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新媒体传播及新媒体舆论理论概要

本研究的主体是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决策问题,因此要对新媒体环境有一个深入的理解,为此首先要从理论上理解新媒体和新媒体环境的主要表现——新媒体传播和新媒体舆论。鉴于第一章已经界定厘清了新媒体的概念和内涵外延,这里主要介绍新媒体传播的特征、类型,新媒体舆论的特征、形成途径、扩散机制和传播效果。

一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类型

(一)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

“媒介即信息”,新媒体带来了信息传播形态和方式的革命。新媒体是和传统媒体相对应而言的,新媒体传播也和传统媒体传播相对应。新媒体作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其传播拥有许多革命性的全新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传统媒体传播所完全不具备的。以下择其要者予以简要介绍。

1.多媒体和超文本

这是新媒体在传播技术层面的特征。新媒体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和传播工具,多媒体是信息呈现形式上的特点,超文本是信息组织方式上的特点。人类迄今为止创造的信息存储和表现形式主要有五种:文字、声音、图片、动画和视频,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传统媒体类型。多媒体就是综合运用和融合这五种或其中几种信息呈现形式的技术。多媒体的信息呈现是新媒体的基本特征之一。通过多媒体技术来传播信息,新媒体集合了以往所有媒体的信息表现形式,将传统媒体的优势集于一身,使得信息更加丰富、生动和逼真。一个新媒体,包含了报刊、电台、电视台和图片社登载的所有内容。这种具有立体效应的多媒体组合[16],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报道的对象,大大提升了媒体传播的效果。

超文本以非线性方式组织文本信息,也就是说文本是以非线性方式储存、组织、管理和浏览信息的。传统媒体的信息组织方式是顺序的、线性的,这种方式不符合人类思维方式,因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多维的、发散的和跳跃的。超文本模拟人类的思维方式,使文本的传播结构由线性的、单一的转变为非线性的、立体的。而且通过超链接的方式人们可以转入到包含文字、音频、图片、动画、视频等所有信息呈现类型。超文本的架构方式可以让文本无限扩展,丰富了信息的层次,给人们提供了全方位和多维度的信息,用户可以在阅读时方便地联想和跳转,非常符合人类发散和跳跃式的思维方式,也使人们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有助于人们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增强。

2.跨时空性和低成本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很难跨出国界,而且传播速度慢,传播的距离与成本基本上成正比。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根本的区别。新媒体传播打破了地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瞬间到达,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快,时间几乎为零,同时新媒体传播的成本极低,且信息传播的范围、距离与成本无关。这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在世界范围内自由地发布信息和浏览接收信息,与全球范围内的用户实时交流互动。随着移动互联网即手机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化,新媒体传播又出现了泛在性的特征,也就是信息发送和接收可以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进行信息传播,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交流互动,同时显著增加了新媒体空间的信息总量。特别是手机微博,作为基于用户关系的互联网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短小便捷,功能强大,成为重要的新闻消息来源地和个人信息即时分享平台。

3.互动性和去中心化

互动性也被称为交互性,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根本性特征。传统媒体是一种单向性的传播,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身份是明确的,不能随意转换,两者在传播中的地位也是不平等的,传播者决定了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接收者只能被动接受。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互动非常少。而新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传播者和接收者双方可以随时双向互动,甚至是多向(传受之间、受众之间)互动。这使得信息接收者获得了平等地位和话语权,提升了接收者参与传播的积极性。结果,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身份变得模糊,两者之间可以随时实现身份转换。《在线》杂志曾给新媒体下了一个定义: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也就是由传统媒体的少对多的大教堂传播模式转变为多对多的大集市传播模式。每个人在新媒体上都有发声的权利,形成一个“意见自由市场”。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区分消失了,都成为新媒体的“用户”。于是传统的传播者的权威地位被打破,原有的由上到下的传播中心逐步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的平等传播主体。这就形成了新媒体的去中心化的特征。

4.匿名性和开放性

新媒体空间是一个虚拟世界,每个人都用自己注册的ID账号和选择的用户名发布和传播信息,不仅信息接收者是匿名的,传播者也可以是匿名的,因而新媒体传播具有匿名性。匿名可以使传播者摆脱现实生活中性别、年龄、阶级阶层、职业、社会声望等身份和社会地位的束缚,更真实、更大胆地传播信息,发表意见,释放情绪。这也使得新媒体的舆论场会出现传统媒体上不会报道的一些新闻信息,出现传统媒体不会出现的尖锐、激烈的观点意见。另外,匿名性也使得传播者承担信息发布传播后果的责任意识弱化,出现大量传播虚假信息、诽谤等现象。在匿名的保护之下,不少人捕风捉影、信口开河,甚至出现人身攻击、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行为。

