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内丹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了解了内丹学的历史渊源和流派,我们还必须明确几个基本概念,才有可能较清晰地阐述内丹学的丹法及其基本原理。
一 “先天”与“后天”
在先秦文献中就有这样的说法: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人与天(宇宙)能够相通相应。如《周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话便蕴含有天地、人身、万物相通之意。后来的一些文献更明确指出这一点,如《淮南子·泰族训》:“天之与人有以相通也。”《黄帝内经·灵枢·岁露》:“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
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津,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趾,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唐宋后的内丹学理论显然承袭了这种说法,如《钟吕传道集·论五行第六》:“惟人也头圆足方,有天地之象,阴阳升降,又有天地之机。”[108]
再如,王重阳《五篇灵文》:
阴阳二字,理莫大焉。天地日月五行由此而化。太极既判别,清气上升,在天成象;浊气下降,在地成形。木火之精为太阳,金水之华为太阴。天地日月感二气而化成也。此二气互运于天地之间,周流不已,化生万类。然人之生也,禀父精母血,天之阳气,地之阴气;日之阳魂,月之阴魄;火之阳神,水之阴精,人之一身造化与天地同一气也。[109]
既然天地与人能够相通相应,那么人通过考察天地运行的规律当然也就能够获得治身的启示,如《吕氏春秋·情欲》所言:“人之与天地也同,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也。故古之治身与天下者,必法天地。”《黄帝阴符经》:“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110]
再如,宋代俞琰的《周易参同契发挥》:
大丹之道所以与天地相参合者何哉?皆在乎此心默为之运用也。古之修丹者,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中以稽于人心。于是虚吾心,运吾神,回天关,转地轴,上应河汉之昭回,下应海潮之升降,天地虽大,造化虽妙,而其日月星辰之著明,五行八卦之环列,皆为吾掇入于一身之中,或为吾之鼎炉,或为吾之药物,或为吾之火候。反身而观,三才皆备于我。盖未尝外吾身而求之他也。[111]
那么内丹家们从对“天道”的观察中得到什么样的修身启示呢?这就是下面所要阐述的所谓“后天”返“先天”的说法。
在内丹学中,“先天”和“后天”这两个概念有多层互有联系的内涵。按照《老子》的说法,宇宙有一个从“无”到“有”的生成演化过程,如《老子》第40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后世内丹家们都继承并发挥了这一观点,把有天地之前称为“先天”,把有了天地之后称为“后天”。
因内丹家们认为人与天是相通相应的,人同样如天地那样有一个从“先天”到“后天”的出生发展过程,所以他们又把天地生成过程与人的出生过程互相对应,认为人的生成过程就是一个“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化形”的过程,这就可与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相对应。这样一来,内丹学所言的“先天”有时也指人出生之前,“后天”则指人出生之后。
另外,内丹家们还常把内丹修炼中的具体体验与天道运行相对应,所以有时也把人心静时(无思想杂念时)称作“先天”,把人心动时(有思想杂念时)称作“后天”。
内丹家们认为,人如果顺应宇宙演化的规律,那么就会永远受苦而不能解脱,如《性命圭旨·死生说》:
此所以虚化神,神化气,气化血,血化形,形化婴,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壮化老,老化死,死复化为虚,虚复化为神,神复化为气,气复化为物,化化不间,犹环之无穷。
夫万物非欲生,不得不生,万物非欲死,不得不死。任他尘生尘灭,万死万生,不能脱离苦海,劫劫生生,轮回不绝,无终无始,如汲井轮。三界凡夫,无一不遭此沉溺。[112]
那么怎么样才能摆脱这一苦海呢,唯一的办法就是逆转这一规律,使人从“后天”返回“先天”状态,即所谓的“顺则凡,逆则仙(丹)”,如《性命圭旨·顺逆三关图》: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所谓顺去,生人,生物。今则形化精,精化气,气化神,神化虚,此所谓逆来成仙成佛。[113]
