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内蒙古产业结构演变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主要以小农经济、畜牧经济为主,经过不断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已形成了较为发达、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结构则由成立之初的“一二三”比例构成演变为现在的“三二一”的比例构成。
2.1.1 改革开放前产业结构演变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即1947年至1978年,主要分为经济恢复时期、“一五”时期、“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在这段时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总体呈增长趋势但波动明显。
——经济恢复时期。经济恢复时期即1947年至1951年,这一时期自治区已经建立,社会秩序得到良好维护,国民经济恢复较快。在这4年时间内,粮食产量增长64.1%,牲畜总数量增长66.7%,工业产值较1947年增长了200%。在此期间,第三产业同样得到了迅速恢复,但产业结构仍然为“一二三”的比例构成。
——“一五”时期。在此期间,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发展农牧业生产,粮食产量年平均增长达49.3%,牲畜头数年平均增长达23.2%。同时,响应国家政策因地制宜发展本地工业,建成了包钢,内蒙古第一、第二机械制造厂,包头第一、第二热电厂等大型企业,工业产值较1952年增长290%,全区工人总数增至14万人,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在此期间,交通运输、邮电、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较为迅速,虽然该时期第二产业得到显著的发展,但仍为前期的产业结构。
——“一五”时期以后,中国进入“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直到1965年才结束。在此期间,市场经济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衡,1961—1962年针对经济秩序紊乱现象进行了相应调整,这一时期内产业结构仍未发生改变,但是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已经接近第一产业的增加值,第二产业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接近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第三产业占比较小。
——“文化大革命”时期。在此期间,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剧烈波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的位序变化明显,自1972年起,第二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已经改变为“二三一”,第二产业已经成为主导产业,第二产业主要是以能源加工为主的重工业,产业布局层面形成了以自然资源密集型的重工业为主,以第一、第三产业为辅的经济发展格局并形成路径依赖,对后期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转型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1.2 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演变
改革开放后是指1978年以后,主要分为改革开放初期和“六五”“七五”时期、“八五”和“九五”时期、“十五”时期、“十一五”时期至今。这一时期,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GDP总量和人均收入大幅提高。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工作重心转移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地区的经济迎来重要转折点,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地区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第一产业完成了由自然经济向现代化经济的过渡,以能源、原材料、纺织、畜产品加工、食品工业为主的工业的主体地位持续巩固,机械加工、化学、森林工业的比重持续增长,包含旅游业、房地产业等新兴行业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样迅速。在此期间,“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得到加强。
——改革开放初期和“六五”“七五”时期。第一产业发展较快,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在1982年时达到35.7%,比1978年时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上升3%。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国内外商业贸易等发展水平显著提升,1989年第三产业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35.8%,较1978年上升13.9%。
——“八五”和“九五”时期,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迅速发展,随着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及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高于轻工业,呈现出重工业化的特征,产业结构为“二三一”的比例构成。
——“十五”时期,是自治区积极向小康社会迈进的时期。这一阶段,自治区产业结构继续呈现出“二三一”的比例构成,但各产业内部的比例已经发生改变,尤其是第二产业内部,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的重工业在第二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上升。与2000年相比,2005年第一产业从22.79%下降到15.10%,下降了7.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上升,从37.85%上升到45.41%,增加了7.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略有上升。
——“十一五”至今。2006年至2018年,地区经济经历快速发展,人均收入快速增长。2006年全区GDP为4944.25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12.84%、48.03%、39.12%,至2018年末全区生产总值17289.2亿元,三次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10.1%、39.4%、50.5%,第三产业已经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结构变为“三二一”的比例构成。第三产业主要以传统的服务业为主,第二产业仍然是以自然资源密集型的重工业为主,第一产业主要以传统的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从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至今,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从成立之初的“一二三”逐步发展为以工业为主体的“二三一”的比例构成,最后演变为以服务业为支柱产业的“三二一”产业结构,在此期间,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GDP由1952年的12.16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7289.2亿元,增长近1420倍,人均收入增长近394倍。随着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问题逐渐凸显,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部分是来自于能源及原材料工业的快速增长,是以传统的依靠增加投入的粗放型方式发展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尚不够优化、居民生活水平存在提高的空间、地区产业互补性差,产业结构相同现象突出、传统资源型产业占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壮大等问题制约着内蒙古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释放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
2.1.3 内蒙古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产业结构的演变
