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神话主义与“朝向当下”的神话学[1]
在世界神话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常有一些或大或小的事件,它们的发生或十分富有戏剧性,或看似平淡无奇,但是,总会给有心人开启几扇门窗,使之能够从中反观神话学演变的契机和轨迹。本书的研究缘由,就想从这样三件事说起。
第一件事。1873年的一天,英国大英博物馆的一位普通工作人员乔治·史密斯,正在和往常一样,清理古巴比伦遗址发掘出的泥板文书残片。突然,这个靠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和对古文化的热爱已经能够辨识楔形文字的青年,从一块残片中居然辨认出一段有关洪水神话的记载,这段记载与《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极为相似。这个发现令史密斯欣喜若狂,据说,他当时竟脱光了衣服,围着工作台边跑边喊:“我是读到这出自几千年前的文字的第一人啊!”他随后利用发现的古巴比伦洪水神话的泥板残片撰写了论文,并引发了神话学和神学领域的轩然大波。[2]
第二件事。1914年,30岁的波兰裔青年人类学者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owski,1884—1942,一译“马凌诺斯基”)被一个研究项目选中,前往澳大利亚进行考察。没料想考察过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因此不得不滞留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并借机在1914—1918年间,三次对新几内亚、特别是特洛布里恩德岛(Trobriands)的土著文化进行了实地调查。[3]他和岛上的土著民族生活在一起,掌握他们的语言,深入观察他们的文化,研究他们的库拉仪式和交换体系,也关注其神话和信仰。在1920—1930年出版的一系列著作中,他对特洛布里恩德岛部落生活的复杂性有全面的描述和详尽的分析,并从中建立起了著名的功能学派的神话理论。
第三件事。2015年初夏,我在所讲授的北京师范大学全校本科生的神话学选修课上,要求学生完成一项作业:搜集并如实记录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神话。结果—并不出乎我的意料,大部分学生记录的神话来源于他们从因特网上查找的资源、观看的电影、电视以及玩过的电子游戏,也有不少学生记录的神话来源于他们在旅游过程中听来的导游的讲述。只有极个别学生记录的神话来自长辈的口耳相传(也多通过电话或微信),但没有一位搜集的神话来自于传统的祭司和巫师这样的职业性神话讲述专家。[4]一位学生说出的话很有代表性:“我问我的室友是否知道中国神话,能否给我讲讲,结果室友回答说:‘让我先百度一下再说’!”
上述三件事,看似毫无关联,而且第三件事似乎并非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过仔细分析,其中却映射出世界神话学发展的历程及其特点,以及当代转向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