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但其名称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出现。1870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nfen)考察了洛阳南关的丝绸、棉花市场,参观了山陕会馆和关帝庙,在《关于河南及陕西的报告》等著作中,首次提出从洛阳到撒马尔罕(今属乌兹别克斯坦)有一条古老的商路。1877年,他在《中国》一书中首次将这条商道命名为“丝绸之路”(Seidenstassen)。他对丝绸之路的经典定义是:“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连接中国与河中(指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以及中国与印度,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线。”[1]1910年,德国史学家赫尔曼从文献角度重新考虑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并在他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丝绸古道》一书中,认为应该把丝绸之路的“含义延伸至通往遥远西方的叙利亚的道路上”[2]。以后,随着对丝绸之路研究的不断深入,丝绸之路概念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及内涵不断扩大。林梅村在《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中将丝绸之路的概念定义为“古代与中世纪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3]。
经过多年研究,史学界将从伊朗或南俄草原向东经西伯利亚、外贝加尔湖至蒙古草原,或从中亚的巴尔喀什湖地区,经额尔齐斯河流域沿阿尔泰山南麓、内蒙古西北草原至河套地区的道路称为草原丝绸之路;将自长安或洛阳出发,经河西走廊通西域的道路称为绿洲丝绸之路;将自长安经黄土高原、青藏高原通南亚或西域的道路称为高原丝绸之路;另外还有成都经滇西通南亚的西南丝绸之路;泉州经台湾海峡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北非的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秦陇南道穿越陕甘黄土高原南缘和西南边缘,处于绿洲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高山高原丝绸之路的汇合路段,对研究泛中原农耕圈、大漠游牧圈和高寒耕牧圈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