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像格力一样的企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董明珠时期的产销均衡

2012年5月,朱江洪退休,董明珠接掌格力。以产销均衡的视角,我们来看看格力,到底是在肆意挥霍吃老本,还是踏踏实实地持续成长。

(一)产销均衡第三阶段:2012—2018年

在第三阶段,格力利用经销商淡季压货,逐步推动空调全行业产销均衡,因内容过多,在第五章详细分析。

2015年国内经济不景气,行业库存高企且出现凉夏,空调行业进入低迷期。上半年美的空调出货平稳,下半年(即2016新冷年开盘)渠道开战,格力开始发力,把美的下半年出货额、毛利率、销售返利余额打得全部跳水,见图2-5,美的2015年下半年收入骤降。

图2-5 2012—2018年各公司下半年空调收入占全年空调收入比例

数据来源:已披露财务报告数据计算所得。

从产销均衡的角度看,这种销量跳水会导致下游渠道和上游供应链混乱,破坏经销商、供应商生产经营稳定性,增加产品成本,对长期品质和品牌的积累非常不利。

因此,以目前格力在渠道、供应链的竞争优势,在技术领域不发生突变的情况下,单以空调而论,美的和海尔没有反超的机会。

表2-8 2012—2018年各公司下半年空调收入占全年空调收入比例(%)

数据来源:已披露财务报告数据计算所得。

(二)神来之笔:“黄牛经销商”

格力共有27家区域销售公司,通过淡季返利政策,吸引它们淡季进货,进而均衡产销,这是格力的传统模式。

每家区域销售公司根据自己的需求向格力下订单,但各地销情不同,在各自为政的情况下,实现整体均衡是有难度的。但如果指导少数几家实力雄厚、信得过的区域公司进货,站在公司整体甚至全行业层面削峰填谷,就容易多了,这些“黄牛经销商”是神来之笔。

由表2-9、表2-10可知,2012年后,即董明珠掌舵后,河南、浙江、河北下半年进货比例增加,存货周转天数下降,产成品比例下降,产销均衡进一步完善。这是明显的、人为的削峰填谷,自此格力进入产销均衡的第三阶段,平衡空调全行业产销波动,将在第五章详细分析。

表2-9 2012—2018年格力电器存货情况

数据来源:已披露财务报告数据计算所得。

表2-10 2012—2018年格力区域销售公司下半年进货额同上半年比值

注:2018年河南公司比值下降,是因其上半年进货额太多所致。

数据来源:已披露财务报告数据计算所得。

董明珠在利用河南、浙江、河北等区域公司削峰填谷,升级产销均衡。但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逆周期进货是要承担风险的,见表2-11,逆周期进货加码的同时,销售返利余额剧增,600亿元的销售返利就是它们最大的安全垫,当然也会有其他小恩惠。销售返利的经济内容在第三章详解。

表2-11 2012—2018年格力电器经销商销售返利余额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已披露财务报告数据计算所得。

成本是为了收入,格力“包养”几个区域公司,换取产销均衡的升级,进一步攫取供应链的分工之利。格力2012年净利率7.5%,提升到2018年的13.3%,业绩有目共睹,这是顶级的经营智慧。

这里顺便解答第一章“预收账款”的问题。为什么2018年末预收款比例下降到了同行的水平?这是否是格力销售渠道竞争力下滑的信号?自然不是,由于“黄牛经销商”的指导动作,直接造成了预收账款的经济内容失真,2018年末预收款比例大幅下降,但2019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依然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