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杜林论》“哲学编”阐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恩格斯批判杜林先验主义哲学观的意义

正像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第二版序言中所说,为了批判杜林,“并以自己的见解去反驳他的见解。因此消极的批判成了积极的批判;论战转变成对马克思和我所主张的辩证方法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比较连贯的阐述”。[24]所谓消极的批判就是只指出对方的错误所在,而积极的批判则不仅要指出对方的错误,而且还要阐述正确的理论是什么。恩格斯在这一章阐述的哲学观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关于哲学的研究对象

杜林的哲学以存在的基本形式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探究存在的基本形式的原则,而且所发现的这些“原则”具有对存在的一般的解释力。杜林这里讲的存在是对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存在的一般概括。所以,杜林的哲学以世界为研究对象。恩格斯认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世界。恩格斯指出,以世界为研究对象,即以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及其总体为研究对象,这是古代哲学的特征,因此,古代哲学也叫各种知识的“总汇”。然而,近代以来,由于科学的发展,各门科学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哲学也发现,“世界、存在”等并不是哲学研究的对象。所以,恩格斯说:“如果存在的基本原则是从实际存在的事物中得来的,那么为此我们所需要的就不是哲学,而是关于世界和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情的实证知识;由此产生的也不是哲学,而是实证科学。”[25]所以,客观世界不是哲学的研究对象。如果以客观世界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替代了实证科学,就必然是先验主义。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引论”部分总结和分析哲学发展史的时候,对于哲学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发展过程做了总结性分析之后指出,由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各门自然科学逐步从哲学中分离出去,哲学也发展到现代唯物主义的形态,这时,“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了。一旦对每一门科学都提出要求,要它们弄清楚它们自己在事物以及关于事物的知识的总联系中的地位,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科学就是多余的了。于是,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仍然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他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26]

由于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哲学中还能够独立存在的只有形式逻辑和辩证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哲学研究的对象又是什么呢?这一点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他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7]如果纯粹以思维为研究对象,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那是逻辑学的任务,不是哲学的任务;如果以存在、以客观世界及其各种事物为研究对象,那是具体科学的任务。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个关系可以扩展或者拓展为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的关系等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一般唯物主义的基本区别

一般唯物主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旧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唯物主义。它研究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只是就思维的内容和存在的关系来进行的。这一点我们在上文引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的论述中已经做过分析,这里不赘述。机械唯物主义者承认人的认识来源于感性经验,从认识内容的角度指出思维来自对外部事物的感知,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但是,旧唯物主义者并没有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方面的唯物主义性质,因此,它的唯物主义就无法贯彻到底。所以,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思维的规律和自然规律为什么能如此地相适合?这正是恩格斯研究的哲学问题。也就是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仅要从内容方面进行研究,更要从形式方面进行研究,也就是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与存在的规律相统一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的地方。

研究思维规律和存在规律能不能一致,如何一致?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待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上的重点问题。可是,我们常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在阐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时并没有突出这个重点,更多的地方倒是重复了恩格斯所批判的一般唯物主义者的哲学水平,至少是没有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上所关注的重点与旧唯物主义者的不同。我们要推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就应当遵循恩格斯的哲学逻辑,重点研究思维的规律如何与存在的规律相一致的问题。这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的现代哲学的实践论转向的必然要求。

(三)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在根本点上是一致的

曾经有过这样的说法,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不一致。马克思以实践的概念变革了旧哲学,他的辩证法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法,而恩格斯却是自然辩证法。持这种看法的人是不懂恩格斯的,或者没有读懂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是一致的。大家都知道,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即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恩格斯于1888年第一次正式发表;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德意志意识形态》也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完成的。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一条重要的哲学原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28]马克思提出了思维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问题这一思想,恩格斯在这里进一步贯彻。恩格斯不仅提出新哲学与旧哲学相比,其研究重点应当是思维规律和存在规律能否一致和如何一致的问题,而且还沿着马克思的思路,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人类实践。恩格斯在本章中强调指出,思维规律和存在规律为什么能够相互适合。“如果进一步追问: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它们是从哪里来的,那么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是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9]也就是说,思维、意识、人脑都是实践的产物。同时,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实践的定义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解释为革命的实践。”[30]可以看到,恩格斯在揭示思维规律和存在规律一致的现实基础是实践时,正是原原本本地遵循了马克思对实践的定义。

也正是在本章中恩格斯在论证人类认识的矛盾时,也指出了人类认识的矛盾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他说:“这个矛盾不仅存在于世界和人这两个因素的本性中,而且还是所有智力进步的主要杠杆,它在人类的无限的前进发展中一天天不断得到解决,这正像某些数学课题在无穷级数或连分数中得到解答一样。”[31]这里所说的人类每天不断得到解决又不断发生的矛盾正是人类实践过程的基本特征。显然,恩格斯是和马克思一样,用实践的观点去研究和分析认识论问题的。

从本章所涉及的重要哲学问题分析看,恩格斯坚持并贯彻了实践的基本观点。既然如此,又怎么能说恩格斯是“自然辩证法”,而不是实践的辩证法呢?可见,理解恩格斯,弄懂、真懂恩格斯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学术问题!


[1]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2]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3]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4]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5]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6]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7]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0页。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8—539页。

[9]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10]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11]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12]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

[13]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14]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

[15]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

[16]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

[17]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18]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19]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7页。

[20]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21]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22] [苏联]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33页。

[23]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24]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25]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

[26]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2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页。

[2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2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4—375页。

[3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31]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