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研究思路、内容及主要创新

一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从政策科学的理论视角出发,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度建设问题,研究重点和目的是着力分析当前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现状与制约因素,聚焦和界定有效参与的衡量标准与实现路径,探寻新媒体环境下实现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度建设路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本研究设计安排了基本逻辑思路和研究的主要内容。逻辑思路可简明概括为如下分析研究进路:理论基础—衡量标准界定—现状考察—实证研究—制约因素—制度建设。即按照从理论分析到现实分析再到理论指导现实的路线,从阐述归纳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基本理论出发,首先界定出有效参与的衡量标准,然后宏观考察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总体现状,并进行典型性微观个案的实证研究,分析公民参与的有效性程度,最后回到宏观层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制约因素分析,并运用理论分析方法,拟定出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制度建设的思路和路径。具体来说,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基本理论。本研究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是中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相关理论依据,包括西方源于共和主义传统的直接民主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二是新媒体传播及新媒体舆论相关理论,包括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基本类型及新媒体舆论的内涵特点、演化过程等。三是新媒体环境对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

第二,界定出政策科学视角下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的衡量标准。本研究总结出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新特点和生成机理,介绍归纳了当代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四种理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按照公共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分别提炼出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内涵和衡量标准。

第三,以这个衡量标准为依据和参照,宏观考察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总体现状。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总体概况,新媒体环境下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具体特征,包括参与主体广泛但不平衡、参与渠道多样和便捷、参与内容集中于议程设置和方案评价阶段以及参与成本降低但有效性偏低。

第四,进行典型性微观个案的实证研究。将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分为信息传递、价值聚合、建言献策和沟通咨询四种类型,针对每种类型选择2—3个典型案例共计9个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分别分析每种公民参与类型的内涵特征、运行过程和有效性程度等。

第五,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制约因素。本研究将这些制约因素归纳为公共决策体制、决策过程中角色和权力配置、公共领域和有效沟通条件、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五个方面,并分别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第六,拟定出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制度建设的思路和路径。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存在技术、文化和制度三条建设路径。其中制度建设是实现有效参与最重要的路径。制度建设包含顶层设计制度、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三个层次的建设。基本制度是制度设计和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点,包括基础性制度、主体性制度和保障性制度三个类别六个基本制度。每个基本制度都有对应的运行机制来实现制度目标。

本课题分析研究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大体上可以用图1—1来表示。

二 主要创新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理论建构的创新。不同于大多数的现有研究,本研究从政策科学的视角出发,以提高公民参与政策科学意义上的有效性为目的,根据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理论,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的内涵,并根据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实现的功能将其分成信息传递、价值聚合、建言献策和沟通咨询四种类型。结合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新特点,综合运用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四种理论模型,建构出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四种类型各自有效的衡量标准。并以此作为本研究分析核心的理论工具和分析依据。

图1—1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

(2)机理分析的创新。本研究总结提炼出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新特点,并深入剖析这些特点的生成机理。运用关于新媒体传播和新媒体舆论的新闻传播学理论,结合公共政策学理论,提出参与主体的主体性和平等性,主体结构失衡和民意集中失衡;公众意见表达的个性化和意见多元化,表达的失范性和意见的极化性;公众舆论形成过程的迅速性和圈群性,自发性和发展及结果的不确定性;公众舆论内容的自主性、分散化,同时表现出难控性和批判性倾向;公众舆论形成的放大性与参与效果的强效性,公民参与的过度化五个新特点。特别是本研究从权力社会学理论、共景监狱理论和话语权理论视角阐释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参与制约政府决策权的机理。

