行返回A城的整个过程中,骑车与步行的路程相同,因此步行的时间是骑车的4倍。由总时间为2小时可知骑车从A城到B城需要24分钟,因此跑步从A城到B城总共需要48分钟。
5.B。
6.D.余数是8,一位数作为除数的只能是9,商只能是10,被除数则是98。四个数之和为98+9+10+8=125。
7.B.两人第一次相遇时游过的距离和是1倍的泳池长度,第二次相遇时游过的距离和是3倍的泳池长度……第n次相遇时游过的距离和是(2n-1)倍的泳池长度。两人1分50秒游过的距离和为(37.5+52.5)×=165米,这个距离正好是泳池长度的5倍~6倍之间,因此应当相遇了3次。8.A.以 1开始的 10个连续奇数和为=100,其 2.5倍即为 250。则有=250,解得a=16,a+18=34。
9.D.计算式为(60+50)-100=10。
10.B.10个黑球和4个红球都拿出来后,第15次拿到的肯定是白球。
11.A.计算过程中利用4×25=100,15×5=75等简便算法。
12.D.设x=1/2+1/3+1/4,则原式可代换为:(1+x)(x+1/5)-(1+x+1/5)x=1/5,化简再求解。
13.A.通过分析可知,偶数个的1999相乘,末尾数字都是1,奇数个则为9。
14.C.利用十字交叉公式可知A、B两部门的人数比值为(30-24)∶(38-30)=3∶4;B、C两部门人数比值为(42-34)∶(34-24)=4∶5。由此可知A、B、C三个部门的人数比为A∶B∶C=3∶4∶5,该单位全体人员的平均年龄为:
15.D.根据B区与A区人口比值可知B区人口为全市人口的,因此A、B两区人口总量为全市人口的,C、D、E三个区的人口总数为全市人口的。而根据题目条件可知C、D、E三区人口总数为C区人口数的,因此C区人口总数是全市人口总数的=,因此全市人口总数为=44.2万人。
16.A.前面为(874-1)×(476+1)-198=874×476+874-476-1-198=874×476+199,结果应该为1。
17.B.,则=3。
18.D.前一个数列的每项都比后一个数列的每项大200,共98项,差是98×200=19600。
19.C.设三角形每条边用硬币X,正方形每边用Y,那么Y=X-5,同时由于硬币个数相同,那么3 X=4 Y,如此可以算出X=20,则硬币共有3×20=60个,硬币为5分硬币,那么总价值是5×60=300(分),故选C。
20.B.设甲每小时加工x个零件,则根据题意可得出乙每小时加工零件54÷2-x=27-x个零件,3x-4(27-x)=4,解得x=16。
21.B.如果三边是相互独立的,可知每边可栽四棵树分别在始点、第二米、第四米、终点。当三边组成三角形时,每条边的始点都成为每一条边的终点,即三个顶点都重复了一次。所以共可栽3×4-3=9(棵)。
22.D。假设大包装盒有A个,小包装盒有B个。根据题意可知A+B介于11到20之间,且12 A+5 B=99。符合条件的整数解只有A=2,B=15这一组解。这两种包装盒相差13个。
23.B.小赵休息的2局比赛正好是小钱和小孙比赛,因此小钱的8局比赛中有6局是与小赵打的,而小孙的5局比赛中有3局是与小赵打的。由此可知小赵打的比赛有6+3=9局,而比赛的总局数为9+2=11局,由此可知小钱休息了3局,小孙休息了6局。考虑到每个人的休息局不可能连续,因此小孙的休息局正好是第1局、第3局、第5局、第7局、第9局、第11局。因此第9局比赛的人是小赵和小钱。
24.C.设2006年销售了x台,单价为y元,则根据题意列方程为:1.2 x0.8 y=3000,xy=3125,即为2006年销售额。
25.C.本题可选用代入法最为简便。
26.B。此题需要反复利用等差数列平均数等于中项的关系。由于9名工人的得分为等差数列,平均分为86,因此第5名工人的得分为86分。前5名工人得分之和为460分,因此第3名工人得分为460÷5=92分。由此可见这些工人得分的公差为(92-86)÷2=3,第4名工人得分为89分,前7名工人得分之和为89×7=623分。
