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构建江西绿色文化发展高地
传统发展观看经济指标,以GDP论英雄;现代发展观看人地相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绿色生态作为最重要的指标要素,建设绿色文化,构建绿色文化高地。[18]通过绿色文化驱动江西又好又快发展,这是新时代新阶段奋斗江西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鲜明走向和导向。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绘好生态文化建设蓝图。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的意见》《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 努力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加强生态文明理论学习、知识普及、绿色创建,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绿色文化样板的明确要求,将大力弘扬绿色政绩观、绿色生产观、绿色消费观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林业、文化旅游、体育等部门规划中,统筹谋划生态文化,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营造崇尚绿色的时代风尚。
二是突出重点,打造生态文化建设样板。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广泛宣传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建立完善绿色生活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推动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发展,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省生态文明示范县、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省生态县等创建中,强化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加大生态文化的建设力度。开展森林文化、水文化、湿地文化、竹文化、茶文化、花文化等专题特色活动,举办鄱阳湖国际观鸟周、油菜花节、龙虾节、脐橙节、蜜桔节等特色生态节日。加大办会力度,如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花博会、林博会、竹博会、水博会等能够体现江西特色优势生态资源的博览会。组织一批生态文化试验,深入推进婺源·徽州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客家文化(赣南)国家生态保护实验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
三是注重探索生态文化产业新路。深入挖掘利用生态文化资源,加快整合生态文化资源和生态产业资源,科学规划生态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提高生态创意产品质量,培育若干生态文化产业品牌,将生态文化产业打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深入推动文化+跨界融合,发展基于文化创意和设计与制造业、建筑业、农林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融合的新设计、新工艺、新业态,创造具有地方特色、具有生态品质的生态文化新产品。
四是注重讲好江西生态文化建设故事。要围绕特色优势生态资源讲好江西生态文化故事,加强宣传教育、深化总结提炼、拓展对外交流,构建人文生态环境系统,传播生态文化建设的江西智慧。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活动,营造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和文化氛围,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之中,将生态文明转化为公民意识,将生态治理行动转化为公民自觉行为。面向机关,组织好公职人员生态文明政策教育;面向企业,组织好在职人员生态文明法规教育;面向学校,组织好生态文明省情教育、乡土教育、校本教育;面向社会,组织生态文明日常生活化、行为规范化教育,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落实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实践做起。
五是注重汇聚生态文化建设合力。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对生态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完善生态文化的共建机制,加大生态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提升生态文化建设合力。强化宣传、教育、科技、文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水利等部门协作,将生态文化建设任务融入到生态文明总体布局中。在生态文明目标评价考核中增加生态文化权重,提高生态文化在市县高质量发展考核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中的分值,完善绿色发展评价中生态文化有关指标。在市、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完善生态环境测评项目或生态文明建设测评项目,在省级文明村镇测评内容中增加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将破坏生态文明的重大案件纳入“一票否决”条款,将“文明生态帮建”工作、单位员工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移风易俗婚丧事新办简办、节能减排等生态绿色文明工作纳入江西省文明单位(社区)测评内容。
[1] 《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江西日报》2015年12月2日第1版。
[2] 中共江西省委:《努力走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路》,《求是》2017年第16期。
[3] 参见朱虹《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绿色发展新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4]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2020年10月30日第1版。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06页。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6页。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第47页。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第51页。
[9] 新华社:《江西完成造林104万余亩 超计划近50%》,新华网,http://www. xinhuanet.com/2020-03/07/c-1125676416.htm。
[10] 参见张和平《关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情况的报告——2020年1月17日在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江西日报》2020年2月19日第7版。
[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2页。
[12] 参见戴林峰《家门口吃上生态饭》,《人民日报》2020年4月10日第18版。
[13] 刘健、郭强、范帆:《好山好水价值几何?——来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的“两山”转化实践》,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3/25/c_1124278568. htm。
[14] 《江西统计年鉴199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
[15] 舒惠国:《生态江西:21世纪的经济战略》,《人民论坛》2000年第11期。
[16] 张敏:《“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江西探索协调发展之路》,《半月谈》2004年第4期。
[17] 朱雪军、郑颖:《长水村:从卖木材到卖生态》,《江西日报》2018年12月11日第A2版。
[18] 张艳国:《构筑江西崛起的文化高地》,《江西日报》2012年6月4日第B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