这也就是内丹家们对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内丹学诠释。
除此之外,内丹家们还常借助于《周易》八卦图和太极图来阐述这一理论:
按邵雍的说法[114],《周易》八卦图为周文王所作,人称“后天八卦图”,而在此之前伏羲还曾作过一个“先天八卦图”。两图的显著区别是:“先天八卦图”的南北方为“乾坤”两卦,而“后天八卦图”的南北方为“离坎”两卦。——内丹家认为,先天八卦的“乾”卦象征着人的“先天”状态,那时人的“元神”和“元气”是合为一体的,其卦象是三条纯阳爻(),代表圆满;而后天八卦的“离”卦则象征着人的“后天”状态,其卦象为两阳爻一阴爻(),表示人的“元神”和“元气”已分开,原来“乾”卦中间的一阳爻(代表元气)已跑到“坎”卦()中去了,“元神”的属性也由“阳”变成“阴”。
修炼内丹术就是要让“元气”再次与“元神”交合为一体,返回到原有的先天状态,从卦象上说就是要让“坎”卦()中的一阳爻重新回到“离”卦()中,从而使“离”卦恢复为原来的“乾”卦()——因此内丹家常称内丹修炼过程为“取坎填离”。如张伯端《悟真篇》:“取将坎位中心实,点化离宫腹里阴。从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跃尽由心。”[115]五代时期陈抟所传的《先天图》《无极图》《太极图》等所要表达的大致也就是这样一个“顺则凡、逆则仙(丹)”的模式。
由于内丹家认为人天可相应,内丹术的原理与宇宙原理可相通,所以还常用诸如“冬至”“活子时”等节气名、时辰名以及《周易》的各个卦象来隐指内丹术过程,这样一来就常把本不复杂的内丹术阐述得非常隐晦和烦琐。
二 “元神”和“元气”
《周易》把万事万物都分为阴和阳两大类,并认为一些阴阳相交媾能发生变化,如《周易·系辞下》:“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内丹家认为,天地、男女这类阴阳相交媾只能发生顺应自然规律的“后天造化”(“造化”即创造化育之意),而只有“真阴”“真阳”相交媾才能发生逆转自然规律的“先天造化”,这种“真阴”“真阳”就是“元神”和“元气”。
(一)元神
按内丹家说法,“元神”是人在出生之际所禀赋的“先天以来一点灵光”[116],是人的“性”,居于人体脑部上丹田(又名“泥丸宫”)内。
内丹家认为,此“元神”本与太虚同体,在有天地前就已存在,且是与元气合为一体的,也常被称为“先天一气”。后来禀赋于人身后,就与元气分开,如张伯端《悟真篇》:“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117]其中的“一气”便是指先天中的元神(含元气在内)。
修炼内丹术就是要使人身中的元神与元气相交再次合为一体,重新返回到原有的先天状态,从而“与道合真”。
部分内丹家曾认为:普通人身中既有“元神”,又有“识神”,“元神”居于脑,“识神”藏于心脏,如托名吕洞宾著的《太乙金华宗旨》:
凡人投胎时,元神居方寸,而识神居下心。下面血肉心,形如大桃。有肺以覆翼之,肝以佐之,大小肠承之。假如一日不食,心上便大不自在。以致闻惊则跳,闻怒则闷,见死亡则悲,见美色则眩,头上何尝微微有些儿动?[118]
《太乙金华宗旨》称人的思想杂念和欲望是“识神”,人平时所说的“心”就是指“识神”,它与“元神”是完全不同的两样东西,分别位于胸部和头部。这样,就把人的思想意识之源分为了两个部分。
不过在宋代张伯端所著的《悟真篇》中,并不认同这种观点。《悟真篇》参考了禅宗心性论,完全明确了元神和思想意识的关系,认为人的一切思想意识其实均来自于元神的生发,元神就是思想意识的实体和本体,如张伯端称:
一物含闻见觉知,盖诸尘境显其机。灵常一物尚非有,四者凭何作所依。
欲了无生妙道,莫如自见真心。真心无相亦无音,清净法身只恁。[119]
这里所说的“一物”“真心”已不是指心脏,而是指元神。
宋以后的内丹家大多沿用了张伯端的观点,如明代伍守阳《天仙正理直论》也称“元神”即“心”:
己者,即我静中之真性,动中之真意,为元神之别名也。己与性、意、元神,名虽四者,实只心中之一灵性也。[120]
从宋以后大部分丹经对“元神”的描述来看,内丹家实际上是把在人头部泥丸宫内的整个元神看作是有一定数量和性质的特殊物质,如《悟真篇》:
阴阳得类俱交感,二八相当自合亲。[121]
阴阳数足自通神。[122]
《金液还丹破迷歌》:
乌八两、兔半斤,二物同入戊己村。[123]
《金丹四百字》:
乌肝与兔髓,擒来归一处。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著。混沌包虚空,虚空括三界。及寻其根源,一粒如黍大。[124]
按内丹家的说法,“元神”本体在天地未生前就已存在,且与“元气”是合为一体的,本来具有极大的“神通”。但后来因其与“元气”分开,禀赋于人身上后,其所谓的“神通”就不能够显现。修炼内丹术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整个“元神”本体再次与“元气”完全合为一体,返回到原有的“先天”状态。
(二)“元气”
