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口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分析框架
人口现代化既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人口现代化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的阿历克斯·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一书中有所涉及[1]。虽然当时国际社会和一些国家或地区没有使用人口现代化这一概念,但实质上已经把人口现代化放在了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应有地位。在此之后,诸多学者对人口现代化的概念及相关范畴、命题给予了进一步的剖析和研究。本章在此基础上,将人口现代化理论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中进行考察,尝试对已有的理论雏形和指标体系进行归纳整合,形成一个相对具有整体性的人口现代化理论体系。
一 人口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一直是国家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从“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充分体现了我国追求现代化的努力和宏伟构想。从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和丰富内涵来讲,现代化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经济的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政治的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甚至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等等。显然,人口现代化是实现以上现代化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人口现代化的目标,就可能成为偏重物质建设的现代化,而忽略了人类自身发展的现代化,忽略了作为社会生产力最活跃因素的人的现代化。
那么,什么是人口现代化呢?所谓人口现代化是指人口因素随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作出相应调整的过程。从理论视角来讲,西方人口理论和现代化理论本身就蕴含着人口现代化思想,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进一步深化提炼出了人口现代化的概念和理论。当前我们谈论的人口现代化理论是西方现代化理论和人口理论的合理延伸、相互拓展、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科学理论。该理论既在人口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现代化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人口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门。而从解决现实问题的需求来讲,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口问题多样复杂,只有实现了人的现代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存的人口问题,才能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代化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并为之增添强劲推动力。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存在最多样、最复杂的人口问题。解决现存的人口问题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著名人口学家刘铮教授在《人口现代化与优先发展教育》一文中指出,人口现代化是站在战略高度看待和分析当前人口问题,遵循人口发展规律所做的科学概况,同时也为我国人口发展指明了方向。[2]
考虑到人口现代化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有必要梳理总结人口现代化的相关研究。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人口现代化将更加成为我国理论界和人口国策等一些实际工作部门的热门话题,也将为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二 人口现代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目前影响较大的人口现代化理论分析框架主要有以下四种。笔者将主要依据这四种理论分析框架来确立本章的基本性分析框架。
(一)刘铮提出的分析框架
刘铮认为,人口现代化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现代化,它是指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与经济社会生产相适应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所形成的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再生产模式;二是人口素质现代化。[3] 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经济社会,要求人口素质现代化。与人口数量相比,人口素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具有决定性作用。要实现以技术进步促经济发展,首要的是要拥有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人才,依靠他们才能不断有新发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形成现实生产力。归根到底,提高劳动者素质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具有本质的同一性。各国经验也证明,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资本,更重要的是取决于高质量的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人才和劳动者。人口素质现代化是加速国家现代化实现过程的必要条件,甚至是前提条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人口素质现代化应超过经济现代化。
(二)查瑞传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
查瑞传认为,人口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人口自然变动。具体而言,则是死亡水平较大幅度下降和随之而来的生育率水平的明显下降,以及这两种变动导致的自然增长率的先升后降,逐渐转向低生育、低死亡、低增长的模式。第二,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由于出生率和自然死亡率的不断下降,低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形成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由原来的扁平型逐渐向底部收缩型转变。第三,人口文化素质水平。从原来的文盲人口占多数逐渐转变为受教育人口急剧增加,人口受教育水平代际提高幅度明显,高学历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总体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也显著提高。第四,人口行业职业分布变动。伴随着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大幅下降,甚至绝对从业人数亦趋减。制造业等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和比重逐渐增加,继而又转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第五,人口地域迁移变动。从农业经济时代的自富饶地区向贫瘠地区扩散延伸的模式,转变为从人口较稀少的农业地区、乡村地区向人口密集的工商业区、城市地区集中的模式。[4]