(3)分析视角的创新。在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制约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效果的因素方面,本研究实现了分析理论视角的创新。主要表现为引入两个新的理论视角,一是信息—知识社会学的理论视角,认为现有公共决策体制本质上是由政府主导的“信息—权力”垄断体制。政府拥有的知识被认为是具有优势、更可靠的知识而掌握决策权。对公共决策的价值成分和事实成分缺乏明确区分,公民和政府在决策体制中的角色和权力配置不合理。二是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想沟通情境”和沟通有效性理论的视角。认为当前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空间不完全符合理想沟通情境的四个标准,特别是理性的沟通讨论常常不能实现;新媒体中匿名化、多元化以及信息的海量化等特征增大了达成沟通有效性三个基本条件的难度。

(4)解决路径的创新。本研究创新性地设计了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建设路径。本研究认为,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存在技术、文化和制度三条建设路径。其中制度建设是实现有效参与最重要的路径,目的是在政府的主导权、决定权和公民的参与权、制约权之间取得平衡。制度建设包含顶层设计制度、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三个层次的建设。不同层级制度之间、同一层级的制度之间需要协调配合,才能实现制度体系效果的最大化。其中,基本制度是制度设计和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点。基本制度包括基础性制度、主体性制度和保障性制度三个类别,每个类别有两种基本制度因而共有六种基本制度。每种基本制度都有对应的运行机制来实现制度目标。


[1]王锡锌:《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页。

[2][美] 阿兰·艾萨克:《政治学的视野与方法》,张继武、段小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7页。

[3]匡文波:《新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5页。

[4]张伟:《刍议政治参与理论》,《学习时报》2005年5月18日第2版。

[5]朱德米:《公共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7页。

[6]杨成虎:《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3页。

[7][美] 塞缪尔·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张岱云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8]包括:1.双向传播;2.使信息容易获取和传播;3.有利于继续学习;4.组织与整合;5.社群的构建;6.便携性;7.媒介融合;8.互操作性;9.内容的聚合;10.多样性、选择性与长尾现象;11.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再整合;12.社会的集体行为与赛博空间里的合作;13.再混合文化;14.从产品到服务的转变。参见 [加拿大] 罗伯特·洛根《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9] Kim Veltman, Understanding New Media:Augmented Knowledge and Culture, Calgary:University of Calgary Press, 2006.

[10]参见 [荷] 简·梵·迪克《网络社会——新媒体的社会层面》,蔡静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1][美] 安德鲁·基恩:《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丁德良译,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15页。

[12]参见 [英] 詹姆斯·柯兰、娜塔莉·芬顿、德斯·弗里德曼《互联网的误读》,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3] Evgeny Morozov, The Net Delusion: The Dark Side of Internet Freedom, New York:Public Affairs, 2011.

[14]参见郑永年《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与社会》,邱道隆译,东方出版社2014年版。

[15] Jafarkarimi H., Sim A., Saadatdoost R.et al.,“The Impact of ICT on Reinforcing Citizens' Role in Government Decision Mak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ing Technology and Advanced Engineering, Vol.4, No.1, 2014, pp.642-646.

[16]Helbing D.and Pournaras E.,“Build digital democracy”, Nature, Vol.527, No.7576, 2015, pp.33-34.

[17]Srnicek N., Platform Capitalism, Cambridge, UK:Polity Press, 2017.

[18] Fuchs C.and Trottier D.,“Internet surveillance after Snowden, A critical empirical study of computer experts' attitudes on commercial and state surveillance of the Internet and social media postEdward Snowde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Ethics in Society, Vol.15, No.4, 2017, pp.412-444.

[19]Farkas J.and Schou J.,“Fake News as a Floating Signifier: Hegemony, Antagonism and the Politics of Falsehood”, Javnost-The Public, Vol.25, No.3, 2018, pp.298-314.

[20]College of St George, Democracy in a Post-Truth Information Age: Background Paper, 2018, p.2.

[21] Ghosh D.and Scott B.,The Technologies Behind Precision Propaganda on the Internet, 2018.

[22]Vosoughi S., Roy D.and Aral S.,“The Spread of True and False News Online”, Science, Vol.359, No.6380, 2018, pp.1146-1151.

[23]Deb A., Donohue S.and Glaisyer T., “Is Social Media a Threat to Democracy?”Omidyar Group, 2017, p.3.

