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认同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当代中国社会个体认同的反思

下编关于“当代中国社会个体认同的反思”只有一章即第七章,专门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个体认同的启蒙及其任务”。对中国社会的个体认同问题进行哲学反思,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进步服务是个体认同问题研究的初衷。因此,在完成了上面两编六章的研究,就个体认同的基本问题和一般机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之后,必然要对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认同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以期形成具有时代意义的洞见。

第七章从考察当代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过程入手,深入到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环境中分析中国社会个体的当代“崛起”历程,讨论个体认同的发生、发展以及面对的挑战,提出中国社会启蒙在新时代的历史任务——个体自我的觉醒。自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正在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此同时经历着一场深刻的个体化运动,“个体的崛起”是不争的事实,个体认同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使命,社会启蒙则是中国社会完成这一使命的当务之急。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连同其遭遇到的各种困境大多与个体认同相关。不能把个体认同作为自觉的使命去完成,中国现代化的社会建制、精神建设就无法深入发展,个人也难以安身立命。但是由于“文化传统的断裂”、现代化的高度系统复杂性以及社会改革的探索性、艰巨性,中国人对“什么是个体”、“什么是个体认同”以及“如何实现个体认同”、“实现怎样的个体认同”等个体化的重大问题有不同程度的觉知,茫然不知、懵懵懂懂的人为数不少,局限于感性经验层面的大有人在,各种分歧不一而足,这使个体认同在现实中面临很多困境,严重地阻碍着个体认同的实现和发展。这种情况亟待中国人个体自我的觉醒。

个体自我的觉醒与社会启蒙运动内在相关。西方社会经由18世纪的社会启蒙运动才开启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场启蒙运动创造了个体认同所需要的权利意识、独立自主精神和民主法治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如何基于现实展开一场社会启蒙以促进、推动个体认同的发展值得深思。基于“实然”,才能讲好“应然”。当代中国社会需要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与现代化发展目标相一致的个体化道路。为了坚定这一价值选择,本章首先分析了个体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的本质和特征,总结概括了当代中国社会个体化的历史前提、社会背景和基本特点。上述分析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真正了解当代中国社会个体化进程,为理性分析、科学评价和审视当代中国社会个体存在和发展的状况从而正确思考如何促进个体认同的实现和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为了弄清当代中国社会个体认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第七章沿着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历史足迹,考察了单位制解体及其对于个人的解放作用、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及其对于“个体的合法化的意义”,总结概括了当代中国社会“个人生涯模式”整体性变迁中的个体的特性,进一步分析了个体化以及个体的崛起所引起的个人生活价值体系在基本价值关系、重要价值和生活意识等方面向着“个体”而发生的历史性变迁,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当代中国社会独有的个体“特性”——个体以“我”为核心构建个人自我价值意识;个人在成为个体的过程中秉持“现实主义”的原则;个体主体性追求中的“关系主义”倾向。

基于对个体的独特品性和个体认同基本内涵的把握,本章探讨了理性的启蒙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个体认同的特殊意义,并主要思考了三个问题:当代中国社会个人的哪些价值观念影响了个体认同?当代中国社会个体认同面临着什么挑战?为了推动个体认同朝着有益于个人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我们需要完成何种社会启蒙任务?为此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起始动力、发展理路,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观点:首先,中国社会迄今为止的个体化,主要是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联动产物,而非现代化的顶层制度安排,中国社会个体的崛起是国家实行市场化、社会关系的结构性变迁的客观需要,个体的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的获得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主要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个体化的发展状况,即受经济领域个体化的影响,因此,当代中国社会的个体认同主要受“新个人主义”、“实用理性”、“互倚型自我”等三种理性的影响。其次,由于中国社会的当代转型是“自上而下”的社会转型,起因是“无路可走”而不是“水到渠成”,广大民众为这一社会转型所做的社会心理准备非常不足,社会为这一转型所做的文化准备十分不足,国家为这一转型所做的制度准备严重不足。中国社会的一些传统虽然与时代精神相忤,但仍根深蒂固:群体化的个人生活占据主导地位而不强调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主张“群策群力”而否定个人独立自主;提倡“万物一体”、“天人合一”而不分“我”与“非我”;重视“群体主体性”而漠视“个人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注重实用理性而缺乏规则意识。这使得个体认同遭遇了本体性安全困境、社会价值共识困境和自我认同困境的严峻挑战。最后,基于上述分析,认为当代中国社会要实现个体认同的积极、健康的发展,必须进行一场深刻的社会启蒙运动并完成三个重要任务:公共理性的启蒙、民主法治精神的启蒙和个体主体性的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