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后派作家的战争体验与书写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野间宏战争小说论

野间宏(1915—1991)在大学期间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参加过工人运动。1941年10月应召入伍,作为补充兵编入炮兵中队,经过三个月的训练,被派往中国华北战场。1942年初,随部队南下,转赴菲律宾战场,先后参加了菲律宾巴丹(Bataan)战役、科雷吉多尔(Corregidor)战役,作战约三个月。1942年10月,因患疟疾被遣送回国。1943年因违反“治安维持法”,作为思想犯被关进大阪陆军监狱,年底被释放回到部队。1944年,附加狱外监视重新服兵役,至年底解除兵役,但是因刑期未满而不能返回市政府,改在军需公司工作,直到日本战败投降。

野间宏的文学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野间宏的中学时代到大学时代,此阶段是他的文学活动的蓄积阶段。在此期间,野间宏相继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文学评论,但并无太多有影响力的作品。第二个时期是从1946年到1948年初。短短的两年时间,野间宏创作了9部中短篇小说,主要有《阴暗的图画》(1946)、《脸上的红月亮》(1947)、《崩溃感觉》(1948)等。这些作品探讨了战后社会中日本人的生存面貌,采用西方意识流等手法探讨“肉体意识”等问题,不仅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而且出现了日本传统文学作品以前没有的新特点。通过发表以上作品,野间宏正式作为“战后派”作家登上文坛并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第三个时期是从1948年初到80年代。野间宏发表的作品以长篇小说为主,代表作有《真空地带》(1952)、《骰子的天空》(1966)、《我的塔矗立在那里》(1970)、《青年之环》(1971)等。其间,野间宏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创作视角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发表了关注部落问题的《狭山审判》(1976)以及反映医院和生态危机的《生生死死》(1991)等作品。

在野间宏的作品中,战争小说占据了相当一部分。他在《关于战争小说》(1949)中阐述了如何将自己的战争体验和军队体验移植到小说中。他说:“我还没有写过以战争为主题的小说。虽然已经写过两三篇夹杂有战争场面、军人生活等的小说,但那都不能说是从正面描述战争的作品。”“迄今为止的战争小说,主要把人限定为孤立的存在,试图弄清被日本军国主义扭曲的人的形象。与其说是战后文学,毋宁说还在固守战争中自我的乖僻(当然这是因为抵抗战争而产生的),受其限制,是在局限于此的立场上创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还没有完全摆脱战争。”由于“我还没有从战争中摆脱出来,所以还未把战争当作一个实体和客体来把握”。“要把战争真正作为战争来把握,就必须立足于消灭战争的立场,站在能够明确地批判战争的立场上。”“如果不站到这个立场上,就无法真正描写战争。”“在整个战争期间,我一直在想一定要构思一部战争小说,尤其想写以批判军队为目的的小说。”“要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必须明确提出这场战争是近代战争,即不单是武器和武器的较量,而是综合战力——经济力、政治力的较量,进而是民主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斗争。”写战争小说时需要同时具备参谋的视点和士兵的视点,才能揭示出战斗的全貌。[1]

这篇随笔清楚地说明了野间宏想写战争小说却没有直接从战斗体验出发的理由。也就是说,在野间宏看来,以往的战争小说着重列举个人的孤证,而包括自己在内的战后的作家们在创作战争小说时,需要面对的对象是具备近代战争特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种新的状况要求作家用整体视野来看待战争,所以虽然自己一直有创作战争小说的打算,而且自身的经历也适合写此类小说,但下一步最需要做的是提升构思战争小说的能力,如此方能写出适应新情况的战争小说。虽然彼时正面或者侧面描写战争的小说已为数不少,但野间宏在深入思考如何刻画战争,如何反映战争给包括自己在内的普通人带来的影响,在创作过程中这种思考逐步成熟起来。本章将按照野间宏战争小说的发表顺序,探讨他就这一问题的思索及其与创作实践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