同时,新媒体还有开放性的特征。这个开放性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开放性是作为新媒体基础技术架构的互联网的本质特征。这个“开放的数据网络”是指,“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这些信息)可以来自各种类型的提供者,可以给各种类型的用户使用,可以经过各种类型的网络服务机构,而且,这种连接应该是没有障碍的”[17]。第二,开放性还指在新媒体空间基于各种软件应用平台的各种圈子、群体的连通性。用户可以基于兴趣爱好、个人经历、教育背景、职业工作等属性自发形成一个个信息传播交流的圈子和群体。通过链接,这些圈子群体都是互联互通的。这种连通性会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实现舆论的聚合,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第三,开放性还意味着用户发布信息和言论的自由开放性。除了国家法律禁止的以外,任何信息、任何观点言论都可以发布和传播。当然,现实中新媒体的开放性会受到法律、技术以及政治文化的种种限制。

5.信息的海量性和检索分享的便捷性

新媒体可以共享全球的互联网信息资源,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存储场所和集散场所。新媒体拥有全球最丰富的信息资源,没有任何其他媒体在这一点上能和新媒体相提并论。通过检索、查阅,我们几乎可以找到任何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同时,新媒体的服务器上拥有大容量的硬盘,可以不限时、不限量地储存和传播信息。用户通过连接登录服务器,可以检索历史文件,阅读专题报道,检索信息数据库。这就能使用户对一个事件的历史进程和广阔背景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大大提高了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效果。

新媒体不仅拥有海量的信息,而且检索和分享信息非常便捷。传统媒体信息的检索依赖于实体性的图书馆和资料库,十分费时费力,而新媒体的检索运用搜索引擎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十分轻松、方便、迅捷。凡是在互联网中存储和传播过的信息,只要动动手指,即可快速地搜索得到。同时,在新媒体上分享信息也很便捷。信息的共享本来就是互联网的基本价值和精神。设计建立互联网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每一个人都有权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展示出来,和大家分享。在新媒体上,只要会文字录入或复制、粘贴,并点击“发送”“发表”“分享”等按钮,就可轻松完成信息的分享。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比拟的。

6.个性化和分众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作为新媒体传播受众的个人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同时,我国的政治正在走向民主化,经济、文化、社会和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变得更加多样化。一方面,对外开放和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更为多元,进而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提高了自身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增强了行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个性化的用户产生了对个性化传播的需求。另一方面,新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使得用户的主体性、自主性、参与性增强,特别是具有Web2.0技术特征的博客、微博、各类百科、微信等传播手段提供了个性化的传播形式,加剧了这种个性化的趋势。

随着人们由传统媒体的受众转变为以个人或者小群体为单元的用户,新媒体传播会最大限度地体现个人或小群体的差异和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在信息需求方面的个人或小群体的偏好和兴趣。新媒体传播强调“为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具有靶向性和精准传播的特点。因此,新媒体在本质上不是大众化的媒体,而是小众化的媒体,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广而告之”的特点逐渐转变为新媒体中的“窄而告之”,使新媒体传播呈现出“分众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新媒体传播的基本类型

新媒体传播的物理终端是联网的电脑、手机及平板电脑等,可以说是新媒体的基本类型。新媒体传播的分类则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按照信息传播的对象和范围,传播学把人类的信息传播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新媒体传播也可大致划分为这四种类型,但是新媒体赋予了每种传播类型新的内涵、特点和功能。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对各种传播类型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人际传播具有双向互动性,信息反馈及时,因此信息交流充分深入,比较适用于劝说、教育等场合,但是传播参与的人数很少;大众传播是特定的专业传播机构向社会大多数成员传送信息、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单向的,几乎没有接受者的反馈。传播过程由传播者控制,接受者没有选择的自由。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居于传播类型序列的两个极端,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则位于这两者之间,不同程度地兼具两者的特点。新媒体则融合兼具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传播特征,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络状的传播结构,任何一个节点都能发布和传播信息,这些信息以非线性的方式进入网络之中流动。因此,新媒体既具有人际传播的互动性,传播者和接收者的界限被打破;又具有大众传播的传播范围广、覆盖人数众多的优点。在新媒体传播形态中,既有一对一和一对少的人际传播形式,也有一对多的大众传播模式,还有居于这两者之间的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模式,但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传播形态。