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体特定的产业结构由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形成,而经济体特定的产业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该经济体的增长路径。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动,实质上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客观过程。
从经济发展历史的角度看,经济体的产业结构演变具有两个维度,分别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及产业结构高级化。
(1)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指的是产业间的聚合质量,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可以反映产业之间的协调程度;第二,可以反映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即要素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耦合程度。在分析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文献中,泰尔指数可以有效地衡量产业间的聚合质量,可以有效衡量产业结构合理性,并且考虑了产业的相对重要性避免了绝对值的计算,同时还保留了结构偏离度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含义,因此,泰尔指数是一个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理想度量。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Y表示地区生产总值即GDP,L表示地区总就业人数,i表示第i产业(i可取一、二、三),n表示总的产业数量,按照前面的定义,产业总数为3个。根据古典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经济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最终将处于均衡状态,稳态时各产业部门生产效率相同。在上述公式中,表示生产效率,表示产出结构,表示就业结构,当经济体处于稳定状态时,各产业部门的生产效率和经济体总的生产效率相同,即=。若经济体处于稳定状态,则有TL=0;若泰尔指数不为0,表明产业结构偏离了稳定状态,产业结构不合理。
(2)产业结构高级化
作为经济体转型升级的标志之一,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种度量,一般情况下,产业结构高级化采用第二、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度量。该度量方式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可以反映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但是这种度量方式不能反映信息技术革命以后各主要工业化国家“经济服务化”的总体趋势。信息化推动下的地区经济结构服务化是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的重要标志,经济服务化的重要特征是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率要快于第二产业产值的增长率,因此,本章采用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记为TS)作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指标。该指标可以清晰地反映产业结构中的服务化趋势。如果TS值持续上升,就意味着经济体处于“经济服务化”状态中,产业结构正在升级。TS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Y3表示第三产业产值,Y2表示第二产业产值。
(3)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视角下产业结构演变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1952年至2016年的统计数据,分别做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演变图、GDP变化图、生产效率图,如图2-1至图2-3所示:
图2-1 1952—2016内蒙古产业结构演变
内蒙古自治区GDP变化趋势如图2-2所示:
图2-2 1952—2016年内蒙古GDP增长趋势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生产效率趋势如图2-3所示:
图2-3 1952—2016年内蒙古生产效率变化趋势
其中,表示总体生产率,表示第一产业生产效率,表示第二产业生产效率,表示第三产业生产效率。
如图2-1所示,TL值总体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952年至1980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为改革开放前时期,这一时期TL值不断上升由1951年的0.10上升至1980年的0.34,表明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性不足,耦合性较差。由图2-3可知在此期间总的生产效率和各产业的生产效率较为低下,总生产效率仅增加0.10,生产效率低下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同时,TS值呈下降趋势,说明产业结构未出现高级化。在此期间,第二产业发展较快,产值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与这一时期内蒙古地区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的情况相吻合,由图2-2可知,1952年至1980年GDP变化不明显,1980年内蒙古自治区GDP为68.40亿元,较1952年仅增加56.24亿元。
1981年至1990年为第二阶段,在此期间,TL值不断降低,由1981年的0.21降低至1990年的0.08,表明各产业之间的协调性逐步增强,产业结构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反映在GDP方面为,1981年至1990年10年间GDP增长241.4亿元,而内蒙古自治区自成立到1980年近30年的时间里GDP仅增长约70亿元,GDP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1952年至1980年总生产效率变化为0.10,而1981年至1990年总生产效率变化为0.34,说明这一时期的资料利用效率高于前期,这一时期TS值不断上升,由1981年的0.58上升至1990年的1.02,说明这一时期内蒙古地区产业结构呈现出高级化的趋势。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双重作用下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1991年至2011年为第三阶段,这一时期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呈现指数型增长现象,2011年GDP为14359.88亿元较1991年的359.66亿元增加13999.34亿元,增长38.92倍,并在2010年突破万亿大关。在这一时期内,TL呈现出缓慢增加的趋势,由1991年的0.11增长到2011年的0.48,说明此期间各产业间的聚合质量正在下降且下降速度较为缓慢。在此期间总生产效率及各产业的生产效率都明显提高,但第二产业的生产效率呈指数形式的增长,其产值所占比重在2011年达到55.97%,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内蒙古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一时期,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TS值呈下降的趋势,意味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没有及时跟上,不能有效促进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经济润滑剂的作用效果不明显,造成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聚合质量降低,导致TL值的不断上升,产业间的协调性减弱,制约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乏力。
2012年至2016年为第四阶段。该阶段TL值呈下降趋势,表明经过前期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间的聚合质量正在逐步提升。TS值处于上升区间,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二产业发展较为迅速,表明产业结构处于新一轮的转型升级中,经济朝着产业高级化的方向发展,但依然未改变第一、第三产业生产效率低于第二产业生产效率的状况,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各产业的生产效率,释放经济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