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两山论”的系统论述和解读
一、辩证逻辑: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2005年8月2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头版的特色栏目发表了《之江新语》的专栏文章,文章开宗明义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习近平接着写道:“浙江省‘七山一水两分田’,许多地方‘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
从语句表达的逻辑关系上看,习近平把“既要绿水青山”写在了“也要金山银山”的前面,这和很多人在谈到“两座山”的辩证关系时的思维语序“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是不同的,体现了侧重点在于“绿水青山”,而不是“金山银山”。不难看出,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关于“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两山论”思想,在“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孰轻孰重的认识上,暗含着“绿水青山”更加重要的寓意,这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逻辑的。
“两山论”的形成,符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对此,习近平在2006年时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在实践中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揺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二、历史担当: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是自然的、本源的,金山银山则是人为的、派生的;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本源,金山银山则是绿水青山的派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了绿水青山就不怕没有金山银山,就不可能没有金山银山。否则,金山银山再大再高也可能被坐吃山空。如果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在实践中发生冲突,从长远看,宁可要本源自然的绿水青山,也不要人为地派生的金山银山。所以,习近平在阐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同时,还坚定指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他的这一论断充分表明,一旦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发生矛盾时,必须毫不犹豫地把保护生态放在首位,绝不可再走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的传统老路。
在2005年《之江新语》的文章中,习近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懂得机会成本,善于选择,学会扬弃,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习近平多次掷地有声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的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做出这样的宣示,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也是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2015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对“两山论”的内涵又做了进一步阐发:“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总书记严肃指出:“生态等到污染了、破坏了再来建设,那就迟了。对于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绝不能手软,不能搞下不为例,要防止形成破窗效应。”由此不难看出习近平对生态环境的至高重视,把生态与生命等量齐观,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表现出高度觉醒和深谋远虑,为世界各国树立了榜样。
三、实践自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物质本源和自然基础,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自然性,其吃穿住行都离不开绿水青山,不管是采野果、住山洞,还是打猎捕鱼、砍柴烧饭,都和绿水青山紧密相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经济相对发达阶段,人们不需要从青山绿水获得直接的物质需要,但青山绿水却可以为人们提供新鲜的空气、美好的感觉和健康的体验,可以发展生态旅游、生产有机食品,为当地创造价值和收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5年5月,习近平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身份前往浙江考察调研。回首过去的十年,浙江干部群众把美丽浙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保护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习近平总书记置身舟山的一个新建农村社区,感受到的是欣欣向荣、安居乐业。2014年,这个社区旅游接待人数突破20万人次,经济总收入35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2000元。把树叶子变成了钞票子——老百姓的形象说法,一个村落的发展变迁,正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好的诠释。
环境如水,发展似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辩证关系,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学论断。深入学习、准确把握“两山论”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使命感与自觉性,对于实现中共十九大提出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