新媒体传播的每一种类型都包含了若干种传播的途径和平台即应用程序。它们也是信息发送和接收的终端和入口。当然,一个应用程序可能同时具有不止一个传播类型的特征,这里根据其最主要的特征来确定应用程序所属的传播类型。新媒体空间的人际传播包括电子邮件、网络聊天、手机短信等应用;群体传播包括网络社区、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的组织传播包括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政务微博、抖音号等;新媒体空间的大众传播形式包括新闻网站、综合门户网站、政务客户端等。因为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也都积极应用新媒体手段传播信息,与公众沟通交流,因此大多数应用程序都可以分为两大类:民间设立和政府设立的应用程序。具体分类见表2—1。

表2—1 新媒体传播的途径和平台

每一种应用程序都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平台,因此很多程序往往设置了不止一种信息传播交流方式。比如新闻网站往往设置有新闻跟帖评论、公共论坛、网络民意调查的方式;网络社区一般设置有公共论坛、电子邮件、网络投票、在线聊天等方式;政府网站作为公民问政参政的综合性门户,包含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最多,如领导信箱、在线问答、在线意见征集、网络举报投诉、在线访谈、公共论坛、网络听证、网络民意调查、网络投票等;综合门户网站与政府网站类似,也设置有比较多的方式。而博客、微博、微信、客户端、抖音号等设置的信息传播方式则比较单一。

二 新媒体舆论的内涵特点和演化过程

(一)新媒体舆论的内涵特点

舆论又称社会舆论。媒体作为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采集、加工、传播的机构,不仅为社会公众提供认知世界的信息环境,还承担着汇聚舆论、扩大舆论、传播舆论和引导舆论的任务。新媒体上信息的传播交流形成新媒体舆论。在新媒体上信息和舆论关系密切,界限日趋模糊,出现信息传播的舆论化趋势。新媒体中的信息传播是以一个核心事件为主、放射性的多向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与舆论扩散十分相似。同时,它也不是单一维度的网络传播,而是在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等多种渠道里传播。于是信息传播同时又构成舆论的扩散过程,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演化成了舆论。

新媒体舆论就是在新媒体上产生形成、演化发展和扩散传播的舆论。那么什么是舆论呢?关于舆论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界定。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强调舆论是公众意见的表达和传播;狭义的理解强调舆论是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无论广义或者狭义理解,都认为舆论具有公共性、持续性和影响性。本书根据新媒体的特点,从广义的视角理解舆论的内涵,认为舆论就是个人、群体和组织针对社会问题、现象、事务表达态度、意见、情绪的过程。

新媒体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舆论形态,具有前所未有的特点、优势和价值功能。简言之,主要包括:第一,消解了社会舆论形成和传播的边界,使舆论传播无处不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了舆论传播的移动化、泛在化,无处不能、无处不有。第二,扩展了社会舆论的传播途径,新的传播途径和手段层出不穷,实现了传播渠道的多样性。第三,打破了传统媒体对社会话语权的垄断,解放了普通大众的话语能力,赋予了普通大众快速、直接参与社会舆论的机会与权利,实现了平等的参与权。第四,以频发的网络群体事件所形成的舆论为代表的新媒体舆论影响力强大。网络群体事件形成的舆论是一种强效舆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舆论的发酵、扩大和传播并爆发出强大的影响力,经常能改变政府公共决策、制约政府不良行为,揭发曝光贪腐行为,引发官员受到惩处。

(二)新媒体舆论的演化过程

社会舆论是一个从酝酿产生、扩散演化、形成高涨到逐渐消退的周期性过程。新媒体舆论虽然演化形成速度快,周期缩短,但也大体符合这个演化发展的过程。和传统媒体环境下的舆论过程一样,新媒体舆论的演化过程也可以划分为舆论产生、舆论扩散、舆论建构和舆论消退四个阶段。但这四个阶段的形成方式、特点和作用机制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且阶段性不如传统舆论明显。新媒体舆论的发展演化总体上符合传统舆论的线性过程框架,但也体现出了新媒体舆论的多元、网状和非线性的特点。这四个阶段的特点与机制如下:

1.舆论产生阶段

舆论产生指的是公众关注的议题的产生和出现,也可以说是舆论的酝酿阶段。新媒体空间存在着无穷无尽的海量信息,而且纷繁杂乱、瞬息万变,哪一条信息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看似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但实际上存在着议题的议程设置机制。新媒体上的议程设置机制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路径。自上而下的途径是指新闻网站、门户网站和传统媒体网站的议题设置,它们将某个新闻或话题放在网站首页的醒目位置,以引起公众的关注。这和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机制类似。如果该新闻或话题有较强的公共性和争议性,就会被转发到各大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等舆论空间,引发用户的讨论,形成舆论议题。自下而上的途径是指新媒体用户设置议题的机制。用户在新媒体上将某个议题抛出,其他用户随之广泛转发、评论和讨论互动扩散议题,使其成为舆论议题。网络论坛是设置这一类议题最常见的平台,具有较为成熟的议题设置功能,如推荐帖、置顶帖、热门话题排行等。其他如博客、微博、微信、即时通信工具、社交网站等通过转载、分享、状态等也能进行议题设置。特别是微博,通过新闻现场和突发事件的实时报道或直播,能迅速提高议题的关注度。

不过,不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路径,其议程设置的作用都是有限的。新媒体上用户的自主性增强,一个议题是否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最终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议题的公共性程度,也即与民众的利益关联程度。二是是否符合当前社会的流行思潮与热点问题,举凡涉官与涉腐、社会贫富差距、社会公平正义、民族主义与中外关系、公共安全等热点问题,都很容易成为舆论议题。三是议题的争议性程度,一个议题越有分歧争议,越有不同意见,越容易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

新媒体舆论的产生有两个关键环节。首先,新媒体的议题传播渠道多元联动,传播速度迅速。某一个议题一旦引起共鸣和关注,在很短的时间内各大新闻网站、网络论坛、博客、社交网站、微博、即时通信工具、微信、搜索引擎、视频网站等传播渠道都会同时关注,以各自的方式将议题进行迅速的、多角度的“病毒式传播”。各种媒体形式之间信息的联动互动传播成为舆论产生的关键环节。其次,当作为主流媒体的知名门户网站和传统媒体关注到已在新媒体热议的议题,将其放置于首页,则完成了舆论议题的设置。这也是最终引致舆论产生的关键环节。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往往能为大众传播媒体设置议程。由于自媒体用户身处事件现场,对事件的报道经常先于大众媒体,迫使大众媒体不得不关注自媒体关注的议题,从而被新媒体设置议程。

2.舆论扩散阶段

舆论议题产生之后,需要有一个传播扩散的过程,才能使舆论议题不断地集中化、清晰化和明确化,使大多数公众知晓议题、理解议题,从而使公众对议题形成认知、判断和自己的观点。在舆论议题产生之初,议题内容往往是不易理解和含混不清的,通过扩散过程中的解释、沟通和论说,更多的公众理解了议题,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观点。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新媒体舆论的扩散是一种多主体、多角度、多元化的扩散过程,并非只有一种主流意见。

新媒体上舆论扩散的主体是多样化的,总体上可以分为个人用户和传播机构两大类。个人用户是新媒体舆论扩散的基本主体,传播机构包括了传统媒体、门户网站、新闻网站、政务新媒体,以及网络公关公司等组织。其中,新媒体舆论的扩散更依赖于无数个人用户的力量。无数微小的个人力量聚沙成塔,汇聚成庞大的舆论洪流,蚂蚁掀翻大象的剧目不断上演。个人进行舆论扩散的具体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关注,也就是浏览查阅议题的内容、观点和阐释;二是发布信息,发表自己对议题的观点和对别人观点的评价等,包括发帖、跟帖和转帖等形式,也包括微信、博客和微博上的发表、分享和转载等形式。

新媒体上舆论扩散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新媒体是一个开放、自由的话语空间。独立的、平等的、匿名的个人是舆论扩散的主要力量和主导性力量。无数人会产生无数的分支议题和各种各样的观点主张,提供关于议题各个侧面的信息。新媒体舆论扩散的方式也是多元化的,转贴、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网络推手甚至线下行动都是舆论扩散的主要方式。无数个信息、观点和意见,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全面的还是片面的、客观理性的还是情绪化的,都在新媒体的舆论场里碰撞、交融与聚合。伴随着议题的扩散过程,大量的关于议题的分支子议题逐渐汇聚为少数主要子议题,关于各个子议题的多种多样的观点也不断集结减少,最后几种主要的观点成为新媒体上舆论的主流,最终汇聚成少数几个核心议题和舆论优势意见。

3.舆论建构阶段

新媒体舆论的建构过程往往与舆论的产生和扩散过程同步,只是为了分析研究的方便才将其区分为不同的阶段。舆论建构是指舆论最终形成优势意见或共识的过程。共识不是每次舆论过程都可以形成,但优势意见一般都可以出现。我们可以将舆论建构过程划分为意见交互和优势意见形成两个阶段。

