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教育是通向美好未来大门的钥匙,而掌握这把钥匙的人就是伴随他们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教师。教师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人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动因素,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是一切重大教育变革的核心力量,更是推动家风民风社风积极转变的重要力量。教师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硬件资源都不能替代的,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教师却可以在硬件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弥补硬件配置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教师是第一教育资源,教师队伍建设对教育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乡村教师队伍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党和政府高度重视,2015年专门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支持计划》)。目前,五年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么《支持计划》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亟须对政策作出评价。薛正斌教授抓住了这个问题,运用政策学相关理论,对《支持计划》的实施成效、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升政策实施效果的建议。
该书有一定的新意。首先,研究发现,《支持计划》政策自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效果,拓展了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增加了乡村教师数量、缓解了乡村教师短缺问题,促进了城乡教师交流、加强了乡村教师培训、提高了乡村教师质量,提升了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充分调动了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本书依据政策学相关理论,从政策文本、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四个维度建构了《支持计划》政策的分析框架,这四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了《支持计划》的政策执行体系,并认为该系统从开始的非均衡状态逐步趋于和谐。最后,根据政策文本、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四个主要因素探究了《支持计划》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如一些地方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对象范围笼统、模糊;政策监督制度缺失,监督机制不完善;政策实施存在盲点等,并运用该框架分析了《支持计划》政策实施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针对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和完善《支持计划》政策执行的建议。
国家层面的《支持计划》政策是宏观的,而全国范围内区域差异大、情况比较复杂,难以做到量体裁衣。所以,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实际,制定详细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地方政府对国家《支持计划》政策的执行过程,就是对《支持计划》政策的再制定过程。实际上,政策实施过程就是政策文本的再生产、决策过程。薛正斌运用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分析影响《支持计划》政策执行的要素,清晰发现政策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较好地反映了《支持计划》政策的执行过程。面向“十四五”和2035年发展目标,为了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国家正在研制《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议的意见》,希望薛教授能提前谋划、持续跟踪,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贡献智慧。
邬志辉
2020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