[24] Calhoun C.,“Civil society and the public sphere.In:Edwards, Michael”,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ivil Society, NY, US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pp.311-323.

[25] Dahlgren,“The internet, Public spheres, an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Dispersion and deliberatio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Vol.22, No.2, 2005, pp.147-162.

[26] Papacharissi Z.,“The virtual sphere:The Internet as a public spher”, New Media&Society, Vol.4, No.1, 2002, pp.9-27.

[27]College of St George, Democracy in a Post-Truth Information Age: Background Paper, 2018, p.1.

[28]Castells M., Networks of Outrage and Hope: Social Movement in the Internet Age, Cambridge:John Wiley & Sons, 2013.

[29] McPherson M., Smith-Lovin L.and Cook J.M.,“Birds of a feather: homophily in social network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001, pp.415-444.

[30] Dahlberg L.,“The Internet and democratic discourse:Exploring the prospects of online deliberative forums extending the public spher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Vol.4, No.4, 2001, pp.615-633.

[31]Pariser E., The Filter Bubble: How the New Personalized Web is Changing What we Read and How we Think, New York, NY:Penguin, 2011.

[32] Batorski D.and Grzywińska I.,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public sphere on Facebook,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2017, pp.1-19.

[33] Ghosh D.and Scott B., The Technologies Behind Precision Propaganda on the Internet, 2018.

[34]Guo L., Rohde J.A.and Wu H.D.,“Who is responsible for Twitter's echo chamber problem?Evidence from 2016 U.S.election network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ociety, 2018.pp.1-18.

[35] Holcomb J.and Mitchell A.,“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 and digital security”, Pew Research Center, 2015.

[36]Zou Z., Qian H.and Zhao K.,“Understanding the field of public affairs through the lens of ranked Ph.D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Policy Studies Journal, Vol.45, No.1, 2019, pp.159-180.

[37]Obo U.B., Eteng F.O.and Coker M.A.“Public opinion and the public policy making process in Nigeria: A critical assessment”, Canadian Social Science, Vol.10, No.5, 2014, pp.85-92.

[38] Kim K., Baek Y.M.and Kim N.,“Online new diffusion dynamics and public opinion form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controversy over judges'personal opinion expression on SNS in Korea”, 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 Vol.52, No.2, 2015, pp.205-216.

[39]Brundidge J.,“Encountering‘difference' in the contemporary public sphere:The contribution of the internet to the heterogeneity of political discussion network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60, No.4, 2010, pp.680-700.

[40]Park C.S.,“Does Twitter motive involvement in politics? Tweeting, Opinion leadership and political engagemen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29, 2013, pp.1641-1648.

[41]Li Y., Ma S., Zhang Y.H.and Huang R.H.,“An improved mix framework for opinion leader identification in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ies”, Knowledge-Based Systems, Vol.43, 2013, pp.43-51.

[42] Glynn C.J., Herbst S.H., Lindeman M.et al., Stereotyping, Social Norms, and Public Opinion,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NY:Routledge, 2016.

[43] Li H.and Sakamoto Y.,“Social impacts in social media:An examination of perceived truthfulness and sharing of informatio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41, 2014, pp.278-287.

[44]Bakshy E., Messing S., Adamic L.A.,“Exposure to Ideologically Diverse News and Opinion on Facebook,”Science, Vol.348, No.6263, 2015, pp.1130-1132.

[45]Sohn D.Y.,“Coping with information in social media: The effects on network structure and knowledge on perception of information valu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Vol.32, 2014, pp.145-151.

[46]Gabore S.M.and Deng X.J.,“Opinion formation in social media:The influence of online new dissemination of Facebook posts”, Communication, Cultural, Journalism and Media Studies, 2018, pp.20-40.

[47]Bimber B.A., Digital Media and Citizenship, Sage Handbook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HA Simetko, M Scammell, Thousand Oaks, CA: Sage, 2012.