按内丹家说法,“元气”是人的“祖气”,是人的“命”。那么内丹家所说的“元气”究竟是什么呢?这可与他们所说的另一概念“元精”结合起来理解。
在不少内丹学著作中,内丹家都把“元精”和“元气”看作是同一种物质,如《石函记》:“元阳即元精,发生于玄玄之际,元精无形,寓于元气之中。若受外感而动,与元气分判,则成凡精。”[125]伍守阳《天仙正理直论》:“仙道简易,只是神气二者而已。修仙者必用精气神三宝,此言只神气二者,以精在气中,精气本是一物故也。”[126]
可见,内丹家认为男子的精液即“元气”或“元精”所化,因此,我们可把丹经中的“元气”看作是精液的“源物质”。内丹家认为“元气”是无形的,平时周流于身,但主要驻藏在人的“肾府”(即下腹部),若受外界刺激,就会化为有形的精液,所以也称“元精”。
内丹家还认为,人的“元神”同“元气”本来在先天是合为一体的,后来禀赋于人身上后就分了开来,不过,这二者之间仍有一种天然的感应关系,当“元神”本体显现时(即人无思想意识时),“元气”就有可能产生感应而与之交合,如《青华秘文》:
元神见,则元气生。盖自太极既分,禀得这一点灵光,乃元性也。元性是何物为之?亦气凝而性灵耳。故元性复而元气生,相感之理也。[127]
这其实也就是清修派内丹家对《周易参同契》中的“同类易施功,异种难为巧”的诠释。
内丹家们称“元神”为“真阴”,“元气”(“元精”)为“真阳”,认为如果让“真阴真阳”相交媾就会发生逆转自然规律的“先天造化”,从而最终能使人的“元神”通过与“元气”相交媾而合为一体,返回到圆满的先天状态。
但是,由于人体内的“元神”通常是处于生发状态的,其本体就不能够显现。因此,要使“元神”“元气”相交合,就要靠“心”才能实现。
另外,内丹家还认为,“元神”在人体内的存在和生发都离不开“元气”,如“元气”耗尽,“元神”也会离开人体而去,这样人当然也就死了。如《伍柳仙宗》:“人生在世间,唯是气载神,修仙出世间,亦用气载神。”[128]
既然内丹家所说的“元精”与“元气”实为一物,那么他们所谓的“炼精化气”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从丹经中的一些内丹术体验和现象的描述不难看出,所谓“炼精化气”的“精”其实是专指与“元神”相交媾之前的“元气”,而“炼精化气”的“气”则是指同“元神”相交媾过后的元气。这二者的显著区别在于,与“元神”相交媾前的“元气”(“元精”)是无形的,平时感觉不到;而与“元神”相交媾之后的“元气”则温度明显较高,而且能在体内凝结成团,这样人能感觉到它就像火珠或热气球一样。一些内丹家也称此时的“元气”为“内丹”。
(三)指代元神元气的隐语
“元神”和“元气”是内丹学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在丹经中常用许多隐语来指代它们,其中最常见的是用“五行”作指代。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内丹家们最常用“金”和“水”来指代元气,用“木”和“火”来指代元神,其原因有多种,这里只略作介绍:
第一,因“元气”在同“元神”相交媾之后会凝结成团,符合“金”类和“水”类物象坚固、下沉的特点,而“元神”不易定住,容易向外生发从而形成人的思想意识,符合“木”类和“火”类物象轻浮、生发的特点。
第二,如前所言,内丹家常把内丹修炼过程比作“取坎填离”,即把“坎”卦()中的一阳爻(元气)抽出来填到“离”卦()中,使“离”(元神)回复为原有的先天纯“乾”()状态。因“坎”卦对应的五行为“水”,离卦对应的五行为“火”,而《河图》《洛书》中的“水”与“金”同源,“火”与“木”同源,所以内丹家也依据《河图》《洛书》的特点,把“元气”称为“水”或“水中金”(即坎中之阳),把“元神”称为“火”或“火中木”(即离中之阴)。这样“元神”和“元气”相交媾就常被内丹家们称作“金木并”“水火交”或“坎离既济”。
“金木水火”都有了,这里还必须提及内丹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意念”。内丹家们认为人的“意念”其实也是“元神”的一部分,只不过这部分“元神”能离开头部泥丸宫随处移动,因此,它在内丹术中起着的非常重要的作用。内丹家还把“意念”专门称为“土”,又称为“黄婆”——因“意念”在内丹术中起着“勾引”“元神”和“元气”相交媾的中介作用,好像媒婆一样,这符合土类物象中和、载育之特点,而因土色是黄的,所以称之为“黄婆”;当“意念”不动时称为“阴土”或“戊土”,“意念”移动时称为“阳土”或“己土”,统称“二土”[129]。当然我们应该明确,丹经中所说的“意念”并非独立之物,它同时也是“元神”的一部分,所以它同时也是“木”“火”或“火中木”。因此,当“意念”(“元神”)在同“元气”相交媾之时,实际上就把“金木水火土”都合在了一起,内丹家们称这种情况为“攒簇五行”。
因五行学说认为万物万象都可用五行来匹配,如五方、五色,人身上的五脏、五经,人的五德等,所以不同的内丹家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可能又会用各类不同的物象来分别指代相应的内丹学术语。