意见交互阶段又可以划分为意见表达、意见论辩和意见修正等阶段。新媒体为所有人提供了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的渠道。每个人都拥有平等地表达任何意见的权利。意见互动的本质是让公众从各种角度、各种层次来探讨公共事件、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并通过与他人交流讨论,逐步加深和拓宽对讨论客体的认识,进而调整自身的观点与态度,通过意见的聚合,为最终形成优势意见做准备。在意见交互过程中会出现某些关键意见,如内幕爆料、意见领袖的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分析、舆论当事人的态度、政府部门的回应等。这些关键意见会改变舆论的演化进程,影响舆论的走势或方向,有的起到加速意见聚合的效果。

意见交互的过程中一般伴随着情绪化的观点表达和论辩,也有部分意见仅仅是一种情绪的抒发。后一种情况是合理的允许的,但对意见交互无益。前一种情况则不符合理性沟通协商精神,应尽力避免。意见交互在现实中比较常见的情况是会经历一个争论—辩论—讨论的过程。一个话题成为议题后,参与者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一开始常常带有明显的情绪化倾向,参与者坚信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肯定是错误的。当发现别人也坚持自身的观点时,参与者开始和对方“据理力争”,形成热烈的争论。此后,参与者感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不会被轻易战胜,于是开始寻找各种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并关注某些细节问题,以发现对方观点的纰漏和失误,试图说服对方。由此进入了辩论阶段。辩论阶段已经开始思考对方的观点,因此已经有一定理性成分了。随着辩论中对议题的思考逐步深入和全面,参与者的理性逐渐增强,情绪逐渐消退,开始心平气和地交流和对话,由此就进入了讨论阶段。参与者不断寻找各种相关信息和细节,提出新的论据和理由,并进行交换讨论。于是议题得以更为真实、全面地理解和展现。随着分析和思考不断深化,参与者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并开始修正自己原有的观点,接受对方观点中的合理之处。

优势意见形成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舆论发展演化的最后阶段。随着意见论辩的深化,出现了意见聚合,社会公众不断通过自身理性判断,自愿选择自己认同的观点,进而加入优势意见阵营。由此形成了舆论的优势意见。一般来说,新媒体舆论的优势意见往往是先在一些特定的传播平台中产生鲜明的态度和意见,形成局部优势意见,然后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向外扩散,从而形成整体舆论的优势意见。有两个常见的规律性现象会加速优势意见的形成。一个是“沉默的螺旋”现象。由于人们惧怕社会孤立,会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因此形成了意见的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由此新媒体舆论在形成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压倒性的优势意见和一边倒的态度。另一个是社会中弥漫性的情绪也会促进优势意见的形成。相似的情绪往往会迅速支配公众,使公众的情感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从而扩大支持优势意见的群体,使舆论优势意见加速形成。这两个规律性现象加上新媒体舆论其他的一些特征,有时会导致优势意见的形成超出正常范围,走向极端和偏激,也就是意见的极化。这被称为“群体极化”现象。群体极化的社会破坏性和危害性十分突出,因此应该尽力消除和避免。

4.舆论消退阶段

新媒体舆论的议题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普遍性的公共问题和个案性的公共事件。这两类议题在新媒体舆论演化和舆论消退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公共问题议题的舆论往往持续时间比较长,舆论强弱由于关键意见出现和相关事件的爆出而起伏波动。除非公共问题得到完全解决,舆论的消退一般相对比较缓慢。由公共事件引发的舆论通常存在周期较短,呈现出过山车式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突出特征。公共事件往往是社会突发事件,由此引发的新媒体舆论也是爆发式的,爆发力很强,从舆论发生到扩散、再到舆论形成达到高峰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在短时间内集聚了强大的能量、形成全方位的弥散性影响。舆论的广度和强度都迅速达到最大值。但随着公共事件的结束或者政府给予有效应对和解决,新媒体舆论也迅速消退直至消失。

新媒体舆论总体上周期较短除了和议题本身的类别相关以外,新媒体空间信息传播的特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新媒体上信息海量、纷繁杂乱、瞬息万变,舆论事件不断发生,导致人们关注点和注意力的分散,往往是上一个舆论过程还没有结束,下一个舆论已经到来。这造成前后舆论之间的淹没性突出。很多舆论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讨论,舆论还没有形成优势意见,还没有产生现实效果就由于公众被其他舆论议题吸引过去而中途停止。新媒体舆论存在的周期短、淹没性强的特点使公众难以有足够的讨论和反思时间,导致新媒体舆论往往较为肤浅,情绪性表达较多,理性讨论和达成共识较少。因此,新媒体舆论一般呈现出广度和强度较高但深度不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