(三)张开敏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
张开敏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包括三个方面:(1)现代化人口的生育模式。较高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人口生育模式的缺点在于少生、优生、优育,因而特别要求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人口质量。(2)现代化的人口构成。这种构成的重点在于现代化人口的年龄构成、产业构成和城乡构成。其中,在人口的城乡构成中特别强调人口城乡构成与人口产业构成的密切联系。(3)现代化的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和社会素质。其中,所谓社会素质,亦即思想道德素质。[5]
(四)王学义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
王学义认为,应将生育现代化、人口城市化分别从人口再生产类型现代化、人口结构现代化、人口素质现代化中提取出来,与人口再生产类型现代化、人口结构现代化、人口素质现代化并列起来,共同整合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该人口现代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包括:(1)人口再生产类型现代化;(2)人口素质现代化;(3)人口结构现代化;(4)人口城市化;(5)生育现代化。[6]
总体来讲,以上几种影响力较广泛的人口现代化理论分析框架的主体框架(或中心框架)具有一致性,外围框架(或边缘框架)均围绕中心主体框架进行延伸性扩展,从多视角、多方面对中心框架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和支持。如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现代化、人口结构的现代化和人口素质的现代化,是人口现代化的理论核心,基本能够涵盖人口现代化的内涵和反映人口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具备了构成人口现代化主体分析框架的条件。从理论分析框架的简约标准来讲,以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现代化、人口结构的现代化和人口素质的现代化作为人口现代化的核心理论分析框架是完全可行的。但从人口现代化阶段性发展的侧重来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人口素质现代化都是在现代社会生产力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二者区别之处在于,人口再生产类型现代化着重反映的是人口自然变动的特征,人口素质现代化着重反映的是人类自身素质的变化趋向。
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知识化、信息化飞速向前推进的形势下,毫无疑问,人口素质现代化在实现经济、社会、制度现代化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前所未有地体现出来了。所谓人口素质现代化,根据刘铮、李竞能等学者的观点,它指的是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不断与经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而趋向统一的提高过程,它是人口现代化的核心和重点。特别是其中的人口教育素质和健康素质的现代化在人口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变得愈加明显。因此,本章用于分析人口现代化进程的理论分析框架主要包括4个方面:(1)人口再生产类型现代化;(2)人口结构现代化;(3)人口健康素质现代化;(4)人口教育素质现代化。[7]
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现代化,描述的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演变的趋势,反映随着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口再生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以及人口再生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该理论反映和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下降而导致人口再生产类型沿着原始类型—传统类型—现代模式转变递进的一般规律。这一转变过程和规律也就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现代化的过程和规律,对解释世界各国的人口转变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并在各国人口发展实际中得到了证实。
人口结构是指一定地区和一定时间里按一定的质的规定性来划分与组合的人口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或者说,它是人口总体内部依据本身具有的不同性质来划分的,各个组成部门的数量比例关系。虽然这些人口本身的特征包括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特征,但是人口学上人口结构更多的是指人口的自然结构,如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城乡等地域分布结构[8]。
人口身体素质现代化,是指人口身体能力适应经济社会现代化要求的发展过程,即人口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包括:(1)生理方面:出生婴儿死亡率和缺陷率从传统的高死亡率、高缺陷率逐步向低死亡率和低缺陷率转变。人口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具体表现为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人口与自然的关系日趋和谐。(2)心理方面:人们在心理上从传统心理特征转变为现代心理特征,即从保守走向开放,从不合作走向合作,从个体走向团体,并且既具有开拓、创新、进取的精神面貌,又具有对困难与挫折的承受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和毅力。当然,也必须明确,人口身体素质是组成人口的个人身体素质的总和,而个人的身体素质则由人体的生理要求构成。但从人口分析的角度,考虑人的身体素质,主要是看身体发育是否健全,以及体质和智力的强弱。
人口文化素质主要是指一个人口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等。这些组成人口文化素质的要素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知识结晶,是人本身逐步形成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口文化素质的现代化就是人口群体的文化科学素质能力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要求的发展过程,即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具体包括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的年限延长,人力资源不断向人力资本转化,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从低水平、单一化走向高水平、综合化,学校、家庭的教育从知识灌输、说教向知识开发、启导和提高综合素质能力转化,等等。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延长、义务教育的普及与提高、职业教育适时得以发展、文盲半文盲人口及其比例的下降等成为人口文化科学素质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现代化进程是伴随整个现代化过程产生,且与经济社会现代化互动,互为基础、互为前提,以人口再生产类型、人口结构类型、人口素质类型等相关变量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为标志的人口现代化进程,能够体现社会历史性、动态性、渐进性、相对性特点的发展过程。这也是本章阐述和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现代化进程的基本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