除用“五行”指代之外,根据“元神”属阴,“元气”属阳的性质及炼丹过程中的一些其他特点,内丹家们还旁征博引,采用许许多多的其他物象来指代“元神”和“元气”,如用“性”“离”“汞”“月”“青龙”“姹女”“玉兔”“蛇”等,指代“元神”;用“命”“情”“坎”“铅”“日”“婴儿”“金乌”“龟”等,指代“元气”。
另外,由于“元神”和“元气”相交媾时人会有快感,好像夫妻交媾一样,所以内丹家还常把“元神”和“元气”比作“妻”和“夫”。而当这种快感特别强烈时,人就好像到了“极乐世界”一样,所以内丹家们常称“身中自有好阴阳,体内自有真夫妻。”这是清修派内丹学区别于双修派的一个典型特征。
对于“元神”和“元气”相交,内丹家们还常用“金木并”“水火交”“取坎填离”“坎离既济”“情性和”“性命合”“龟蛇盘”“降龙伏虎”等隐语来指代。
总之,“元神”和“元气”是内丹学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内丹术的过程总的说来其实也就是让“元神”同“元气”相交媾,最终合为一体成为“阳神”的过程。因此,丹经中的绝大部分隐语皆是指代“元神”“元气”的,如马钰《丹阳真人语录》所言:
道无形名,是神气之祖也。元气降化,神明自生。炼神合道,乃是修真……夫修此之要,不离神气。神气是性命,性命是龙虎,龙虎铅汞是水火,水火是婴姹,婴姹是真阴真阳,真阴真阳即是神气。种种名相,皆不可着,只是神气二字而已。[130]
再如,薛道光也这样总结:
真阴阳,真阴阳,阴阳都只两个字,譬喻丹书几万章。[131]
三 “心”
“心”也是内丹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同“元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如前所言,在部分丹经如《太乙金华宗旨》中,曾有“识神”和“元神”之分,认为“识神”居于人的心脏,“元神”居于脑部,这些内丹家所说的“心”即指心脏,认为人平时的思想意识均来自于那里。而张伯端等宋以后的内丹家则认为人的思想意识及元神都是人的同一颗心,“元神”即思想意识的实体和本体。本章所介绍的内丹学概念主要以张伯端为代表的宋以后的内丹学理论为依据。
一般情况下,当丹经说一个人“心静”时,这个“心”指停止生发的元神本体;当说一个人“心动”时,这个“心”则兼指元神和由元神生发出来的思想意识,它包括人的一切思想、感情、感觉、欲望——这些都来自“元神”的生发。
那么一个人到底是让“心静”还是让“心动”,靠什么来决定呢?仍然是靠这个“心”!
可见,“人心”的内涵是复杂的,不过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也可以这样说:人心就是一个人的“主宰”,就是人“自己”。内丹家们就常把人心说成是人“自己”——这个“自己”主要是指“元神”,但却又与“元气”和肉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按内丹家观点,自从有了天地万物以来,人便因有了这样一颗人心而成为万物之灵。但是,如果顺应自然规律,人心虽能通过肉体享受到一些乐趣,却同时也会感受到种种痛苦,且最终免不了一死。而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源就在于人心的存在方式不理想:由于“元神”在人体内的存在和生发都必须靠“元气”来维持,而“元气”又和肉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使得人心也与肉体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所以,内丹家们认为,人心要想摆脱这种局限,只有通过修炼内丹术,彻底改变自己的存在方式,使自己能够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才能办到。为此,张伯端等许多内丹家常引用老子《道德经》第13章中的话作为论据:“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内丹家认为内丹修炼的基本过程其实就是通过“元神”同“元气”相交,从而使“元神”成为一个“阳神”的过程(“阳神”即可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如《青华秘文·精神论》:“凝神者,神融于精气也。精气神合而为一,而阳神产矣。到此际,此身乃始为无用之物也。”
而在这一过程中,“元神”起着主宰作用:“精气本相依,而神亦恋之。今独重于神。何也?神者,精气之主。丹士交会采取,至于行火,无非以神而用气精。”[132]因此内丹家们常称“神是气之主”,认为元神是内丹术的主宰,当然,这个主宰也可以认为是心,如在《青华秘文》中同时又有这样的论述:“心者,神之舍也。心者众妙之理而宰万物,性在乎是,命在乎是。若乎学道之士,先须了得这一个字,其余皆后段事也。”[133]
只要我们明确了内丹学中的“元神”“元气”和“心”这三个基本概念,那么,就不难把内丹术基本原理阐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