[48] Gibson R.and McAllister I.,“Do online election campaigns win votes? The 2007 Australian YouTube electio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Vol.28, 2011, pp.227-244.

[49] Dahlberg L.,“The internet and democratic discourse:Exploring the prospects of online deliberative forums extending the public spher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Vol.4, No.4, 2001, pp.615-633.

[50] Vicente, M.R.and Novo, A.,“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e-participation.The role of social networks and e-government over citizens' online engagement”,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Vol.31, No.3, 2014, pp.379-387.

[51] Medaglia R.,“e-Participation research: Moving characterization forward(2006 - 2011)”,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Vol.29, 2012, pp.346-360.

[52] Barnes W.B.and Williams B.N.,“Appling technology to enhance citizen engagement with city and county government”, In Schachter H.L.and Yang K., The State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 Charlotte, NC: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Inc, 2012, pp.163-194.

[53] Sivarajah U., Weerakkody V., Waller P., et al.“The role of e-participation and open data in evidence-based policy decision making in local government”, Journal of Organization Computing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Vol.26, No.2, 2016, pp.64-79.

[54] Yarchi M., and Samuel-Azran T.,“Women politicians are more engaging:Male versus female politicians' ability to generate users' engagement on social media during an election campaig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Vol.21, No.7, 2018, pp.978-995.

[55] Dubow T.,“Civic engagement, How can digital technologies underpin citizen-powered democracy?”, 2017.https://www.rand.org/pubs/conf_proceedings/CF373.html.

[56] Jakubowicz A., “Alt_Right White Lite, Trolling, hate speech and cyber racism on social media”, Cosmopolitan Civil Societies: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Vol.9, No.3, 2017, p.41.

[57] Miller C., Xenos M., Vromen A.and Loader B.D.,“The great equalizer? Patterns of social media use and youth political engagement in three advanced democracie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ociety, Vol.17, No.2, 2014, pp.151-167.

[58] Theocharis Y.and Lowe W.,“Does Facebook increas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Evidence from a field experimen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Vol.19, No.10, 2016, pp.1465-1486.

[59] Barros S.A.R.and Sampaio R.C.,“Do citizens trust electronic participatory budgeting?Public expression in online forums as an evaluation method in Belo Horizonte”, Policy & Internet, Vol.8, No.3, 2016, pp.292-312.

[60] Lidén G.,“Inequality in local digital politics: How different preconditions for citizen engagement can be explained”, Policy & Internet, Vol.8, No.3, 2016, pp.270-291.

[61]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0—11页。

[62]杨伟民、吴显庆:《论网络政治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5期。

[63]胡泳:《网络政治——当代中国社会与传媒的行动选择》,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年版,第175页。

[64]赵春丽:《网络民主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2—46页。

[65]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7—121页。

[66]师曾志、金锦萍:《新媒介赋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3、21页。

[67]熊光清:《中国网络民主中的多数暴政问题分析》,《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68]张爱军、张媛:《网络协商民主的实践优势、困境及其化解》,《江淮论坛》2019年第4期。

[69]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

[70]郁建兴、刘大志:《互联网与中国公民社会研究:反思与展望》,《哲学研究》2011年第5期。

[71]朱鱻灏:《网络公民社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6、198—206页。

[72]Ye Yinjiao, Xu Ping, Zhang Mingxin, Social media, public discourse and civic engagement in modern China,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Vol.34, No.3, 2016, pp.705-714.

