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治理:场景、原则与规则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人工智能治理概论

第一节 概念和范围

人工智能的概念和范围仍然处于发展和变化之中,并且形成了多视角的解读。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促进自动化机器或者计算机更好地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类的智能,从而赋能机器设备自动化地实现人类的思考能力或脑力劳动。简而言之,人工智能就是模拟并延伸人类智能活动的科学。[1]人工智能概念的核心就是对于人类行为和能力的模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核心概念基础之上的范围却在不断扩大,形成了围绕这一概念而不断演变发展的丰富内容,进而催生了对人工智能概念更多、更深层的讨论和探索(详见表1-1)。

表1-1 对于“人工智能”概念的讨论和探索

续表

续表

由对以上关于人工智能的概念和范围进行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人工智能的概念核心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其范围却随着技术、场景的变化有着不同的内容。而选择广义的、更具包容性的概念界定模式,无论是对于当下还是未来而言,也许是更加合适的一种方式,即,人工智能是模仿人类智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

从横向角度看,人工智能系统的生命周期(AI system lifecycle)包括设计数据模型、验证确认、部署、操作监测四个部分。[2]从纵向角度而言,人工智能的产业链包括三个层面,分别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层面,由数据中心和运算平台组成,具体应用包括数据传输、运算和存储。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层面,由不同领域的应用技术组成,具体应用包括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两类:感知智能是模拟人类的听、说等认知能力,例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生物识别等感知智能应用;认知智能是模拟人类的思考和理解能力,例如机器学习、智能预测等认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应用层面,是人工智能在具体场景中的应用,例如无人驾驶、智能医疗、智能机器人等。[3]

表1-2 人工智能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