27.B.男孩所走的台阶数为40×2=80,女孩所走的台阶数为50/2×3=75,那么电梯的速度就应该为(80-75)/(50-40)=0.5,电梯所经过的台阶就为40×0.5=20,电梯经过的台阶加上男孩经过的台阶,就是电梯的台阶数,即100级。
28.A.假设该产品的总成本之前为15元,则现在为16元,其中增加的1元为原材料增加的成本。假设涨价之前原材料成本为n元,则涨价之后原材料的成本为(n+1)元。根据题意可知:
由此解得n=9元,上涨1元即上涨了。
29.C.它们在碰撞前相距的路程即为它们在1分钟内经过的路程,即(30000+20000)÷60≈833(公里)。
30.D.由提供的选项可知,15和31一定是被买走的,设其中一个顾客买走x千克,另一个为2 x,则3 x=15+31+[(16+18+19)或(16+18+20)或(16+19+20)或(18+19+20)]可知,只有3x=15+31+(16+18+19)这个方程可得出整数x=33,代入验证正确,故选D。
31.C.100克盐水中含盐17.5克,故1千克盐水中含盐175克,7千克中含盐175×7=1225(克)。
32.A.9的几次方尾数只可能是1或9,9的奇数次方尾数为9,偶数次为1,应选A。33.C.此题需要注意的是最后一排不一定是整一排。利用代入法来求解本题最为方便。按照5人一排,如果队列有9排则人数介于41~45之间,如果队列有10排则人数介于46~50之间,如果队列有11排则人数介于51~55之间,如果队列有12排则人数介于56~60之间。带入检验可知人数52人时,2人一排有26排、3人一排有18排、4人一排有13排、5人一排有11排,这是符合条件的唯一一组解。
34.B.计划生活费4000÷40%=10000元,则总预算为10000÷=22500元。
35.C.1-0.5=,分母相乘,可知最后结果的分母应为2×3=6。故答案为C。
36.C.因为9月1日是星期四,所以9月6日是星期二。而9月6日至11月8日共有63天,将会出现63÷7=9个星期二,再加上9月6日这个星期二,总共有10个星期二。C为正确答案。
37.B.只看个位可知结果的个位数为6。
38.B。此题需要反复使用行船流水速度关系式。假设水速为1,根据顺流而下的速度是水速的3倍可知,人工划船的速度为3-1=2。返回的时间为顺流而下时间的3/5,因此返回时的速度为顺流航行速度的5/3,因此返回时的速度为5。由此可知开足动力在静水中的速度为5+1=6,该速度是人工划船速度的3倍。
39.A.1-90%=10%的工人的工龄至少10年的人数为16人,故工人总数为160人。则工龄至少5年但不足10年的工人数为:160×40%-16=48(人)。选A。
40.C.由表格可知,100美元可兑换786.97元人民币,100元人民币可兑换的美元为×100≈12.71美元。
41.B.设b=3,a=2代入即可。
42.B.100÷(10-6)=25千米/小时。
43.C.设甲、乙、丙分别为x、y、z岁,据题意x+y+z=51,x+y=30,则z=21。
44.D。假设每个钢琴教师带领A个学员,每个拉丁舞教师带领B个学员,由此可知5 A+6 B=76,且A、B都是质数。而根据奇偶性可知,A必须为偶数,因此A=2,由此可知B=11。目前剩余的学员还有4×2+3×11=41人。
45.C.如果乘坐大船过河,则需要过河的次数为+1=5次
所需时间为[(5-1)×2+1]×5=45分钟
如果乘坐小船过河,则需要过河的次数为+1=8次
所需时间为[(8-1)×2+1]×3=45分钟
由此可见,乘坐两船过河时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