[73]王淑华:《互联网的公共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3、211页。

[74]熊光清:《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话语民主的新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75]范燕宁、赵伟:《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两面性及网络秩序的合理构建》,《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76]张亮、邹旭怡:《当下中国的网络公共领域:形态、成因与秩序建构》,《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77]刘敬、杜洁:《媒体融合下网络公共领域的理性缺失》,《传媒论坛》2019年第2期。

[78]邱雨:《网络时代公共领域的解构危机》,《求实》2019年第3期。

[79]罗坤瑾:《从虚拟幻象到现实图景:网络舆论与公共领域的构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1—89页。

[80]谢新洲等:《互联网等新媒体对社会舆论影响与利用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前言第2页。

[81]参见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2]杨吉、张解放:《在线革命:网络空间的权利表达与正义实现》,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2—14页。

[83]王贵斌:《Web2.0时代网络公共舆论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34—140、176—177页。

[84]张春华:《网络舆情:社会学的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22、135—139、172—176页。

[85]郭韧、陈福集等:《移动网络对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研究》,《情报杂志》2015年第7期。

[86]胡改丽、陈婷等:《新媒体视角下网络热点事件信息传播结构及模型研究》,《图书馆杂志》2016年第10期。

[87]虞铭明、朱德米:《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扩散动力学机制分析——以“昆明PX事件”为例》,《情报杂志》2015年第8期。

[88]崔鹏、张巍等:《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及政府应对研究》,《现代情报》2018年第2期。

[89]翁士洪、张云:《公共议程设置中微博舆情互动的社会网络分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1期。

[90]成俊会、张思等:《基于SNA的社会热点事件微博舆情阶段性传播网络的结构分析——以“于欢案”为例》,《管理评论》2019年第3期。

[91]黄扬、李伟权:《网络舆情推动下的网约车规制政策变迁逻辑——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案例分析》,《情报杂志》2018年第8期。

[92]文宏:《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舆情导向与政府回应的逻辑互动——基于“雪乡”事件大数据的情感分析》,《政治学研究》2019年第1期。

[93]李斌:《网络参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6—71、162—186页。

[94]王金水:《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68、102、115—119页。

[95]付宏:《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公民政治参与》,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年版,第3—4页。

[96]参见文远竹《转型中的微力量:微博公共事件中的公众参与》,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版。

[97]黄春莹:《中国公民网络政治有序参与的政府制度供给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大学,2016年。

[98]参见严利华《从个体激情到群体理性——新媒介时代公民参与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99]王美文:《公共政策网络民意参与的困境与对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5期。

[100]黄少华:《网络公民参与:一个基于文献的概念梳理》,《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1期。

[101]孟天广、季程远:《重访数字民主:互联网介入与网络政治参与——基于列举实验的发现》,《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102]何植民:《网络参与政策问题建构的社会条件审视》,《行政论坛》2017年第6期。

[103]韩晓宁、王军:《网络政治参与的心理因素及其影响机制探究》,《新闻大学》2018年第2期。

[104]张宁、唐嘉仪:《社交媒体、网民心态与网络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以微博为例的实证研究》,《新闻与传播评论》2018年第2期。

[105]黄少华:《社会资本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对天津、长沙、西安、兰州四城市居民的调查分析》,《社会学评论》2018年第2期。

[106]李洁、韩啸:《公民自愿、技术接受与网络参与: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情报杂志》2019年第2期。

[107]王法硕:《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29—234、269—270页。

[108]刘力锐:《基于网络政治动员态势的政府回应机制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99—103页。

[109]翁士洪:《“弱”关系“强”在哪里:网络参与下地方政府决策回应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75—89页。

[110]张淑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权利和权力的对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8—31页。

[111]陈春彦:《互联网促进公民参与决策的“有限性”——以“2014年节假日安排为例”》,《今传媒》2015年第8期。

[112]汤景泰:《论新媒体语境下公共决策中的民意沟通》,《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8期。

[113]王美文:《网络众意条件下公共决策机制优化路径探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114]陈娇娥、王国华:《网络时代政策议程设置机制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1期。

[115]翁士洪、叶笑云:《网络参与下地方政府决策回应的逻辑分析——以宁波PX事件为例》,《公共管理学报》2013年第4期。

[116]张会平、吴帅磊等:《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同层次网络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电子政务》2017年第1期。

[117]孙彩虹:《公民参与城市政府公共政策的实证研究——基于五个城市政府网站数据的分析》,《行政论坛》201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