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本书是关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专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的经济增长“奇迹”举世瞩目。然而,在中国经济总量逐渐攀升的背后,却暗藏着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等隐忧。为破解这一发展困局,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即强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实现绿色发展,其关键在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全面提升,并不断扩大其对绿色增长的贡献份额。要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则需要综合考量国内自主创新和国际技术溢出等内外在因素。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外商直接投资的涌入在广泛作用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中国区域环境质量。因而,在经济转型背景下,系统探究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的主要内容、主要结论、重要观点、政策建议如下。

一 主要内容

(1)系统构建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科学界定了外商直接投资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及内涵,并从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形成、技术转移、技术溢出和环境溢出效应四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理。

(2)统计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现状及问题。首先描述性分析了全球和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问题,然后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分别作为投入要素和非合意产出纳入测算框架,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和DEA-GML指数,测算了中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从时间和地区维度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

(3)实证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OLS+稳健标准误”、系统GMM、空间误差收敛和门槛回归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以及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

(4)科学设计了外商直接投资驱动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长效机制。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资本形成、技术吸纳和环境治理三个层面,设计了外商直接投资驱动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长效机制,并提出了促进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

二 主要结论

(1)考察期内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异质性特征。测算结果表明,2003—2014年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0.92%,意味着样本期内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3—2009年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下滑趋势,但下滑幅度逐步缩小。2009—2014年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则呈上升态势。同时,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解结果来看,绿色技术效率的下降是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下滑的主要原因。此外,考察期内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呈现沿海、沿边和内陆地区梯度递减的空间格局。

(2)总体而言,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显著促进了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系统GMM回归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促进了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这可能是因为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示范—模仿、市场竞争、人员流动和产业关联等效应,带动了当地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实行清洁生产,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水平,并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技术效率改善,从而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3)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系统GMM回归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且集中表现为沿海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当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大,内陆地区次之,而沿边地区的正向促进作用不明显。空间误差收敛回归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收敛性,且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提升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4)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和环境规制的单门槛效应。门槛回归结果表明,地区不同的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和环境规制水平是导致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产生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且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和环境规制的单门槛效应。研发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越显著。同时,适度提高环境规制水平,也有助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的发挥。

(5)外商直接投资有效驱动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离不开科学的长效机制。具体包括三大长效机制:外商直接投资加速资本积累、促进技术吸纳和规避环境污染的长效机制。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加速资本积累的长效机制包括动态监管机制、内企成长机制和金融支撑机制;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技术吸纳的长效机制包括政策诱导机制、产业对接机制和人才培育机制;外商直接投资规避环境污染的长效机制包括生态预警机制、环境规制机制和协同激励机制。

三 重要观点

(1)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绿色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也是衡量中国绿色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增长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

(2)驱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促进绿色经济发展,需要综合考量国内外因素,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和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正向溢出效应。

(3)由于中国各地区在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对各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因而需要各地区充分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特征,实行差异化的引资策略,以有效推动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

四 政策建议

(1)推动绿色技术进步,提升绿色技术效率。在强化原始创新的基础上,科学引进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以综合提高国家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充分挖掘现有技术资源的潜能,提升其利用效率,从而有效地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2)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各地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因地制宜推动当地绿色发展。内陆地区实施“绿色崛起”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沿边地区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生态科技;沿海地区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严控环保准入门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化转变。

(3)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引进优质绿色外资。全方位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如既往地积极引进并监督外商直接投资,加快引资模式从“数量”向“质量”、“被动吸收”向“主动抉择”转变,并高度重视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环境效益。

(4)认清地区禀赋特征,实施差异引资策略。吸收能力较强的地区应积极引进优质绿色外资,并探寻外资引进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佳契合点;吸收能力较弱的地区应谨慎地、有选择性地引进外资,且以完善吸收能力体系为主,使其达到相应“门槛”之上,以便充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溢出效应。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也凝结了众多人的帮助和关怀。首先,我要诚挚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冉光和教授、博士后导师李敬研究员、杨果研究员、张林副教授、田庆刚博士、邓睿博士、李晓龙博士等良师益友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岳父岳母、夫人苏鹃对我的关怀和鼓励。我还要衷心感谢央地共建项目“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编号:680218001)、重庆工商大学科研经费启动项目“‘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金融服务创新与政策协同研究”(编号:1955040)、重庆工商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合作机制及模式研究”(编号:KFJJ2019025)的资助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大学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需要指出的是,研究中存在的缺点及错误由笔者负责。

郑强

2019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