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治理及其实现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全球范围内不断爆发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和公众严重关切。世界各国除了疫情、火灾、地震、台风、洪水等传统灾害外,新的灾害事故种类不断增多,化学品泄漏、生命线系统事故的威胁、现代恐怖主义事件等日益突出。全球化背景下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国际互动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突发事件常常会迅速传播蔓延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健全完善的城市风险治理体系,将突发事件风险治理融入城市常态管理中是城市善治的目标和有益途径。城市专家学者、实践管理者有必要将关注的焦点从城市危机应对转移到城市风险治理中。

强化城市突发事件风险治理研究能够提升城市应急管理水平的科学化和专业化,促使城市应急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效。通过准确研究城市风险治理能力有助于城市应急救援组织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评价国家与各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一体化程度,有利于更加科学地认识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和发展趋势。能够在真正爆发城市突发事件后及时采取科学的应急措施,提高应急工作效率。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将面临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严峻考验。2014年上海外滩踩踏事件、2015年天津港爆炸事故、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等都表明,如何建立健全治理各种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大力提升城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治理能力,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理论和现实课题。

吴志敏博士的新著《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治理及其实现机制研究》,选题富有新意,是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有益探索。通观书稿,具有研究视域新、涉及学科广和拓展边界强等特点。第一,研究视域新。在考察、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该研究分别从过程规定性、系统规定性、对策规定性视角等多向度来分析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治理。基于系统集成和全过程多部门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协同应对机制,能为我国科学、高效、有序应对城市非常规突发事件提供决策参考。从治理路径看,对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治理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释。构建基于流程优化的“主体多元——网络塑造——联动主体——机制抉择——走向协同”为主导的多层次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协同治理模式。第二,涉及学科广。应用前景理论、突变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及方法,该研究从多学科角度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社会风险的深层根源和发生机理进行探究。从管理学的角度构建基于系统集成和全过程管理的预警系统进行实证分析,为我国城市突发事件社会风险治理提出总体思路和对策性建议。第三,拓展边界强。从城市治理研究的边界拓展上看,该研究利用复杂系统脆性理论、社会燃烧理论、熵与自组织理论阐释了我国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的形成机理。构建配套的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协同治理的运行机制,如构建健全的城市群突发事件预警和技术保障机制、构建科学的城市群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机制、打造畅通的城市群突发事件信息传播共享机制、建构充足的城市群突发事件资源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城市群突发事件法律法规机制等内容,是维持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系统高效运作的前提条件。

当然,尽管作者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治理的基本问题、作用机理及实现机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和对策,但仍有一些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如当前我国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治理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如何保证本次研究根据协同治理理论等所构建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协同治理模式以及相应的实现路径是否能够真正行之有效仍值得商榷。全过程全系统视角下的城市突发事件风险治理、城市群突发公共事件协同治理及其实现机制是希望能够为政府主导解决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时提供一定的操作建议,从而有助于我国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治理水平的提高。但是,在实践中政府所处的治理环境比较复杂,城市突发事件涉及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作者试图从价值维度、组织维度、制度维度三方面厘析多主体参与语境下的城市突发事件风险治理,但这方面的论证和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郭文亮

2020年3月于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