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他人心中的明灯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台上,我已经站立了整整30个春秋,教过的学生也从最初的“60后”到了今天的“90后”甚至“95后”。但每次走上讲台,却总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一方面深感责任重大,另一方面则是面临挑战“压力山大”。如何勇敢地面对挑战,赢得挑战?我最深切的体会就是:要努力成为一名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传道者,用真理的力量感召人,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用人格的力量感染人,用生动的形式吸引人。
——王向明心语
1983年7月,王向明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没想到正值全省选拔后备干部“三梯队”,由于他在大学的突出表现,他被选中,奉命到省委组织部参加了一个多月的培训,计划将他分配到乡一级单位做党团书记。王向明对此没有任何思想准备,而且他热爱医学,经反复请求最终回到中医学院。但这次“偶然”的培训,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学校任命他为院团委书记。这一干,就是三年。1986年,他从团委书记任上考入清华大学社科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二学位班,由此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专业之路。毕业后,他先后在云南中医学院和昆明医学院工作,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同时,还担任过社科部副主任、校党委办公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务。对“两课”教学的热爱和强烈的使命感使王向明做出了一个人生的重大决定——报考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博士生。1999年春天,正在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的王向明,舍弃了所担任的正处级行政职务,重新成为一名学生。2002年博士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留在人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两课”教师。
“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一盏灯。教学没有止境,作为教师,我不能说我教得很好,因艺术永远是遗憾的艺术。”从大西南一路走来,直至步入京城高等学府讲坛的他,十分珍惜每一次的讲课机会,这不仅体现在他给学生上课上,也体现在应邀给中央国家机关、各省市高级干部的讲课中。凡是听过他讲课的人都说他的课有一种魔力,有一种磁性。
魔力也好,磁性也罢,它不是上帝的馈赠,而是王向明辛勤劳动的结果。为了赋予讲课的生动性,他除了系统学习心理学等书本知识外,还给自己立下了定期走访机制,利用讲课机会、业余时间深入到基层一线,与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聊天,从他们实际工作中了解当下社会底层人的生存状态。
曾几何时,社会上有人认为,我国已进入到一个信仰缺失的社会,青年人无所谓理想、信念、伦理、价值,都奔“钱”去了。王向明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要想让青年学生认识到先进理论的价值,教师必须首先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真诚信仰。这是对科学理论的忠诚,这种忠诚对学生的感染,是亲和力、贴近性和平等沟通的前提。
正是基于此,在教学实践中,王向明始终秉持一个基本原则:教给学生的,一定是他真心相信的。一次,有人直截了当地问他:“教授,您真的相信共产主义吗?难道它不是一个遥远缥缈的乌托邦吗?”面对着如此的提问,王向明心里真的不是滋味,想了想,他说,是的,我信!这种相信绝不是一种盲目的信仰,而是对理论的真理性和实践行为正确性的内在确信。
著名思想家罗素曾经说过:“在漫漫的黑夜中,人们渴望一座光明灯塔的指引,这就是明确的信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王向明的信念。在他看来,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蕴含着人类对社会公正、平等和最大多数人获得幸福的追求,始终是鼓舞人类进步的力量源泉。中国思想家孔子提出的“天下大同”,孟子提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理想,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提出的“理想国”的“理想”追求,其实都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共产主义价值观。王向明相信共产主义,他所做的工作就是为这样的社会理想去努力、去追求,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