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学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学中的一个专业名词。然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已经成为指导现实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为什么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专业名词,能够超出学术领域而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简要的回答是:全要素生产率连接着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同于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具体表现。如果从长远来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意义则更为重大,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增长不竭动力的唯一源泉,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经济学中,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在形式上是总产出与总投入的比率,其本质上则是对一定经济的总体技术水平的度量。因此,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亦被称为技术进步率,是度量总体技术水平变动情况的重要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性源于其与经济增长有着直接的密切关系,即经济增长率等于要素总投入增长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之和。这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是经济增长率的直接组成部分,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任何变动,百分之百都归属于经济增长率的变动。因此,分析全要素生产率是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同经济增长有密切的关系,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由此决定了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性。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经济增长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基础,如居民收入的提高、就业机会的增加、政府财力的增强,乃至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等,都有赖于以实现适度快速的经济增长为基础。而经济增长率等于要素总投入增长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之和这一结论表明,在生产方面经济增长的根源来自两个方面:要素投入增长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这两个根源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同的意义。在人类生存的现实世界中,物质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因此要素投入增长终将受限、终有尽头。这意味着依靠要素投入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无法永久持续的。于是,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最终只能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鉴于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意义,测度现实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有关指标就成为识别经济增长方式、评价经济增长质量以及评判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于是,研究并实际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成为重要的学术问题,而且也成为被政府乃至社会相关机构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在此方面,美国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教授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因在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理论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而获得198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根据索洛教授的增长模型得出的一个著名的重要结论是: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永续增长的唯一源泉。但是,现实经济中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实际效果似不尽人意。如根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乔根森(Jorgenson,1995)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二战”后在1948—1979年美国经济增长中超过3/4的部分归因于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长,只有不到1/4的部分归因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经济增长模式更是依赖于投资。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刘遵义(1992)等学者分析5个发达国家和4个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在“二战”后的情况,得到的实证结果是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的产出虽然增长很快,但是这些增长中却没有多少技术进步的贡献。现有的相关文献多数支持这一结论。这意味着在现实经济中,以往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要素投入增长实现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尚未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

然而,一个更为重要而关键的问题是,现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结论往往产生较大的争论,因为不同学者的测算结果经常有较大的差异。查阅现有的相关文献资料不难发现,即使是同一经济体同期的相同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不同测算者的测算结果往往差异性很大。这种局面使人们对全要素生产率指标的真实状况难以做出判断,由此极大地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对现实经济的指导意义。而导致出现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有关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理论依然是非常薄弱的,尚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以至于在当前的现实经济中如何正确、有效地测算全要素生产率这一基本问题还没有被很好地解决。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当前的经济学中至今还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理论体系。在现行经济学中有关全要素生产率问题的讨论,主要是分散于经济学各领域或不同问题之中的,如分散于经济增长、产业经济、企业经济、科技进步以及生产函数等研究领域或问题之中,并且主要是作为局部性、附带性或从属性问题提出和讨论的。如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全要素生产率问题是被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一种因素而提出,讨论此问题的核心在于分析经济增长而不在于全要素生产率本身。

第二,现有的全要素生产率基本理论是不系统、不充分和不完善的。如在现行的经济学中,对全要素生产率这一基本概念缺乏全面、深入、规范的论述与解读,以至于在现实中经常出现误解、误用甚至滥用全要素生产率概念的情况。例如,全要素生产率绝对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彼此不相区分,误将全要素生产率所体现的经济学意义的技术水平同现实生活中的“科学技术”水平等同起来,误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等同于科技工作领域中的科技进步率等,这些现象时有出现。事实上,全要素生产率体现的是经济学意义的技术水平,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水平的含义,特别是不能将其作为度量具体“硬”科学技术水平的指标。

第三,有关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一些基本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例如,全要素生产率中的要素总投入如何计量,如何界定资本投入的内涵并计量,如何界定劳动投入的内涵并计量,如何将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内生化分解,如何处理要素投入的质量差异,以及如何对要素投入进行规范化分类等,这些基本问题仍需要深入研究和完善。这些基本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是导致目前在现实经济中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工作水平较差、不规范、主观随意性大,以至于测算结果可信度差的重要原因。

鉴于存在上述问题,本书重点是在经济学的框架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理论进行论述与研究,而不是对现实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际测算。只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理论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才能科学、正确地测算现实经济中的全要素生产率。其中,从全要素生产率定义的源头出发,深入研究相关基础性问题,以及采用数学方法解析全要素生产率构成与决定的机理,并以此为基础推导出相关测算公式,这些是本书的重要特色。本书进行的一些基本工作如下:

(1)深入、系统地论述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理解要点;

(2)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建立了分析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框架;

(3)推导出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内生化分解公式,由此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为技术规模变动率与纯技术变动率之和;

(4)论证与推导出了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通用公式;

(5)证明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等于纯技术变化率的充分必要条件;

(6)提出了总投入函数的概念及度量方法;

(7)系统地论述了基于价值量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8)从基本理论上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技术进步率、纯技术进步率以及科技进步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9)以问答的形式简洁回答了在现实中经常遇到的有关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问题。

总之,本书旨在形成经济学框架内系统性的全要素生产率基本理论。由本书得到的有关启示是:全要素生产率是全部要素投入综合在一起的生产率,体现的是全部要素投入综合在一起的总体技术水平;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及其变动是由投入的全部要素共同决定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在于提高其中约束性要素所对应的技术水平,即关键在于解决“短板”要素的问题;协调好全部要素投入之间的关系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个重要环节,不能忽略任何要素的作用;单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全要素生产率的必然提高;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有关全部要素投入总体的系统性优化问题,而不是单要素或局部性优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